南京一高校研发出“防霾神器”可拦PM0.1超细颗粒
一张膜可以拦住比PM2.5细得多的颗粒,铅、镉、汞、砷等重金属也无处遁形。昨天,东南大学科技成果价值增值工程首批项目推介会在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举行,首批4个项目吸引了40余家相关企业高管前来“寻宝”,东大教授研发出的纳米级“防霾神器”尤为引人关注。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困扰高校的难题。高校科研工作者关注的是技术先进性,而成果购买方关注的是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价值,两者有时很难统一。科技成果价值增值工程(简称“VAE”)是东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工程,目的是通过学校的详细介绍、推介,让购买方了解成果的价值。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康学军教授当天带来的是“纳米纤维检测技术项目”。
“目前市场上空气采样的膜基本都是用纤维织起来的,纤维比较粗,直径都是微米以上,所以搭起来的孔就比较大。我们现在用的是纳米纤维,直径很细,搭起来比较致密,孔比较细。”康学军说,他们的膜能够拦住PM0.1的颗粒,相当于人的头发丝1/5粗细的超细颗粒。他们在织这个纤维的时候,还可以根据想捕捉的颗粒调整它的“织法”,来拦住铜、铅等不同直径大小的颗粒。
康学军说,这样的膜除了可以用在空气净化器,还可以用于体检设备。“比如人体内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我们不用抽血,直接通过唾液、头发和指甲等把目标物提取出来,就可以得到检测结果。”
“该技术还有个非常独特的地方——部分已经拥有类似检测仪器的用户,不用更换仪器设备,只需要更换其中的膜,检测的性能就能大大提高。”
康学军的现场介绍引起了多家公司的关注。“这个项目转化起来,操作性应该更强。”南京海善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宏星说,现在大家对空气质量都比较关注,这款膜如果应用在儿童净化器市场上,应该很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