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化中国女性?拿中国人开涮?这部BBC新剧最近被喷惨了(组图)
打着消除种族歧视的口号,
却在嘲笑自己的种族。
对不起,这样的幽默感,
一点也不好笑。
最近,一直被西方文化主导的BBC推出了由三个华裔女生自导自演的新剧《Chinese Burn》(逐梦魔女),讲述的是三个亚裔女生在伦敦的生活。三个女生都出生在中国,小时候跟随家人来到英国,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也了解中国的文化,按道理说,她们应该是最能代表新一代华裔群体发声的。
这部剧打着“消除种族刻板印象”的口号,本可以成为英国版的《Fresh off the Boat》(剧论很高的描述亚裔移民的美剧),可当小编满怀期待地看了这部剧后,却有一种吃了苍蝇屎一样说不出来的感觉。
(图片来源:British Comedy Guide)
该剧由来自香港的女生张茵(Yennis Cheung)和来自台湾的陈信妃(Shin-Fei Chen)和饶宇玉(Yuyu Rau)自编自导自演。她们分别饰演狂野却默默无名的小演员Jackie,在唐人街奶茶店打工的Elizabeth,还有来伦敦旅游的台湾的富二代Fufu。
三个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拍这部戏的初衷是要打破亚裔女性“甜美、顺从、天真”乖乖女的传统刻板形象。
可是拍完这部戏之后,给观众的印象变成了:她们并不单纯天真,她们也并不那么顺从,但是她们有自己的思想,会主动嫌弃自己,主动贴上你。
剧中出现的”传统亚裔女性“的形象
(图片来源:youtube截图)
于是故事的一开头就是女主拿着拍照手机对着另一个女角:
“很好,这是泰国妓女。学韩国妓女叫床;学沙特妓女叫床。你真的想应聘做妓女?”
Jackie惟妙惟肖地模仿着亚洲各国的妓女
(图片来源:youtube截图)
Really?所以为乖乖女正名的只能是妓女?
去试镜的Jackie生气地对朋友说:“混帐的种族主义者,他们只要会武术和把Hello说成Herro的中国妓女!” “你不是说面试里被歧视了嘛?”
“谁管那么多,我拿到复试资格了!”
(图片来源: Youtube)
这就是你消除种族歧视的方法吗?确定不是在加深种族歧视吗?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怎么去期待得到别人的尊重。
甚至还不断在剧中出现华女为绿卡勾搭白人男性的桥段。
(图片来源:youtube)
三位女生不仅自嘲,还不留情面地嘲讽了亚裔的男性:
“我不和中国人做,这是生理原因,我也控制不了。我一靠近中国人,就没法有欲望。”
(图片来源:youtube)
“D.A.G.S – desperate asian guys” “压抑的亚裔处男只会跟在我们屁股后面转。”
图中右二为Huang(图片来源:youtube)
剧中出现的主要男性主角是Elizbeth的上司Huang,不够阳刚且小眼睛、小个子、胆小怕事,还经常以开玩笑的方式说亚裔男性的生殖器小。一次又一次地强调,在她们的视角和价值观里,最瞧不起的,是跟自己同样种族的亚裔男人。
台湾富二代fufu(图片来源:youtube)
在她们的镜头下,中国人的特质变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别的不说,她们自己的行为确实挺符合这个主题的。
除了这些,连三个亚裔女生在伦敦的同族鄙视链也被描述得清晰无比。处于最高层的是很小就移民到英国、操着一口正宗伦敦音的香港女生Jackie,第二层的则是移民英国没有那么久、在唐人街奶茶店打工的Elizbeth,处在最下层的是刚刚从台湾来的、带着浓重口音的留学生Fufu。
来得久的看不起刚来的,刚来的看不起没出来的。
在已经是2018年的今天,在我看来,这些过时的桥段一点都不好笑,甚至让人出离愤怒。
(图片来源:Youtube)
《Chinese Burn》目前在英国播放了一集,Imdb(西方的豆瓣)上的评价已经低至2.3/10分。相当于整个 IMDb 评分系统中的倒数第37名。
(图片来源:IMDb)
而此剧制作人,Jude Poyer,甚至已经屏蔽了所有评论(特别是那些不同意见者的评论),还禁止了反对者点赞。
(图片来源:IMDb)
英国网友的评论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imbd截图)
“这部剧简直是车祸现场“,充满了冒犯性和种族歧视的片段,中国的女性被物化为轻浮的、白人的玩偶,真恶心。
(图片来源:imbd截图)
“歧视亚裔、歧视女性并且一点都不好笑”,我想告诉这三位导演编剧及主演:
如果你认为自己嘲讽自己的种族不算‘种族歧视’,那就大错特错。
如果你认为性别歧视针对男性不算是歧视,那就大错特错。
如果你认为通过承认自己的‘被物化’,可以去讨好白人,那就大错特错。
“笑点低俗,刻板印象也太过了。”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英国卫报也发表了评论:“《逐梦魔女》并没有打破亚裔的刻板印象,而是加深了它。”
亚裔们受够了在各种白人主导的影视里永远扮演那个小丑的形象,比如着名的美剧《silicon valley》(硅谷)中的Jing Yang,
(图片来源:youtube)
这部剧里的亚裔男性虽然在硅谷,却连个技术男都不是,他被描述成了“英语差劲、爱占小便宜、呆滞无聊、每天混日子”的形象,为了省钱,他混迹在创业男主们的房子里,像赖皮虫一样怎么也赶不走。
许多看过该剧的观众纷纷谴责导演是在种族歧视。
白人拍的美剧,有这样的stereotypes会被骂,所以BBC这次干脆让华裔自己来拍自己。
结果,就给我们看这个?打着消除种族歧视的旗号的同时却在加深种族歧视。
拜托先挺直自己的脊梁!
(图片来源:Youtube)
电影电视的内核必须是爱,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作者融入其中的关于被误解与被歧视的悲愤。你必须爱自己,你的自嘲才会让被人被触动。你必须有着想要真正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心,而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出名;你的作品才会真正传达出感情和共鸣。
上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那部被念错名字的月光男孩(Moonlight),讲的就是一个黑人同性恋男孩,一系列在美国主流社会被排挤的标签,在克制与隐忍中成长的历程。在这里,男孩是坚强的,是自尊自爱的。
(图片来源:Uncut)
它的编剧之一Tarell Alvin McCraney就是一个黑人同性恋,因为身处其中,他明白他面对的压力与责任,所以在剧中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和蓝色的月光的时候,虎背熊腰的大汉会泪流满面。所以他能感动自己,感动评委,也感动观众。
(图片来源:Vulture)
着名犹太人反歧视电影《辛格勒名单》虽然在阶级上是以德国商人的视角讲述的苦难史,那些身处上层社会的人也没有泯灭人性和正义。但是其中的犹太人,都是真诚善良团结懂得感恩的正面形象。
(图片来源:IMDb)
它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就是一个犹太人。他对自己的身份有着强烈的认同,他对自己的种族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当资方只要求他拍出一部纪录片的时候,对自己种族的爱让他痛下血本,于是才有了这一部名垂影史的经典。
(图片来源:Hollywood Report)
而 Chinese Burn 的主创们,明显是没有爱的。
主创们说自己的偶像是周星驰,她们试图用周星驰式的幽默来反应现实。她们肯定没有好好学。
(图片来源:喜剧之王)
而我看到的只有夸张的表演,抓人眼球的爆点,粗俗的语言,摇尾求怜似地迎合所谓的西方审美。那些用烂了的狗肉和为绿卡结婚的老梗,在一遍又一遍地强化着西方人对我们的偏见。
(图片来源:youtube)
小编询问了一圈同事,这几个女孩的长相和妆容也是可以朝着西方人所喜欢的东方女性形象打扮的。真正的中国主流审美,可并不是这样的。她们不仅仅从精神上企图契合西方人审美,在外貌上,也是如此。
似乎主创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事业风生水起,主创之一的Yennis Cheung 的片约都已经排到了2018年了!
(图片来源:IMDb)
高尚的标题谁都会起,标榜的语句其实很容易,挂着消除种族偏见和歧视的羊头,卖着打进名利场的狗肉。你说这是喜剧,这是幽默,对不起,我不买你的账。
而播出这部剧的 BBC 是不是其心可诛,特别“坏”地选择了中国人来嘲讽中国人(毕竟其他种族的话就太赤裸了),可以美其名曰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流和表达空间,而恰巧那些主创们,也特别愿意当 BBC 的枪吧。
有没有想到一个场景:那些自以为文明的人华衣高冠,让那些“下等的人”互相缠斗。
(图片来源:DailyMail)
罗马的高墙,至今还立在那些自以为是的西方人的心中吧!
我们可以自嘲,
用一种有尊严的方式;
我们需要拍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
但要怀着爱与追求;
当你挺直腰板,
谁也无法打弯你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