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任期延长意义何在?习王将联手主导中国外交
北京时间2月25日,中国官媒新华社公布中国共产党通过的修宪建议,其中将宪法中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删去,并且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这一修宪建议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后继续连任正式成为可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很可能在5年之后继续连任(图源:新华社)
主席任期延长的外交考量 自《八二宪法》以来,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一直是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虚位,主要职能是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国家主席是中国对外事务的最高代表,并不领导任何国家机关,不享有实际的行政权和军权。目前习近平的实际权利来自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而这两项职务本来就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也就是说,习近平连任国家主席与否,对他是否掌握实权并无影响。由谁担任国家主席、副主席的职务,更多的考量是在国家元首在国际事务上的介入。与其说这是中国政治的转折,不如说是中共在国际格局上更大抱负的体现。
习近平上任以来,他以国家主席身份进行的外交工作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在第一任期内,习近平30余次出访、与270多人次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被外界戏称做大了中国的“朋友圈”,在多边外交上表现亮眼。在大国关系上,习近平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维持中美关系的同时,在与俄罗斯的外交中实现了突破,两国元首会晤高达20多次,非常罕见。在中国周边,习近平用“三不原则”回击了南海仲裁,和越南达成共识,改善与菲律宾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南海争端中最大赢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断在外交场合中扩展中国的“朋友圈”(图源:AFP)
而从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看来,习近平已经对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了长期的计划,制定了直到2050年的具体目标,即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一目标显然需要中国在现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很显然,在这样的目标和战略下,“韬光养晦”的外交思想已经不再合适,所以习近平的外交方略被理解为主动谋划、努力进取。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更主动的频繁出现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他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让他成为自由贸易的代言人,在日内瓦万国宫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且在很多国际事务和地区冲突中更多地提出“中国方案”。而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则是横跨欧亚大陆和北非地区的一项长期计划,这最能体现习近平在中国外交上有更大作为的抱负。
以上的一系列思想理念和实际目标,或是刚刚开始、或是在进行之中,但都需要习近平以国家元首的身份代表中国继续在外交场合的活动。国家主席、副主席职位的任期延续,意在延续他在外交方面积极的影响和已经取得的有利位置。
(图片来源网络)
王岐山的外交角色 而多方猜测的副主席人选,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王岐山,也是外交方面能够帮助习近平处理难题的角色。随着国际格局不断向大国竞争转变,中美关系成为中国国际事务中最受关注的一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以来,白宫已经将中国定位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这让中共感到中美关系未来存在不确定性。
王岐山从90年代开始,就和一些有影响力的美国人士建立了联系,他在中共多年善于处理紧急事务,也掌握给存在风险的中美关系“灭火”的能力。在中美关系存在潜在危机的背景下,英国《金融时报》曝出王岐山秘密会晤美国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的消息,而此前也有消息称他会晤了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和前美国首席战略师班农(Steve Bannon)。这一系列的准备也同样是为国家主席继续掌舵中国外交所做。
有分析认为,在民主世界不断撕裂的背景下,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中心和战略目标,也许会帮助中国成为变化的国际格局中的稳定因素。保持中国外交思想和政策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以实现中国在国际格局中更高的地位和更强的影响力,可能是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取消背后最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