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硬出台宗教治理措施 北京与梵蒂冈和解的大门关闭了吗
近期中国政府对境内西方宗教进行了多起治理措施。
北京时间4月3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宗教白皮书,称不会允许外国干涉中国的宗教事务;3月30日之后,中国主要互联网电商网站上,《圣经》纷纷下架;4月8日,有媒体报道河南一间获官方认可的天主教堂被要求拆除十字架,同时该省安阳市要求区内所有有宗教信仰的民众需要登记个人资料。
这一系列动作被认为是中共当局整治西方宗教的风暴,《纽约时报》认为,这一系列行动将会让中国与梵蒂冈教廷和解的大门已经关闭。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一系列行动并非预示着中国与梵蒂冈关系出现恶化,反而是中国政府为与梵蒂冈建交所做的准备。
中国对天主教、基督教的治理,是内政问题。按照通行的国际法,一个政府有权力在其国境内推行有关的政策,对包括宗教事务的各类事务进行管理。
近期中国对宗教出台的多项治理措施,有更合理地管理宗教,维护社会秩序的考量。例如对当前市面上《圣经》停止发行,主要原因在于市面上发行的圣经版本众多,内容鱼龙混杂,甚至有些极端内容有违人性,如有些版本的《圣经》宣传杀生献祭等内容,违背了《圣经》教义与本意。如果任由其泛滥传播,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要求教徒到有关机构登记等监管行为,看似削弱了教宗的权威,但却有利于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更加公开透明合法化。在可以方便中共对宗教管理的同时,对梵蒂冈教廷也有益处,意味着中国数亿人口的天然牧场对天主教合法开放。
不可否认,宗教是决定中梵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主导因素。尽管梵蒂冈教廷作为宗教领袖对世界各国的天主教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梵蒂冈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去插手他国的宗教事务就不合时宜了。毕竟梵蒂冈不是一个高过主权国家范畴的主体。中梵关系,归根结底应该遵循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脉络。
中国近期出台的治理宗教的措施,并非要排斥基督教或天主教,梵蒂冈教廷也可能成为中国政府合作的对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1月底,教宗方济格在主教任命问题上与中国政府达成一致,任命了中国政府提名的几位主教。
鉴于梵蒂冈教廷作为世界天主教的权威,能够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得到其支持对于中国政府管理境内宗教更加有利。这就决定了中国近期对宗教的治理政策,并非要断绝与梵蒂冈的关系,而是要为与梵蒂冈进一步建立外交关系建立基础。
此次对宗教的治理政策,与1949年中国政府成立之后的对外建交原则有相似之处,即打扫好屋子才好请客。通过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清除国外势力对宗教的控制与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与梵蒂冈在外交事务上以更加独立自主的姿态来应对。
总而言之,宗教事务是决定中梵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主导因素,用外交思维去处理两国关系更加合适。如果单单从中国对宗教事务的严格管理,就判定中梵关系的走向,是一种简单甚至盲目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