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危险朋友:美国军工财团携英法空袭叙利亚
华盛顿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8小时”宣言之后终于宣布“美国决定对叙利亚进行打击”。在14日早些时候,就有在大马士革的外国记者表示“已听见爆炸声”。叙利亚防空部队也已确认“击落13发导弹”。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称,打击计划已结束,目前没有更多计划。亦无美方伤亡情况报告。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Donald Trump)新任国安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是知名好战人物,也是此前劝说小布什(George Bush Jr)当局入侵伊拉克的重要说客。素有“疯狗”外号的美国防长马蒂斯(James Mattis)反而一直寻求避免局势扩大。但遗憾的是,鉴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已在4月12日宣布召集“战时内阁”,英、法也已经在地中海加速行动。以至于本次危机正大有当年入侵伊拉克的派头。寻求开战的真正角色由此逐渐浮出水面:美国军工财团的侵略性多年来竟丝毫不减。
华盛顿上空的鹰
必须承认,莫斯科倚仗前苏联的军事遗产,在叙利亚内战这个战斗力相对薄弱的战场,成功的展示了自己仍有些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在俄罗斯宣传工具的协助下,俄军和叙军的节节胜利颇能让外界相信莫斯科还是真老虎,大马士革也不至于一触即溃。
在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已经各取所需,主要反对派势力也抛弃了沙特阿拉伯、卡塔尔,转投土耳其之际,任何想在叙利亚挑战普京(Vladimir Putin)权威的行为显然颇具胆量。鉴于这种行为目的明确,以至于在推特上随意发言的特朗普更像是被某一势力推动的。
特朗普在推特上毫无底线的威胁影响了美国的公信力:48小时后暂无下文的局面是尴尬的。但军事行动的传闻并非虚言:叙利亚上空的确已经被封锁。至14日,经过一番拖延后,打击也如约而至。这就意味着特朗普此前的行为固然可以嘲笑,但叙利亚前线还没有到安全的时候:特朗普身边有希望动武的人,正是这些人想要战争。
分析人士看来,特朗普上任以来固然在政治领域表现外行,但他问鼎白宫却依靠着共和党内的传统右翼极端势力,即军工、石油、金融财团的鼎力支持。这三家也被视为特朗普上台的“三大资本”。
在特朗普最初构建的包括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前首席战略顾问班农(Steve Bannon)、前国安顾问弗林(Michael Flynn)、防长马蒂斯、中情局长蓬佩奥(Mike Pompeo)、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和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的班子中,外界可以清晰的发现,美国的军工和财阀利益集团已经不满足扶植代理,竟决定自己走上前台。
目前,特朗普已连续炒掉了高盛集团出身,代表金融资本利益的的经济顾问科恩(Gary Cohn),以及美孚-埃克森公司出身,代表洛克菲勒家族以及石油利益集团的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考虑到蒂勒森背后石油财团与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协调,当特朗普少了这一层约束之后,美国就很有可能在处理中东事务时转向激进。加之特朗普还启用了“鹰派中的鹰派”博尔顿,华府的好战情绪就得到了充分的迎合。
大炮一响 黄金万两
对熟悉美国历史的人来说,美国军工、石油、金融财团一直都以强烈的经济利益动机积极参与、操纵政治,推动美国政府奉行强硬的对外扩张政策,并且从历次对外战争和冷战中获取巨额利润。而这其中以军工财团获利最为突出。
资料显示,美国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后,伴随着军工集团的大力游说,美国国防部在同年确定了总额达6,0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采办项目,这意味着美国的军工企业直到2023年都能持续获利。相比之下,参与鼓动伊拉克战争的前防长切尼(Richard Cheney)名下的哈里伯顿石油公司就只在伊拉克战后赢得了一百多亿美元的合同。
此后,在小布什当局签署的《200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一笔总额1,470亿美元,用于购买、研发新型武器的款项也早已被美国军工财团和国防部以签发合同的方式收入囊中。尽管包括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内的美国政界财经界人士批评入侵伊拉克让美国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但军工财团显然不是承担损失的那一方。
基于这一点,美国军工财团就会无视战争损失,转而为寻求新的订单而撺掇当局动武。 对美国军工财团来说,特朗普是可以信任的。特朗普早在竞选时就公开表明态度,要求美国国会全面停止减少国防预算,并将增加军费开支,重建美国军队,上涨的国防预算可由削减政府不当开支来抵消。这对于美国国防大型项目的主要承包商波音公司、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公司来说都是福音。
特朗普当选之后,上述公司股票就分别上涨了5%到7%不等。为迎合军工财团的利益,特朗普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就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更不用说曾在入侵伊拉克期间大发利市的美国军工集团也很想在叙利亚复制成功经验。这样一来,特朗普如若表现出“好战”情绪,美国军工集团就会随即与之一拍即合。
此外,身为美国“盟国”之一的英国也同样支持美国军工集团的行动,在伊拉克战争时期,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的外交政策顾问库伯(Rober Cooper)就曾以《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帝国》一文表明了这种迎奉的态度。卡梅伦(David Cameron)政府在2011年前后也因此积极介入利比亚、叙利亚内战。
而今,特雷莎·梅政府亦尝试不经议会批准,直接发起对叙军事行动。这对于寻求在叙利亚做点事情的美国就是极大的支持。加之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也“表示将支持任何美国的决定”。至此,美英法对叙利亚的行动就成定局。
不过,美国军工集团和英法此次面对的终究是俄罗斯的武装力量,而非不堪一击的利比亚、伊拉克军队。面对美英法三国的“摩拳擦掌”、“急于行动”,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已警告美国及其盟友,不要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在中美贸易战风波仍未平息之际,美国政界、商界人士估计也会权衡利弊,控制行动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