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太“社会”被审查 中国政府再成“背锅侠”
风靡全球的可爱卡通形象“小猪佩奇”(Peppa Pig)据说近日被中国审查者给“封杀”了。而据说被封杀的理由可能是其太“社会”了,具有“颠覆性标志”、反主流文化,其宣扬的“社会人”形象对社会具有负面价值。当然,这些推测和解释显然还是对中国审查者的刻板印象,更可能是一种过度的解读。
日前,中国的一款颇为火爆的移动视频软件“抖音”APP,将“小猪佩奇”相关影片和话题基本删除,“小猪佩奇”四个字也被列为评论黑名单。原因是什么,抖音公司没有给出说明。媒体各种说法都有,最多的一种声音是认为,小猪佩奇的反主流文化的颠覆性标志,导致了被封杀。尽管当时只有“抖音”一家平台封杀了小猪,而未见其他平台有类似行为,更不是官方“审查者”的行为。因此,将此行为视为公司内部的自我审查更为可信。毕竟,上个月该公司内涵段子及相关软件产品刚受到行政处罚。
小猪佩奇原是2004年诞生于英国的少儿动漫影片,迅速走红。中国一视频网站从2015年引入该动漫,火爆异常,网站每月播放量高达10亿次。小猪佩奇不仅成功俘获学前儿童的欢心,还成为成年人的“网红”。人们将它制作成聊天表情、贴图、玩具、手表,还把它演绎成“段子”,成为一个与创作者本意不同的文化符号。
“小猪佩奇纹上身,掌声送给社会人”,便是在国内“佩奇”圈最有名的一句梗。经过传播和再度创造后成人版的小猪佩奇,它不仅外表“萌萌哒”,内心似乎很“社会”。社会,这个词在汉语文化中,既有老道、成熟的意思,又有世故、精明的意思。当这些品质放在一个未成年的学前儿童身上,就多了一层“黑色幽默”的味道。
动漫中蕴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疑是成人世界的有意识构建,而每一阅读都是作品的二度创作,对作品的解读都会印上主观的色彩。原动漫以教育孩子与父母及朋友相处,讨论温和有趣,具有积极阳光的正能量,因此也受到大多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成人的世界与小孩的世界显然不同。作为“社会人”的佩奇小猪,已经不是动漫中原本的内涵,而是作为一种可以寄托成人世界“自我认同”的文化形象。“社会人”的自我认识,再加上小猪佩奇的可爱懵懂,很大程度上是对成人世界过度“社会”的一种解构和调侃。如此,他们将僵化的社会印象形象化,作为一种生活style,以获取更大范围的身份认同和标识。
对于此,即便是大陆媒体人民日报和环球网也都没什么指摘。尽管,在中国更早两年就有人担忧,“小猪佩奇会被玩坏了”,不少中小学生以此标新立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官媒讨论中也认为,这种焦虑与其说是动漫本身,不如说是家长教育观念的滞后。
如此,佩奇小猪成为继维尼小熊之后再度被中国审查者封杀的动漫形象的说法,似乎言过其实。当然,对于中国的“审查者”们过往的“任性”审查所造成的寒蝉效应,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外界的“担忧”,似乎不符合“主流导向”的文化都可能随时面临着被“封杀”的厄运。因为先行审查者既有先例,标准又不够透明,被“背锅”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