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转变态度 特朗普在中兴危局中的失算(组图)
“推特总统”特朗普成功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转移到中国通讯巨头中兴公司。5月13日,特朗普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他正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合作,共同为解决中国中兴公司的困境而努力,并称“中国有太多人因此丢了工作!我已经下令让(美国)商务部解决此事。”
果然,5月14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紧随其后,表示愿意尽快改变对中国手机制造商中兴通讯的销售禁令。他指出:“中兴确实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事情。 他们已经承认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最初提出的措施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 这将是我们将非常、非常迅速地研究的地方。”
对此,中国外交部在北京时间5月14日回应称, 中方赞赏美方对中兴公司问题所作积极表态,正与美方就落实具体细节保持密切沟通。
的确,无论是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推文还是后来美国商务部的表态,表面看来都有对中兴展现善意的一面。但是如果回顾整个中兴事件,就可以看出特朗普演出的这场“戏”,是别有用心。
首先,中兴事件本身并不是贸易问题,却因为美国审查的时机而被扣上贸易战的帽子。 中兴的确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仅违规操作,而且为了逃避审查伪造记录,在美国已经警告中兴如果违反处罚条例,将会给出7年的禁售令之后,仍旧明知故犯,客观来说并不算冤枉。
但是,美国商务部选择在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的敏感时刻公布调查中兴的结果,并不是没有考虑。在威胁中国1,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指责中国强行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之后,中兴被罚则顺理成章地被联想成美国的又一轮“精准打击”,而中兴所暴露出的芯片研发问题,则被理解为中国在贸易战中已经是劣势一方,可以被美国轻松击垮。
中兴被罚的确使整个公司处在休克状态,然而这和贸易争端的结果并无直接联系,并且在中兴处在危险境地的同时,上游的供应商美国高通和英特尔也收到巨大打击,这些都是在观察中兴问题时的重要因素。
如今,特朗普则顺水推舟,利用中兴危局来体现自己在贸易谈判上的“手段”。
中兴受罚是否和特朗普的直接指导有关,尚不可知。但是特朗普的这条推特倒是显示出了一种“雪中送炭”的姿态,连美国国会议员都禁不住讽刺称“和中国的就业岗位相比,你应该更关心美国的国家安全。” 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也说:“可不可以先帮助下美国的公司?”
实际上,特朗普的确没有理由去关心中国的就业岗位。他真正关心的是中兴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最终有没有归功到自己头上。既然中国和海外的舆论都如此关心中兴的生存问题,那么特朗普这位“救世主”就更可以施展自己的“交易”能力和谈判技巧,同时扮演为习近平力挽狂澜的“好朋友”角色。
如果简单按照规定处罚中兴,照章办事,其实无可厚非,可是特朗普这样一来,中兴受罚就变成了美国在贸易战背景下,利用技术优势对中国的威逼利诱。谴责中兴违规贸易的是美国, 说中兴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是美国,最后说中兴不应该倒闭,中美之间还能以此做交易的,还是美国。
如今,中国外交部对此加以“赞赏”,特朗普就更可以说明他“既能和中国做朋友,也能维护美国利益”的能力。无论中美之间达成怎样的协议,他都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然而,特朗普的“失算”在于,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所谓的“中美贸易战”延伸至今,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实际上早已不是重点,凸显的结构性矛盾才是中美关系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最大的症结。这场“战争”是一次持久战,不仅需要实力,也需要耐心。
从最初严厉的处罚到现在美国态度的突然转变,最终是否能带来中兴的重生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美国这一招彻底打醒了中国科技界。由于经济的腾飞和科技领域的一些成就,中国的确有很多人忘记了和美国之间仍存在的巨大差距。“中国芯”这一问题自主研发问题的暴露,变成了中国科技研发的催化剂。
中兴事件后,不仅中国官媒《人民日报》语出惊人地表示中国要“不计成本加大芯片投资”,习近平在4月底湖北考察时还专门强调“要加快在芯片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导体存储科技高峰。”在最新出版的《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他把“打赢科技战”作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录入其中。
实际上,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8年要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现阶段的筹集目标是1,500到2,000亿元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6美元),该资金将投资到包括芯片制造在内的半导体市场。
作为5G时代中国技术龙头的华为公司则正在加紧研发核心芯片技术,称已做好大规模量产准备,预计10G光芯片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5G应用光芯片将于2019年量产。
如果特朗普认为“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是让中国企业屈服的方法,那么他可能想错了。即使中兴问题可以在他的帮助下解决,中国企业也肯定会延续着此刻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会再甘于在核心技术上受人控制,因为中兴事件让他们明白这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