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3亿人不能睡觉!用时间换生命的背后,是残酷的生活真相...(组图/视频)
你有多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当四周寂寂无声时,你是安稳地沉入梦境;还是沉浸在堆积如山的工作之前,摇摇脑袋,猛灌一口咖啡?
“加班”二字贯穿整个生活
手机屏幕里倒映出你眉头紧皱的脸,睁眼望着天边渐渐染上一丝光亮,内心涌起的,是一阵疲惫的无奈。
通宵学习成了备考常态
时代洪流之下,我们似乎都得了无法入睡的病。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中国人睡眠质量及科普报告》显示,全国38.2%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超过3亿中国人受失眠困扰。“缺觉、失眠”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病症。
为什么中国人睡不着?
这部中国首部睡眠纪录片--《追眠记》来得很及时。
纪录片在东方卫视播出之后,收视率就在25-45岁人群中排名第一,豆瓣评分8.2。B站点击量超18万,评分更是高达9.2。不难看出,当今社会无数中国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睡眠困扰。
有网友在B站评论区这样写道:“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能用30年,走完了别的国家一百年的路程吧。因为我们六点就已经起来别人9点才醒,我们加班到9点别人4点半就收拾东西了下班了。中国人是在用生命和时间换取生存,或许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下了。”
用睡眠,换明天。今天的你,是否和他们一样?
1
18岁不同的学历有不同的人生
高考生翟曼婷、方正宇
睡眠时间:12点睡,5点起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这条路,走过的人都知道有多辛苦。
翟曼婷和方正宇就读于河南省的一所重点高中,在这个高考人口突破九十万的省份,备考成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每分每秒,考生们都在紧绷着学习。
当黑夜降临,星空静谧,书桌前泛起一盏盏白昼般的灯光,对于莘莘学子而言,他们的一天远远没有结束。
连续三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翟曼婷,内心焦虑,无法入睡:“每晚都很焦虑,头疼睡不着,怎么办,怎么办?”
为了备战高考,每天坚持到深夜,直到困到无法思考才爬上床睡上一觉。
白天里,用来补觉的,只有课间那短短的5分钟。
方正宇两次考试前夜都没有睡好,第一次是因为室友打呼噜影响了自己睡觉,导致考试发挥失常。第二次有了阴影,担心睡不好,心理压力太大,更没入法安然入睡。
2
24岁“谁愿意承认自己是个病人”
抑郁症患者:忻雨
睡眠时间:不吃安眠药,就整夜睡不着
忻雨,是一个中重度抑郁症患者。
忻雨来自农村,在很小时候,母亲便抛弃了她,父亲靠收废品将忻雨拉扯长大。作为小地方的优等生,忻雨不负众望,考上了上海的重点大学。
但只身来到这个繁华的都市,身边高手如云,巨大的落差感和压力迅速向她袭来。面对经济和智力上的多重压力,无数个夜晚,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终于,在大二那年,她被诊断出来得了抑郁症,每天晚上,只能依靠安眠药才能勉强如睡。
曾经父母亲戚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渐渐地被病症抽去精力...吃药,更像是维持生命的折磨。
因为情绪不稳定,她找不到工作,生活难以为继。为了治病,还欠下了10万元的债款。
村里人异样的眼光,家庭艰难的处境,虚无缥缈的未来,还有无力偿还的债务,这些难题全都压在忻雨的肩上,让她连呼吸都变的艰难......
她说:我觉得我爸太可怜了,他以为自己要熬出来了,然而远远没完,远远没完…
3
27岁“我怀疑自己得了产后抑郁”
新手妈妈韩佳
睡眠时间:四小时
1991年出生的韩佳,从前是个快乐爱玩的女孩子。作为父母的独生女,一直以来很受宠爱。
可是有了孩子之后,她的生活被彻底打乱。自由,安眠都与自己远去。面对镜头,韩佳还没有开口述说,就拿起纸巾,不停地抹眼泪:“一个晚上都睡不好。”
白天不属于韩佳,因为她要陪儿子读绘本,拍皮球,小心翼翼地教他认识这个新世界。
夜晚也不再属于韩佳,孩子一哭,韩佳就要翻身起床,给他喂奶、换尿布,每晚重复不下10此,每隔两三个小时后就会醒来,这让她倍感疲惫。
有时候,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着,自己的睡意却也随之烟消云散。
产后的第一年,她患上了产后抑郁症。有次被折腾到精疲力尽,韩佳忍不住打了孩子,事后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她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发脾气?”
只有在晚上九十点钟,丈夫哄孩子睡觉,隔着一道帘子,韩佳才能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即使在做全职妈妈,她还需要看书,复习准备考取会计资格证,以此换来未来回归职场的机会。
等到孩子睡着之后,丈夫也一起挤在这方小小的书桌前,借着昏暗的灯光,抓紧时间看书学习。
4
35岁“只有不停奔跑,才能不被落下”
IT男张成
睡眠时间:5小时
“有些人无法入睡是迫不得已,而有些人则是选择主动拼命。”
张成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他每晚工作到凌晨3点半,早上8点半就得醒来。为了不让宝贵的时间耽误在路上,他干脆睡在公司里。
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成天带着深深的黑眼圈,脸上写满了疲倦,内心却始终憋着一股劲。搭上这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谁都不想轻易被时代的大浪掩埋。
面对睡眠和未来,张成有着自己的抉择:“人活着总得留下点什么,不然这辈子白过了。死后自会长眠。”
5
37岁“生活就是战线漫长的战役”
儿童医院医生张磊
睡眠时间:不定
张磊是上海儿童医院的三线值班医生,每天,他要看100个病人,每周会有将近20台手术。
夜班的时间是从第一天早上8点到第二天晚上8点,时刻都得在工作状态中。他不需要时刻待在病房里,但只要手边的call机响起,就要立刻爬起来解决问题。
由于精神上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忙起来,人就会进入兴奋状态,想睡也睡不着。
作为儿科医生,他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解决孩子的病痛,还需要和孩子的家长们反复沟通,每天的工作任务繁重。
对于一个医生而言,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似乎永远也无法达到平衡。休息的时间少,意味着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少。
张磊的妻子面对镜头无奈地哭诉,因为工作原因,丈夫从来没时间陪伴孩子,周末不在家,孩子生病也不能陪伴左右。
而面对妻子的泪水,张磊无能为力,只能低头、沉默。
不是不想睡,不是不珍惜,只是不能选,不能睡,身之所系,还有一个个等待被救赎的家庭。
6
78岁“我这把年纪,什么时候走掉都不知道”
留守老人郑秀华
睡眠时间:睡得好就是睡三个小时
据2016年民政部统计,全国没有子女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总数已超过5000万,郑秀华正是其中之一。
丈夫很早就离世,是她一手将四个儿子抚养成人,如今各自成家立业,奔赴不同的城市,为生计打拼。而郑秀华,理所当然地留在家中,带着对孩子们深深的思念和独自生活的孤独聊以度日。
每到夜晚,这份孤独感便没由来地更加强烈。但一想到子女打拼的艰辛,也不敢轻易打扰他们的生活。
“想来想去都是坏事,没有好事。我这把年纪,将来怎么办?什么时候走掉都不知道......"
凌晨四点,她就已经清醒,和村子里其他的老人一起在乡间散步,借着微茫的月色,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她们明明相携同往,但背影依旧孤独地让人心碎。
作者乔纳森·克拉里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一书中写道:“睡眠,是资本的敌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肉眼可见的睡眠时间的压缩和蒸发。生产、劳动、消费,人们被时间拉扯着拼命转动利润的引擎,昼夜不息。在中国工作七年的德国摄影师贝尔恩德·哈格曼,拍下数百张中国人睡觉的照片。他还专门建了一个网站发布这些照片,名字就叫做“沉睡的中国”。他写道:“这些随时随地都能睡觉的人,是中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即使睡眠时间一再被压缩,大家还是在感慨,我的时间不够用!!!一个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熬夜猝死,过劳死等可怕的字眼越来越多地在新闻报道中涌现......我们用双手换来的匆忙人生,是否就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生活?
纪录片中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媒体人以每天平均工作9.5小时,平均睡眠6.5小时,成为工作最久,睡得最少的职场人士。
而医务人员以高达39.9%和56.9%的比例,成为最常失眠和睡眠障碍严重程度最高的职业。
这些冰冷数据的背后,我们似乎遗失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从前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如今,更多的夜晚,因为学业,因为梦想,因为生计,人们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当睡眠被撕扯成碎片,人们开始计较睡眠的成本和得失之后,除了健康之外,我们还失去了一场好梦所带来的幸福感。那么多人努力跋涉,不敢停下,生怕一场好眠,就被时代的洪流冲的老远。“我们已经跑得足够快了,却常常追不上一个缓慢平和的好觉。”我们的明天,不该以透支的健康作为代价。
今夜,世界喧扰,愿你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