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一个亿,他却无法适应做富人的日子……(视频/组图)
纪大海,60后,今年55岁了,
2017年,他在朝鲜和中国的边境、
鸭绿江的一座岛上,
花千万元造了一座美术馆。
30多年前,
他是个美院毕业的落魄青年,
靠画画,生活完全过不下去,
想要办展览,租不起场地。
于是他下海经商,最后搞起了房地产。
赚了钱,
他却一直无法适应做富人的日子,
没法适应“商人”的角色。
于是,他退出生意圈,
筹备十年,在家乡建造美术馆,
只为让那些办不起展览的艺术家,
有一个自己的家园。
自述 纪大海 编辑 成卿
丹东,只算得上是个东北的三线城市,
我出生在这里,也在这里长大。
2017年,
我在这里的月亮岛上建了座美术馆,
站在美术馆里,隔着鸭绿江,
就望得到对岸的朝鲜大城市,新义州。
今年美朝元首见面后,
对岸现在很热闹,
大吊车都开进来开始做建设。
年轻时的纪大海
我自己是画油画的,
1984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
那时候一直有个做艺术家的梦。
可惜当时家里条件真的不好,
想给自己做个展览,
却发现连场地费都掏不出。
1997年的时候,赶着当时的“下海潮”,
我也“下海”,从熟悉的装饰设计做起,
还慢慢做到了地产行业。
月亮岛之前是个泥沙淤积出来的荒岛,
丹东人过去叫它“大沙碛子”。
1999年,我拿下它的开发权,
岛是月亮形状,就给它取名叫“月亮岛”。
纪大海与艺术家王鲁炎在美术馆施工现场
大概因为一直有着年轻时的艺术梦,
做了十几年的生意,
自己却进入不了商人的角色。
我把项目都交给生意伙伴打理,
自己撤出来。
我今年55岁了,
后半生,时间要留给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的想法很单纯,
就想做一个美术馆。
让那些跟年轻时候的我
有相似经历的艺术家,
有个地方展出他们的作品给大家看。
月亮岛现在是夏天度假很火的地方,
美术馆就在岛的正中心,
藏在这些吸引眼球的高楼群里。
一开始,
建筑师给美术馆设计了上扬的曲线,
大玻璃顶、旋转的通道,
我让他们把这些夸张的元素删了。
人们来这儿参观,
我不想他们离开的时候只记得造型奇特的建筑,
把在美术馆里看艺术品的体验全忘了。
美术馆的建筑总共有9800平米,
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11个展厅在一到三层,有4000平米。
展厅内部,都是干净的清水混凝土墙面。
屋顶有一个360度视野的花园景观,
前后左右的视线毫无遮挡。
站在屋顶上,
望向鸭绿江上游,有旧的鸭绿江大桥,
另一侧的下游江面上,是新鸭绿江大桥。
王鲁炎为展览制作作品中
这个馆建在这么个边缘城市,
所以我也找那些有探索精神、
特立独行的艺术家,
每年邀请他们来做展览,
一个展览持续展上一年。
那些已经功名成就的,
作品在市场上卖得火热的,
我都不考虑了。
2017年9月的开幕展
是北京艺术家王鲁炎老师的展览。
王鲁炎多次往返丹东,
在现场指挥工人,装配雕塑,
使作品和美术馆的空间更好地融合。
一楼的大厅有8米高,
人们一进来,
第一眼看到一个巨大的倒立的人,
“哦,这是一件艺术品!”
往里面走,后面的墙上还有人形绘画。
等你觉得你看完了,再一回头,
这展厅上方,
又有一个长长的水平放置的人。
观众看展览的过程充满了惊喜。
另一个展厅里,
有一些向前走、向后走,
或者向左走、向右走的人。
我常常在展厅里转悠,
看观众们的反应,
年轻人一进来就会先掏出手机拍照,
但实际上却一脸迷惑。
小朋友反而会对这些艺术品更感兴趣,
他们欢乐、好奇,
还会去模仿作品里人的姿态。
我们统计了一下,
一天来这参观的大概就20来人。
大家总问我担不担心来这里的人流量少,
在丹东这个地方,
你怎么努力也不会有人流量的。
这个数据已经比我预想的好很多,
做美术馆,是不可能有经济上的回报的。
大家常觉得朝鲜是个神秘的国家,
丹东本地人对朝鲜的态度是乐观的,
我们都相信朝鲜之后会越来越开放。
地处中、日、韩、朝
中心交汇处的丹东,
一定会变成更丰富、更多元化的地方。
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
但开埠百年的历史上却没有过一个美术馆,
我在这里做美术馆,
也算是填补了这个空白。
完成这件事,
是我这辈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