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名谷歌员工联名致信高层 抗议为中国开发审查版搜索引擎(组图)
上千名谷歌员工对公司决定秘密为中国打造一个审查版搜索引擎感到不满,签署了一封信,要求公司提高透明度,以便他们了解自己工作的道德后果。
在《纽约时报》获得的这封信件中,员工们写道,该项目和谷歌对遵守中国审查要求的明显意愿“引发了紧迫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他们还补充说,“目前我们没有所需的信息,无法对我们的工作、项目和就业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决定。”
据了解这份文件的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这封信正在谷歌的内部通讯系统中传播,有大约1400名员工联署。
为抗议审查和政府黑客攻击,谷歌公开退出了中国市场,如今,公司内部的激进主义为它重返中国的可能性带来了另一个障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但因其内容限制,以及对Facebook和Instagram等服务的直接封锁,令美国科技巨头们感到失望。
谷歌员工一向直言不讳,积极推动公司战略变革,这只是最新的例证。今年4月,这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公开反对它参与五角大楼一项利用人工智能改进武器的项目。到6月,谷歌已表示不会与五角大楼续签人工智能工作合同。
本月早些时候,谷歌将其搜索引擎带回中国的意向成为关注焦点,有报道称,该公司正在开发一款限制北京禁止内容的搜索应用程序。这个内部称为“蜻蜓”(Dragonfly)的项目大部分是秘密开发的,这引起了员工的愤慨,他们担心自己在无意中所做的技术工作会帮助中国向公民隐瞒信息。
“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透明度,在决策中的一席之地,并承诺清晰和开放的流程:谷歌员工需要知道我们正在建设什么,”信中说。
这封信还呼吁谷歌允许员工参与公司产品的道德评估,任命外部代表以确保透明度,并公开有争议项目的道德评估。这封信将这种情况称为“黄色代码”,这是一种用于解决影响多个团队关键问题的工程流程。
谷歌拒绝对这封信发表评论。它曾表示不会评价“蜻蜓”或“对未来计划的猜测”。
预计员工将在周四的每周员工会议上对管理层就“蜻蜓”问题施压。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有一个名为多利(Dory)的内部软件系统,用来让员工投票选出高管应该在每周会议上回答什么问题,截至周三晚些时候,位居榜首的问题之一是,谷歌是否已经失去了道德的指南针。“多利”上的其他问题直接针对“蜻蜓”项目,以及可能遭到中国政府审查的具体信息,例如空气污染数据。
由于上周的员工会议未能举行,本周的员工会议将是谷歌员工第一次有机会向管理人员询问有关“蜻蜓”的问题。据公司发言人罗伯·希尔金(Rob Shilkin)的说法,上周没开会是因为定期的暑期休假——员工担心,经过几次谷歌政府工作的争议,谷歌管理层变得不那么透明了。
传统上,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相比,谷歌对员工的关切回应更加积极,对未来项目及内部运转也更为透明,会在员工会议上请员工提问,鼓励内部进行讨论。
就在围绕“蜻蜓”的内部异议发生之前,员工对公司参与五角大楼使用人工智能项目进行了抗议。谷歌表示不会与五角大楼续签合约后,公布了一系列对人工智能使用的伦理指导原则。
在这些原则中,谷歌公开承诺仅以不会造成伤害的“对社会有益”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并且保证会根据人权法律提升其能力。一些雇员担忧,帮助中国压制信息的自由流动违反了这些新原则。
2010年,谷歌表示发现中国黑客为了进入人权活动人士的Gmail账户,攻击该公司的基础设施。这次攻击,加上政府审查制度,促使谷歌将搜索引擎撤出中国。
退出中国对这家公司来说是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时刻——是谷歌决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的标志,“不作恶”这个非正式的公司格言就是对其最好的说明。当时,中国的网民在该公司的北京办公室献花,纪念中国失去了谷歌搜索引擎,这个事件被称为“非法献花”。据前员工及现员工表示,重新进入中国的可能是谷歌成为一家更成熟、更务实公司的标志。
虽然旗舰服务在中国都不可用,但谷歌仍在这个国家保持着重要地位。去年,谷歌宣布计划在中国设立一家专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心。此外,谷歌还将翻译及文件管理应用程序引入中国市场。谷歌目前在中国有超过700名雇员。
谷歌在“蜻蜓”方面的工作并不能保证其搜素引擎会受到欢迎回到中国。这得经过中国政府的批准,而它已经把像Facebook这样的美国科技企业拒之门外,选择与本土的互联网巨头密切合作。
一些员工支持谷歌重返中国,认为抗议审查而退出这个国家,并没能让北京感受到改变其立场的压力,反而让谷歌在这个世界最大互联网用户基地变得无足轻重。
当谷歌2010年退出中国时,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表示,谷歌反对中国在审查、政治言论及互联网交流方面的“极权”政策。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中国在过去八年里更加收紧了控制——让该公司在如何证明其回归的合理性方面陷入困境。
“你永远不能让审查者满意,尤其是中国的审查者,”香港立法会议员莫乃光(Charles Mok)表示,他是信息科技的倡导者,属于民主阵营。
谷歌可能正面临将其更多产品引进中国的压力,莫乃光说,但他又补充,如果在中国推出经过审查的搜索产品,这家公司可能会为政府审查提供合法性。
“然后中国政府就可以说,‘谷歌都觉得没问题,’”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