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封锁红色资本 阻击中国芯片公司(组图)
今年4月,一家被认为有”政府背景“的中国企业投资了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家研究碳纳米管存储芯片的公司,这家由私人所有的公司获得了中芯国际(SMIC)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注资,前者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而后者是一家资金规模达150亿美元的国家投资机构,被俗称为”大基金“,旨在研发”中国芯“,并推动整个产业在未来10年内超过美国。
这项交易立即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一些国家安全方面的研究者担心,这些与官方背景的企业正利用此类投资”偷取“一些全球最具价值的早期技术——这是中美贸易战和“技术争霸战”的关键所在。
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美国国会早前通过了《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Risk Review Modernisation Act),并在今年8月生效。该法案将通过多项改革扩大美国政府对上述行业的交易的审查范围,包括将非控制性投资纳入审查、建立政府投资者的强制申报制度和对美国公司与非美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合作实施全新的管制体系。
而这部法案的执行者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批评人士表示,这意味着该机构权力的大幅扩张,也抑制了资本向美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健康流动。
法案赋予了CFIUS具有强大的审查权力,包括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技术”的交易都必须经过这个机构的审查才能通过。这也意味着,美国有关“国家安全”的定义被扩大:技术外流会导致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夏季,并失去“安全感”。
这种说法在美国国会得到了多数认同。一些医议员担心,小规模的风险投资可能打开一扇窗户,让中国企业能够通过董事会任命、与管理层接触以及其他通常赋予投资者的特权,获取有价值的技术。研究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高级分析师亚当•李森科(Adam Lysenko)说:“即便不获得任何专利(知识产权),中国风险投资者也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推动技术转让,例如,通过鼓励初创公司在中国建立子公司或合资公司,这样技术就有可能传到中方雇员和合作伙伴手中。”
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的风险资本投资达到了24亿美元,且有望在去年创纪录的水平上翻番。国家支持的风险投资虽然仍仅占总额的四分之一,但也有望实现翻番。
但这种情况将不复以往。
一些专家表示,美国其实没必要出台上述新规。达维律师事务所(Davis Polk)专注经济制裁和国家安全的合伙人约翰•雷诺兹(John Reynolds)表示:“初创公司有强烈动机保护自己的技术,甚至可以到拒绝风险资本投资者觊觎的程度。”
不过,封锁“红色资本”,美国势在必行。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可能提高对中国的科技产品的征税。为了防止这一切的发生,思科(Cisco)、戴尔(Dell)、惠普(Hewlett-Packard)和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联合发出呼吁,请求特朗普不要将关键产品列入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
该公开信指出,对网络设备加征关税将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推迟投资——可能导致工人失业、股东获得的股息减少。这一联合声明与多数美国大型企业的做法不同——因为迄今很少有美国大型企业的领导人直接而公开地表示反对。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此呼吁暂无回应。可以预料的是,这两个新举动必定会再度加剧全球两大经济巨人之间的贸易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