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中国式“审查” 《人民公敌》为何让中国政府这么紧张?(图)
《人民公敌》入场票(图源:@进化者说)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独的人”,挪威作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一百多年前的散文剧《人民公敌》似乎触动了中共的敏感神经,该剧在中国的巡演被临时取消引发舆论关注。
观察人士分析,中共相关机构对于文艺方面的审查,似乎已经将政府置于尴尬的境地,甚至成为众多民众的“公敌”。其实中国政府已经在反腐、改革、南海问题等多方面真正的赢取了民心,更需要以文化自信的态度去放松管制。
中国的文艺审查正在升级
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人民公敌》9月6日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次上演,话剧接近尾声时演员与观众互动时,被问及“什么原因让他们对主人公产生好感?”
中国观众回应的踊跃程度出乎主创者的意料,甚至有人喊出,“因为我们也希望有言论自由”、“因为中国的媒体也不讲真话”“因为我们的政府一样不负责任”。
这些中国观众的语言似乎触动了中共审查官员的敏感神经。
在北京首演结束的当夜,中国国家大剧院有关负责人就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德方删除与观众对话的部分。大剧院还临时停止了第二、第三天演出的售票。
据报道,《人民公敌》原定9月13日、14日在江苏大剧院上演,但从10日开始,江苏大剧院官网上该剧目购票页面持续显示“页面不存在”。
江苏大剧院客服及票务中心表示,13日的演出已通知购票观众进行退票,而14日的票务工作或将分批通知。当问及演出取消原因时,票务中心表示 “因舞台技术原因”。
截至多维新闻发稿前,大陆《新京报》和网易有关《人民公敌》退票的消息已遭到删除。
《人民公敌》讲述一个温泉浴场污染调查的故事。主人公发现当地的温泉受到工业排污污染,向市政府汇报。但当局担心处理这一问题影响小镇的经济,因而拖沓压制,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当地媒体也隐瞒真相。而只看到短期经济利益的市民也拒绝斯多克芒的主张,甚至以民主表决的方式,宣布他为“人民公敌”。
说好的“文化自信”呢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曾强调“四个自信”,其中之一便是文化自信。而放松舆论管控、听到批评声音和思想创新的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回到当下,中共相关部门对于文化的审查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
分析表示,这种行为可能恰恰正是一种“文化焦虑”的表现,正因为不自信才产生了文化焦虑。
中国曾多次上演本土版《人民的公敌》(图源:VCG)
其实,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政府已经真正的赢得了民心,建立了信任。这其中包括反腐方面大批老虎的落马、各方面启动的改革,以及在撤侨、南海问题、中美贸易战等国际方面的底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相关部门更需要的是“自信”。
文化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当下这个时代,文化日益世界化。中国更需要从国际的文化作品中吸取精华,而不是一味的“删除”。
面对《人民公敌》这样的经典名剧,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新时代下的新内涵,借用新生代产生的共鸣,找到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以及民众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自信心,这些才是更为重要的。
中国官方《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也发表观点称,“中国社会的承受力建设很重要,它像正能量建设一样重要。否则的话,一个很小的事情因为某种原因就可能变成敏感的事情,本来不是事的事情成了事情。”
分析人士指出,信任的建立是螺旋式,但是信任的崩塌却是悬崖式的。真正的文化自信往往体现在正视国家、民族和国民的优劣长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既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充满自信,又敢于正视自己的短处和劣势。
正如胡锡进所言,“承受力是一个社会必须有的,它是让各种异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自然力量,是保持国家正常前进的润滑剂。一定要给承受力的成长、扩大留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