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止咳药”真有那么神?其实很多家长在花冤枉钱...
要说让众多家长们头疼的一大小儿常见病,
非“它”莫属---
“咳嗽”
小孩子好像有个“风吹草动”的,就爱“咳嗽”。而一听到孩子咳嗽,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该吃什么药?”。但事实上......在止咳这件事上,很多家长都花了“冤枉钱”!
并非每种咳嗽,都需要吃药!
所以,有些钱,其实根本不用花。
症状是疾病的表现,同样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可以将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如黏痰、细菌、纤维)排出体外,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举个例子,痰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而有痰的咳嗽对炎性分泌物及异物的排出有积极作用,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则不利于炎症的消除。
一般情况下,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便可自然缓解,不必用药。但一些严重的咳嗽症状(如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这时应该适当地进行镇咳治疗。对于痰多的患者,止咳应先止痰,无痰才是关键。
乱用止咳药,你很可能花了冤枉钱,
还“害”了宝宝!
谈到止咳,很多家长会想到一种中药“甘草”,这也是很多中国人从小吃到大的止咳药。所以,面对如今网络上各个国家五花八门的网红止咳药,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了:明明国内就有这么有效的止咳药,为什么要还舍近求远呢?
甘草之所以会有这么好的止咳效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含有微量吗啡。
一般的甘草片所含成分主要包括:甘草流浸膏粉、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其中起到主要止咳作用的,是其中的“阿片粉”,它的作用机制为中枢镇咳,而附加成分樟脑则有局部麻醉、祛痰的作用。八角茴香油具有挥发性,进入呼吸道后能刺激腺体分泌,稀释痰液,使之容易咳出。
问题的关键,就是其中的“阿片”,是吗啡类似药物,具有“成瘾性”,持续大量服用可能导致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打哈欠、出冷汗、流鼻涕等戒断反应。虽然成人按照医嘱正确短期使用不容易成瘾,但如果给“儿童”服用,就很容易发生成瘾现象。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咳到肺都要被咳出来了的情况之外,由医师决定是否给予,否则绝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擅自使用。
除此之外,之前关于止咳糖浆话题不断的成分“可待因”,又称甲基吗啡,同属于阿片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强力镇咳作用,可谓镇咳界的“杠把子”。但后来国家药监局规定含可待因药品新版说明书必须标注“长期使用可引起依赖性”“超大剂量可导致死亡”,之前多例儿童长期服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物造成成瘾的可怕后果,仍然历历在目。
所以,无论是甘草片还是可待因,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镇”咳的作用,但并不对咳嗽这种症状的根本原因,起到“治疗”效果。打个比方,这就好比退烧药一样,不管引起你发烧的原因是什么,先帮你把温度降下来。但是,如果不解决根本的“病因”,等到退烧药的作用时间一过,温度还是会升高。
买止咳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要说到代购界热销的网红止咳药,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德国的“小绿叶”这个产品。
其实,小绿叶中的有效止咳成分,在澳洲真的可谓“应用广泛”,看看下面澳洲各大药房都有售的常见儿童止咳药,主要的一个有效成分都一样,它是一种“洋草药”----(Ivy Leaf)“常春藤叶”。
那么,常春藤叶止咳的原理是什么?
是不是真有传说中“那么神”?
常春藤可能会刺激粘液腺,所以具有“祛痰”功效,这可能会改善呼吸困难患者的肺功能。而很多儿科医生对这款产品的评价,也是“去痰剂”。引起咳嗽的“病根”其实就是呼吸道分泌的“痰”,现在痰没有了,咳嗽自然就好了。
这种说法有没有临床数据做支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这是一项针对1350名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在预定的4周观察期内,患者每天服用常春藤叶提取物(585-780毫克)。通过基线检查和治疗结束之间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以下百分比的患者症状改善或在治疗结束时治愈:咳嗽92.2%;咳痰94.2%;呼吸困难83.1%;呼吸疼痛86.9%。儿童和成人均表现出的优异耐受性。结论:常春藤叶提取物制剂可以作为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治疗选择。
所以说,常春藤叶提取物可以祛痰止咳,缓解支气管炎症的各种相关症状,是有据可循的。
如果你认为常春藤临床证实的药用价值仅仅在于祛痰,你还是小看了它。还有其他相关临床科研文献记载了,常春藤叶提取物中的“皂苷”hederagenin,具有极佳的“解呼吸道痉挛”作用。也就是说,它具有“镇咳”作用,对于“干咳”,甚至“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也有积极意义。但是,与使用甘草和可待因这种作用在“中枢神经”的阿片类药物不同的是,这种镇咳并不作用在我们的中枢神经上,而是直接作用在呼吸道,这样完全避免了成瘾的可能性。
在这里简单做个总结:
常春藤提取物止咳机理:
可以“祛痰”,以及改善支气管炎症状;
减少呼吸疼痛;
提取物中的皂苷可以有效解痉挛,起到镇咳作用,对干咳及哮喘都有帮助;
安全系数极高,一般婴幼儿就可以服用;
不作用在中枢神经,无任何成瘾风险。
所以,我认为常春藤叶这个“洋草药”相较于一般的止咳药,从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涵盖症状的广泛性,还是值得推荐的,可以说:“红”有红的道理。
好了,说了半天,其实,大多数家长面对的宝宝“咳嗽”,都是与“感冒发烧”脱不了干系。一病之后,咳嗽长期不止,估计是困扰很多宝妈的问题。咳嗽程度有轻有重,症状也不尽相同,这个时候......
如何给宝宝选择最适合的“止咳产品”?
感冒后,为什么会咳嗽?
绝大多数感冒是因为“病毒”引起的,而病毒,和“咳嗽”却无直接关系。也就是说,病毒并不会引发咳嗽。但是,在感冒后期,因为长期服药等造成的抵抗力下降,病菌一旦入侵就很容易引发呼吸道炎症,也就是说,感冒后期的咳嗽,主要是“炎症”引起的。
单纯的止咳药,一般仅仅针对“咳嗽”的症状,但并不具备任何“消炎”的效果。如果说,宝宝抵抗力差,炎症一直不能痊愈,那么即便服用了有效的止咳产品,可能还是不能根除症状。
所以,止咳+抗炎,其实是对抗感冒后期持久不愈的咳嗽症状的关键所在。
说到炎症,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但是,关于乱用抗生素的副作用这里就不重复啰嗦了,相信大家已有共识。
下面,我们随机选取澳洲市面上最常见的三款止咳产品,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分,并且看看什么时候使用才是最适合的?
Prospan小绿叶止咳糖浆
小绿叶止咳糖浆唯一的一个有效成分,就是常春藤提取物43.75mg/ml。但产品上也有特别提醒:“含有山梨糖醇(285mg/ml)和山梨酸钾。含有山梨糖醇的产品可能具有通便作用或引起腹泻。”
山梨糖醇的用途可以是营养性甜味剂、湿润剂、螯合剂和稳定剂。在食品生产当中应用广泛;而山梨酸钾是常见的防腐剂。
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喝了小绿叶有轻微的腹泻症状,其实就是因为其中所含的山梨糖醇导致的,家长们可以依据症状严重与否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或者遵照医嘱。
总之,小绿叶是一款单纯的“止咳药”,有效成分常春藤,对化痰,镇咳,干咳都可能有帮助,但不含消炎成分。配方安全性指数高,包装明确标注“0-2”岁用量,所以是一款新生儿就可以服用的止咳药。
Sambucol黑接骨木止咳糖浆
产品含有两种止咳成分:常春藤叶提取物,和黑接骨木提取物。看过我之前文章的人也应该了解:小黑果的牛X之处,在于黑接骨木这种成分可以抑制“感冒病毒”的“繁殖”,所以,在控制感冒时长和严重程度上很有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咳嗽的发生或者缓解咳嗽的严重度。但黑接骨木这种成分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消炎效果,换句话说,它可以对抗病毒,减少炎症发生,但炎症一旦形成,还是靠常春藤叶这种止咳成分发挥止咳作用。
所以,这款咳嗽糖浆,最适合的是感冒初期伴随咳嗽症状的孩子!一方面抑制感冒病毒,提高抵抗力,一方面止咳。包装说明:2岁以上儿童可以服用。
Thompson's麦卢卡蜂蜜止咳糖浆
这款产品有两种有效成分:麦卢卡蜂蜜 UMF5+ ;常春藤提取物。
说到Thompson’s的产品,我之前介绍过不少。不得不提他家对各种天然草药在产品中的使用为主要品牌特色。那么,这款产品之中麦卢卡 蜂蜜的添加对止咳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稍微做了下研究发现,在引发呼吸道炎症的细菌中,有一种常见的细菌名叫“铜绿假单胞菌”,与慢性呼吸道感染有很大关系,也是肺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都知道,麦卢卡蜂蜜具有特殊的杀菌抑菌作用,而“炎症”的发生就是病菌的感染导致的。当然,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菌种类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炎症,当我为大家查询相关的科研临床数据时发现,现今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麦卢卡蜂蜜,恰恰对引发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
也就是说,麦卢卡蜂蜜虽然本身不应该归属于止咳类而是“抗炎”类产品,但对于呼吸道“炎症”这个咳嗽的“病根”,可能具有治疗效果,所以搭配常春藤叶,一个控制咳嗽症状,一个治疗引发咳嗽的病因,“抗炎+止咳”相辅相成。特别适合炎症引发的咳嗽,尤其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或者伴随咳嗽的慢性呼吸炎症。产品包装上标注:2岁以上儿童可以服用。
最后,让咱们把这三款产品做个总结,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咳嗽的原因不同,症状不同,严重程度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止咳产品。
孩子“感冒初期”如果有咳嗽症状,可以服用黑接骨木儿童咳嗽糖浆,一方面抑制感冒病毒繁殖,提高抵抗力,预防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和恶化;
如果是感冒痊愈后有长期的咳嗽但是并不严重,可以考虑配方简单的小绿叶儿童咳嗽糖浆,单纯祛痰镇咳;也可以直接使用有消炎功效的Thompson's儿童止咳糖浆;
如果在感冒后咳嗽久治不愈,或者平时就有慢性支气管炎症,建议家长们从“消炎”及“止咳”两方面入手治疗,这时候可以考虑含有麦卢卡蜂蜜成分的Thompson's儿童咳嗽糖浆。
表格看起来可能更直观:
↓↓↓
总之,现在流行海淘各种网红药,我觉得消费者购买这类药品时最大的“难题”是,并不了解这些药品当中真正有效的成分是什么,而一味听信商家或代购的宣传。本着对自己和孩子负责的态度,我认为大家应该在购买前多做做功课,让商家拍下成分表给你,再上网做个研究,也都不是太难的事。否则不但花了冤枉钱,还很可能因为“选错药”适得其反!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一旦药品服用后收效甚微,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症的可能,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