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刷屏了,这个奇迹背后的男人了解下!(组图)
港珠澳大桥在本月23日举行开通仪式。10月24日9时,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迎来了正式通车运营这一历史时刻。
这座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形成了一个“1小时都市圈”,将香港、珠海以及澳门三地连接在了一起。
图源:China Daily
以前,从香港到珠海出行需要3到4个小时,港珠澳大桥将这段时间缩短到了30分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桥梁大国,外国有一个专门科普桥梁的网站,上面罗列了全世界最高的500座桥,这份长长的单子放眼望去,百分之八十的桥梁都位于中国!
图源:Bridge Tour
可以说,中国的桥梁史就是一部民族光荣史。
即使有诸多辉煌历史在前,港珠澳大桥却再一次创造了历史,它是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
因为没有前人开路,无迹可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经历很多艰难险阻。
最开始开工的时候,摆在总工程师林鸣和团队面前的几乎就是一张白纸。
图源:新华社
对于建筑团队来说,港珠澳大桥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便是其中长达6.7公里的深埋沉管。为了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林鸣和团队去美国、日本、欧洲考察了十余次,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放眼海内外,基本没有公司或团队可以担此重任。
当时世界上只有两条超过3公里的隧道,其中有一条就位于韩国釜山。
林鸣带着团队来到釜山,向对方询问能不能前往隧道去看一看他们的装备,但却被对方一口回绝了。找不到突破口,考察团只能远远地拍几张照片。
图源:新华社
供他们参考的只有一本薄薄的《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书中可以用来参照的内容少之又少。
在《朗读者》节目中,总工程师林鸣回忆起当时与外资公司谈合作时一个细节。
在项目初期,他带着团队与荷兰一家公司商谈沉管安装技术合作时,这家公司竟然开出了1.5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
1.5亿欧元相当于15亿人民币,这远远超出了中方的预期。
图源:新华社
当林鸣向对方询问三亿元人民币能做出什么时,这家公司的高管说“只能给你们唱首祈祷歌。”
这本应是一场平等的商业谈判,但是外资公司的傲慢态度和嘲讽般的回应却像一记巴掌,重重地抽在林鸣的脸上。
林鸣出生于1957年,是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一生曾获奖无数。
图源:China Daily
这十年来,他每天都在项目一线和自己的工友们一起施工。建筑工作不光要忍受风吹日晒,更要日复一日地和各种工程机械打交道。
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板凳,如果太累了就坐下来歇一歇。
安装沉管的过程中,林鸣曾经顶着压力连着96个小时都没有休息。
还有一次,他因为劳累过度鼻腔大出血,四天内实施了两次全麻手术。
手术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工程的进展,之后还不等身体恢复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图源:China Daily
当被问起港珠海澳大桥建设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时,林鸣说“哪有什么最难的,每一天都很难。”
图源:美国华裔教授网络
8年间,林鸣和他的团队经受了无数没有先例的考验,交出了出乎国内外专家预料的答卷:
——采用世界首创的“快速成岛法”,将直径为22米,截面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的巨型钢圆筒直接插入并固定在海床上,再填砂形成人工岛。仅仅7个月,伶仃洋上多了两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
——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合地基”方案。沉管隧道地基的沉降都控制在5公分以内,为全球最好水平。
——自主研发出成套沉管隧道浮运和安装技术。对隧道基槽开挖提出了0米-0.5米的误差控制范围,堪称‘海底绣花’。探索建立世界上首个回淤预警预测系统,用多种手段进行基槽回淤情况监测,为沉管隧道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林鸣曾经说过:“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建设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我建筑生涯的尖端梦想。我想,如果每个行业都能做一两个世界尖端梦,那么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在林鸣的背后,还有无数名为了这座大桥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他们不分昼夜的奋斗,最终成就了这座被誉为“现代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大桥。
他们的努力,不也正是中国梦的注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