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胖子来澳的这17年
放家人的照片做封面,是因为他们是我最爱的三个人,而宝宝是我的生命。
2000年11月的时候,是我初到马来西亚留学的日子,17年过去一直想提笔写下自己看过的经历的,才发现打开思绪的那一刻竟然这样五味杂陈。
背上沉甸甸的麻将凉席,带上迷你吊扇,不敢回头挥挥手以示再见。踏过安检的一瞬间1米8大个的男孩哭了,不知身后的父母是什么表情,直到今天我也没敢问过他们当时的情景。我们都是在选择,也是在赌博,不知未来的路是福是祸,但我相信这是改变与自我提升的必经之路。
炎热,失落,脏乱差真心是我对马来西亚的第一印象,更何况目的地在一个距离吉隆坡45公里开外的海港小镇KLANG(巴生)。打破一切美好的幻想,如果顺利我要在这里生活学习两年,私立大学竟然在一座商场的顶层,60%是华人,但据说教育质量还说得过去。
出门在外必靠朋友,还好我交友能力略强,很快结识了一大帮本地及海外的学生伙伴,让自己的生活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充实才会让寂寞无机可乘,因为寂寞可以摧毁一切!挂过科,感情上的插曲一度想过放弃,而家人的包容和支持反而让我成为了第一批成功跳到澳大利亚的学生,还有幸返回大马给学弟学妹们打气鼓励。
澳洲的日子更上一个台阶,最少空气和环境没的说,因为计算机专业是和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办,所以落脚地在一个澳洲非著名城市阿德莱德,代表特产是Penfold(奔富)红酒。2003年8月这一刻起,我认为留学生活才真正开始。
一落地,就住进了安排好的学生公寓,很快和物业管理人员老Bob熟络起来,帮他打扫楼层,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回收空瓶子,每个0.1澳元,竟能支撑大半的房租。老Bob腿脚不便,索性把Master Key交由我管理,因为周末半夜经常有晚归的学生忘带钥匙,起夜开门自然是我的任务。也正是因为获得老人的信任,后来哈尔滨教委组织的老师培训事宜也是由我协调住宿,留了个心眼,把同龄年轻女老师都安排在和我同层,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认识了我今天的爱人Sarah。主动邀约,献殷勤获得芳心,她们10周短暂的培训结束时也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哈尔滨,美丽的开始后面才有自己的小家。
学生公寓的日子让我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这里的本地孩子都是需要自己努力赚取学费,很少得到家长的支持。而国内的留学生都是怀揣大笔资金过着富裕的生活,已和早年公派出国深造的前辈们辛苦打拼完全两个概念,这既是进步但也缺失了上进的动力。
当年的学费还只是1500澳币一门课,大学没有补考机制。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但我知道绝对不能挂科,因为学费要重交,对应的生活成本和时间成本一样是更多浪费。还算顺利在一科未挂的情况下毕业,也自然拿到PR身份,那时计算机还算热门专业,只要全职学习两年,雅思拿到4个6即可直接移民,和现在移民比门坎不高,所以任何事情赶早不赶晚,政策年年变,成本年年高呀。
学生年代和毕业初期也是寻找方向的时候,整理了一下自己期间打工经历也着实惊讶到自己。为了挣双倍工资半夜去海鲜工厂包装龙虾出口;为了能全天工作在盒饭厂当流水线工人;为了和专业有点关系到澳洲最大的计算机硬件公司当技术销售;为了体验自己当老板承包清洁合同晚上加班打扫办公室;为了了解进出口生意到老移民开的家具店做送货安装工;为了预习餐饮行业到寿司店后厨当小工,丰富的打工经验为后期尽快走进社会做了很好的铺垫。
其中记忆最深的就是刚拿身份干清洁那个时期,第一次独立清洁三个办公室,干完第一个已经是晚上11点半了,到了第二个地方是一所公立幼儿园,推门进去满地都是做手工留下的亮片小星星,当时绝望之心只能求助爱人帮我,而她也是刚刚工作整天非常疲惫。当晚回家已是半夜两点,但心酸中又体会着爱人的幸福,这一幕我记忆深刻,感谢爱人辛苦陪伴一起努力走过的这些年。
受母亲经商的影响,一直有自己创业的想法,偶然的机遇和朋友在唐人街开了第一间火锅店。那时阿德莱德地道的川菜不多,可以说是没有,抓住市场空白在临街二楼干起了餐饮,这样的行为在当时很具风险。也许是年轻人的那股冲劲,生意异常火爆,不满4个月即收回了投资成本,买房又购车。年轻人内心极度膨胀,生意好竟给客人限时吃饭,并毫无服务质量可言。因为相对垄断,生意好了一段时间,可好景不长,市场永远存在竞争,别人眼红受过背地暗算,人员跳槽等问题接踵而至。西方人饮食认准口味多年回头客,而华人喜欢尝鲜哪里新开去哪里。生意急转直下,推新菜,换菜系,开分店依然没有抵挡住市场的残酷,辉煌与失败就在转瞬间,但依然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血的代价让自己成长。
干餐饮的那些年,着实辛苦,每天早上9点出门,半夜2点回家。为了节省澳洲高昂的人工费用,不像中国是做老板,而在澳洲可是老板在做。收钱,洗碗,炒菜,送货,维修什么都亲力亲为,油滋滋的T恤黒胶鞋是常年的打扮,刀伤滚油烫伤更是家常便饭。很多人都觉得餐饮是个好行业,来钱快还都是现金,可是真正做过的人没有人愿意再回头,这就像围城一样,没做过的想干,干过的不会再来。如果说这段经历对自己的最大收获就是接触过各类形形色色的人群,对后面的地产销售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积累。
浮躁,狂妄只因为年少。宝宝的出生对生活是一个质的改变,和大多留学生新移民一样,双方父母轮流来澳洲照顾生活,这里要认真感谢两家老人对我这个小家庭的照顾和支持,更多的也要谢谢在创业时失败的包容。想改变的时候那就改变的彻底,从上学就在海外,反而没有感受过国内工作生活的环境,也想知道自己在国内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几斤几两。回国后的第一周就找到了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销售工作,起薪并不高但是有大量的出差机会,后来统计才知道我一年竟然飞了220次,还不包含高铁的次数,这正是我需要的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各个城市的差别和复杂人际关系之间的不同。
国内的几年工作成绩大小不一,值得一提有协助德国大型工业环保设备与长城汽车集团的首次合作,完成德国政府低息贷款对西安大型医院3000万欧元的资金扶持项目。从技术人员到集团老总,从政府文员到厅级领导都是我要面对的客户群体,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锻炼后才达到自己真正的回国目标,家人戏称这就是“回回炉”。
选择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人生,孩子该上小学了,国内的繁华和稳定的收入让我左右为难,纠结再次要从零开始吗?生活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澳洲出生的宝宝自然该回到他的祖国,再次背好行囊整装出发。西安悉尼有直航,悉尼也有陕西同乡会,今天回忆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我和爱人提前一个月打前战,第一次把宝宝留在国内,机场难以割舍的场景今天我还是不愿回忆,抱着我的腿哭着要一起飞,以至于在飞机上我含泪写下至孩子的第一封信。写到这里,我突然体会到父母当初送我出国背后的不舍,绝对可以配得上“伟大”二字。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因为我想孩子,所以我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从阿德莱德搬家,定学校,租房子,找到工作,考取房产销售执照等一系列工作,效率之高,原动力只因为思念!
至儿子的第一封信:
《一次“错误”的选择》
儿子,我把你一个人留在奶奶爷爷身边,本以为我可以轻松面对澳洲的新生活,我怕开始的奔波照顾不好你,所以选择你留守。虽然给自己的期限是一个月,但是似乎这一个月在我起飞的时候是一种煎熬的开始,对你对我都很残忍。
机场,我第一个开始哭的,你看着我傻傻的笑,之后你没有表情,当我们真的要进关的时候,你实在控制不住了,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只是拉着妈妈的衣角默默流泪,没有嗷嗷大哭,真的很懂事,你越懂事,我越觉得自己做错了决定。
每每离别都是每个人反省的最好时候,我做错了什么,我遗憾了什么,我本应该如何,这些似乎都是离别后的主题。这十二个小时的航行,我将在不断的想念和思考中度过,现在我终于深深切切的感受到当年她选择我出国的决心,这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最少我不能,但我要谢谢她。
三年的“回炉”我做的并不好,从飘着到落地,从落地又准备再次腾飞。我丰富了,我反省了,我又回头看看我的路,走错了很多,弯弯曲曲的,原来家人说的都是对的。我有一天会和家人一样“絮絮叨叨”,你要听我说,你要耐心听我说。因为等你长大一天我也许会比我的爸爸妈妈更唠叨,但那些都是真的。我希望我能做到学会用你的方式和你沟通,但是很难,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包容我。
一鹏哥说9年的时间在澳洲一直很努力,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中,很成功。而我第一次认识一鹏哥的时候,我们却是在谈他觉得愧对孩子的生活,亏欠孩子更多的陪伴时间,那时我很感动,但我并没有理解。现在飞机上才明白我欠的更多,我很想你,希望飞机返航放弃身份而却争取那更多一点你在我身边的时间,别的什么都不值得。
爸爸的眼睛很酸涩,因为我真的很想你很想你,以后再难我们都一起面对,苦点不算什么。我也要谢谢你,因为我也不能离开我的父母!
在国内积累的人脉关系不想浪费,如何发挥两国各自的优势,保持紧密度,自然要选择一个和国内交流比较频繁的城市。悉尼首选,再者所有的资源也相对集中,教育资源,经济实力,文化交流,南半球的纽约也因此而得名。那么什么行业适合自己呢?地产投资是个可以快速了解一个城市的工作,我们需要研究的不仅仅是房屋本身,更要关心各行各业的资讯,移民,留学,医疗,教育,文化堪称全才,不仅对自己的投资之路有直接帮助,更迎合了国内大量想海外保值性投资人群的需求。
心态是决定一切成败的根源。国内再风光的工作,到了澳洲也需要从基础做起,这是很多新移民的顾虑,放不下架子,碍于面子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当你决定做一个行业的时候,你就要努力做好,我从一名基础的销售人员到现在的高级投资主管,有自己的团队也仅仅用了1年半的时间,成绩还算不错,平台的选择更为重要。当个人的能力尚未丰满时,需要借助好的平台来快速提升自己的进步速度,这点希望所有的年轻人可以借鉴。
刚进公司第一个月即拿了最佳新人,今年6月也完成了最佳销售团队的集体奖项,每天我都会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积极地展示给朋友,就是希望他们看到选择的投资顾问正在努力的做好这份工作,让你们的投资选择得以安心。
很多朋友问过出国留学的人和国内的学生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各有千秋。国内的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可能更加精钻,而海外的留学生情商更高,遇见困难应对能力更加全面。出国会有什么变化吗?肯定的,人的心态变了。在澳洲,你不需要把赚钱放到生活的第一位,这里国家给予了基本保障,学习和医疗都由政府买单,你不需要天天撅着屁股挣钱给自己赚取安全感。在澳洲,你可以周末把时间还给家庭和孩子,不需要面对那些无谓的应酬和接待。在澳洲,生活简单了,时间慢了,压力小了,你的思绪也就清了。
下一个17年即将来到,我还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我相信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