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敲我两次门 让我经历真实的遣返故事”(图)
刚来加拿大时不久,生活还不是很安定,加之为了方便儿子上学,在儿子学校附近找了一座公寓大楼租住。
大楼里新移民不少,每个月都有搬出去,每个月又有搬进来,进进出出挺热闹。一来二去,都混了个脸熟。
其他人,在电梯里碰到了,不过是微微点个头致意,而一位来自哥伦比亚的妈妈,特别热情,拉住你,总喜欢多说几句,问长问短,看得出来,她很喜欢加拿大这个国家,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住下来后,隔壁家庭总是传来欢声笑语。有爸爸,有妈妈,有姐姐和弟弟,好幸福的一家。出门一看,正巧那一家门也开了,呀,这不正是来自哥伦比亚的妈妈吗?
妈妈英语挺好,一问才知道,在国内时是做英语老师的。她们家来加拿大六年了,来的时候儿子才三岁,现在已读三年级。大女儿在读七年级,和我儿子同一所学校,真是亲上加亲。
她家小儿子活泼可爱,很讨人喜欢,女儿乖巧懂事,背个小书包放学,在电梯里遇到了,总会彬彬有礼给我打招呼问好,反观我的儿子,和多数华人家的孩子一样,见到人,总是装作不认识的样子,没有基本礼仪,每每对比,我不觉唉声叹气。
两个孩子无忧无虑,看上去就像是在加拿大土生土长的一样。
她老公是个胖子,略为腼腆,人很和善。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长得有点像比尔盖茨。是个工程师,经常埋头在电脑桌前的纸卷里。听妈妈说,他老公还曾在阿尔伯塔工作。
这么一听一看,总觉得她们家虽然也是新移民,但已经很好融入加拿大,过着很幸福的中产生活了。每个月,都有人搬出去,好些家庭是买房了。我想,也许,他们就是下一个家庭,他们在加拿大的日子,不就缺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了么?
那是个夏天,有一天,妈妈敲门,寒暄两句,向我兜售房彩,是她女儿的“作业”,女儿推销不出去,妈妈来帮忙。“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已经比较熟,二话没说,就买了5张。她非常激动,眼内居然闪动泪花。给了我一个拥抱后,我关上门,以为她也回家了,却听到,她在继续一家家敲门......
顿时,我有些狐疑。
再过了几天,到了周五,门又响了。还是这位妈妈。这次她不是神采奕奕,看上去十分憔悴。我很吃惊。她告诉我,她们家接到了遣返令,移民局限定她们全家下周四离开加拿大!
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直以来,我以为她们家和我们一样,是个移民家庭,不想却是难民。
原来加拿大的难民,是这个样子的。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加拿大难民,不知道她们真实身份前,居然看不出和我们移民有什么两样。真正的差别,可能就那么一张纸而已。
而她们家没有等到那张翘首以盼的纸,而是另外一张纸。本来给了两个星期,她们非常upset,甚至有些愤怒,但突然改了,只给了一个星期,她们连最后的脾气都没有了,消磨殆尽,只剩下哀伤。
可能连哀伤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要尽快处理辞职、退学、退房、处理物品、买回国机票等事宜。
果然,我突然意识到,这几天都没有听到隔壁有什么动静,两个孩子也黯淡无光。
妈妈再次敲门的目的,不是和我寒暄,而是希望处理掉家里的移动式空调。老实说,那个夏天最热的时间过了,我一时也比较拮据,是不想买空调的。可是看着妈妈那哀伤而迫切的眼神,我实在鼓不起勇气拒绝。
屋子里很乱,她老公急急忙忙翻箱倒柜找空调的收据,说去年买的,花了450元买的。哇,450元,要是我,绝不愿意花这么多钱买这样一个空调的。
多少钱呢?又不好明说,她们希望190元,我犹豫了片刻,她又似乎心痛地说,最便宜也要150元。对她们来说,时间已经来不及处理了,能卖多少是多少。于是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买下来!我回屋去,准备了190元,当把这190元交到妈妈手上时,她眼圈红了。懂事的女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转身出门我几欲泪下!
接下来几天,隔壁家没什么太大的动静。有一天回来,已经人去房空。这样的离别,也挺好,否则我想象不出,目送她们家离去,是什么难堪又难受的场景。
那个空调并不好用,放在室内,要通一个管子到窗外,噪音很大。我只用了几天,就没再用。后来买了房,空调就一直放车库里,至今也没再卖,就一直放在那里。每每看到这个空调,就想起了那一家人。
加拿大是个友善、宽容、喜欢劫难移民的国度,但当难民被拒、一家遣返,又是多么残酷。没有亲身经历,只是看报纸上的一则新闻,不过唏嘘一下而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