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地区,到底有多苦?狗都要疯,人躺在那里都是奉献!(组图)
六月,毕业季,当全国大多数大学生都忙着照稀奇古怪毕业照、找暗恋的女神表白、喝酒、找工作时,很多军校的毕业生却忙着打点行囊,准备兑现自己“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艰苦地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承诺。
对于这种口号,可能很多人已经审美疲劳,也有很多人认为太空。但是,只有在艰苦地区驻扎着的官兵们才知道,“艰苦地区”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也只有他们才知道,艰苦地区到底有多苦。这种苦,是整日刷手机、看抖音、打游戏、叫外卖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艰苦地区”其实是一个泛指概念,一般指的是国内高山、高原、海岛、沙漠等条件恶劣地区。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按艰苦程度的从低到高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类,共984个县、市、区。《关于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边远三类地区和一、二类岛屿范围的规定》中,也将岛屿艰苦程度分为一、二类岛屿。
大金山岛守岛官兵
无数的中国军人驻扎在这上千个艰苦地区,行走于万丈之渊,巡逻于雪线之上,跋涉于沙漠戈壁,矗立于酷暑之地,他们是祖国敏锐的眼睛,是祖国最敏感的神经元。他们是生命禁区中最伟大的生命!
军武菌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些“艰苦地区”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 东 -
雪山之巅的守卫者
东极哨所,在黑瞎子岛上,是祖国陆地最东端的连队,官兵官兵每天迎着初升的太阳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踏着第一缕阳光巡守着祖国的边境线。
中国收回黑瞎子岛后,边防官兵立即进驻,但岛上天寒地冻荒无人烟,一切要从零开始。官兵们除了日常巡逻,还要自己动手盖营房和修路,每天睡觉不超过3个小时,终于建好了营房,搭起了哨塔。
登岛后的前两年,岛上没电没路
一直到2009年才通电
这里处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界处,冬天,大雪覆盖后的漫长霜冻期,最低气温零下四十六度。战士们在外面站不了多久就快冻僵,部分执勤巡逻路线积雪达一米多深,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官兵有时两三个月无法下岛,只能吃咸菜和罐头。
黑瞎子岛冬季巡逻
到了夏天,荒原里蚊子肆虐,官兵身上被叮咬得红肿溃烂,夜间就连军犬也被叮咬得整夜嚎叫。2009年黑龙江洪水,全岛被洪水淹没,营区进水深达1.5米。但即便是在这种艰苦的地区,官兵们也常常是爬冰卧雪潜伏巡逻,毫无怨言。
- 西 -
在中国西部边陲,造山运动造就了青藏高原,也造就了一道永远最艰苦的边防线。这里艰苦的哨所不计其数,近年来最出名的,莫过于中国藏南边境线上凸出到印度次大陆的詹娘舍哨所了。
|
詹娘舍哨所巡逻线
兀立绝壁之巅
詹娘舍是从藏语音译而来,即“雪山孤岛”的意思,海拔4620米,因独兀山尖、云遮雾绕,又被称为云中哨所。
云中哨所
詹娘舍哨所地理环境非常恶劣,哨所建在山巅的山脊线上,由钢筋水泥撑起。
哨所四周全是85度坡度的悬崖峭壁
由于哨所面积狭小,执勤战士只能在外面站岗,这里气候恶劣,6级以上的大风一刮就是300天,为了避免被吹下山崖,为保安全,战士们不得不把自己用背包绳系在钢管栅栏上。
而哨所的巡逻路更是艰苦,只能在山石的夹缝中摸爬前行,行走的山脊线两侧就是陡峭的悬崖,在山的背阴面,积雪没有融化,有时一条腿踩下去半条腿都陷到雪里,如果不小心滑倒,就很可能摔下山坡掉进山谷。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一代代詹娘舍哨所官兵爬冰卧雪,不断挑战着生命的高度,像一颗钉子紧紧地钉在中国藏之南,俯瞰印度平原,成为捍卫中国利益的最前沿。
- 北 -
在每年春晚的零点钟声敲响时,都有来自祖国最北哨所的战士向全国人民拜年的镜头,这里就是北极哨。
北极哨兵拜年
北极哨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村,地处极寒地带。这里平均气温在零下5.5度,最低气温零下52.3度,日温差在15至20度之间,霜冻期长达8个月,条件异常艰苦,士兵们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手上的皮被寒冷的步枪撕下来的情况。
冰雪与冰河相伴
前来旅游的游人,经常可以看到站岗战士军帽上密布冰霜,冰粒一粒一粒粘嵌在眉毛和睫毛上,却毅然挺拔如松。无他,因为他们是长津湖那支冰天雪地中穿单衣冲锋的军队的后代。
- 南 -
接近赤道的南沙岛礁是另一个极端——酷热难当,这里是高温、高湿,高盐的“三高”代表地区。80%的守礁官兵患有风湿病、胃炎、脱发等守礁职业病。
气候湿热,能穿多少穿多少
自从中国80年代实现对南海岛礁的实际控制后,由于条件有限,只能靠钢钎为依托,竹竿作柱、篾席为墙,沥青封顶建造简易竹棚高脚屋,面积只有10平方米,空间十分狭小,加之海上补给困难,官兵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第一代高脚屋,就是个草棚子
但这种高脚屋根本无法承受海风和海浪的打击,于是中国运来了定制好的第二代高脚屋,由铁皮等金属搭建。
人背肩扛建设高脚屋
二代高脚屋虽然使守礁官兵的生活空间扩大至30余平方米,可是一旦遇上酷暑季节,铁皮屋内酷热难耐,白天就和蒸桑拿一样,条件仍很恶劣。
守礁官兵在训练
后来的“礁堡”已经是混凝土结构,虽然条件已大大改善,也有了卫星通信、数字电视、室内空调、文体活动室等现代化设施,但面积狭小的问题依然突出,官兵们连个活动的地方都没有。
礁堡,图片来自南海研究论坛
在条件艰苦年代里,这里时刻处于战火的最前沿,外国军机经常贴着高脚屋的房顶飞,高度只有50米;水面有敌军舰、武装渔船和渔业船只时常对我礁盘附近抵近侦察,有时距离只有1海里,一炮打来就可以把高脚屋端掉,还有水下有敌蛙人不间断地渗透袭扰,守岛官兵压力非常大。
守礁官兵海上巡逻
和条件艰苦相比,最难熬的是无敌的寂寞,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早年连电视信号都没有,日复一日地看着单调的海天一色,很多官兵承受了难以名言的心理煎熬。别说人,就连官兵们为了解闷带上岛礁的狗,两个月后也因寂寞而疯掉了。
常人难以忍受的枯燥单调高脚屋生活
- 险 -
除了东西南北四个典型艰苦哨所,还有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地区,比如“风口哨所”,它位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相对的“喇叭口”上,每年刮8级以上大风的天气在200天以上,有时风力高达12级。
官兵有时巡逻都要用背包绳拴着,以防被风吹走
而现在的哨楼用的是特制的材料,四面都做了特殊加固,因为就在两年前,钢架哨楼曾经被大风吹走。而营房,则被官兵加厚到了一米,才能抵抗肆虐的寒风。
风再大,红旗也不能倒
还有“蚊虫”哨所,位于新疆吐鲁番北湾边防连,这里是世界四大蚊虫密集地之一,当地流传着“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北湾的虫子一把抓”、“三个蚊子一盘菜,十个蚊子咬死牛”的顺口溜。虽然地表温度30多度,但巡逻官兵却个个脸上罩上纱网,手上戴上了防蚊棉手套。
当地恐怖的蚊虫密度
自建连以来,这里先后有7条狗被蚊子叮死。就连连队猪圈都要盖上蚊帐——防止猪的眼睛、鼻子被蚊叮奇痒难忍而“发疯”。由于蚊子肆虐,原住民纷纷迁走,只有边防军人一代代一直坚守在这里。
巡逻也要全副武装
除了这些地方,更多的驻防部队处于“信息孤岛”,这里没有手机信号,这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边防武警战士,终于找到有信号的地方,打开手机
得到的却是部队改制要提前退役的消息
没有信号,也就没有抖音、没有美团、没有微信,没有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也许,相比生活条件的艰苦,心理的孤独才是最难熬的。
公众号“一号哨位”的一个故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正如一个网友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那些驻守在一个又一个艰苦地区的战士们,就是负重者之一。在这些“生命禁区”里,每一个英雄官兵每一个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都很平凡,却又伟大。
最后,军武菌想说:致敬!詹娘舍!
致敬!红其拉甫!
致敬!神仙湾!
致敬!查果拉!
致敬!拉则拉!
致敬!华阳礁!
致敬!北极哨!
致敬!驻扎在祖国984个艰苦地区的守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