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竟成伤人“刀”?这种“咬人”扫把已召回9000把,你家还在用吗?(组图)
扫把、拖把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清扫工具,可使用不小心,竟会变成伤人的利器!22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获悉,因使用扫把、拖把而导致的伤害事故频发,日前已紧急召回了9000多把,召回原因是扫把把手可能脱落、把杆锐边未包覆,存在划伤、刺伤的风险。记者走访岛城市场发现,这种“咬人”的扫把、拖把在市面上占比不小,在市民家中也十分常见。
事故频发,现场图片看着都疼
近日,市民陈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在家中打扫卫生,扫到一半时,手中扫把上的塑料把手突然脱落,边缘锋利的不锈钢杆瞬间划破了手指,鲜血直流。
“一个扫把,不易燃不带电,能有什么危险,真没想到这一划比刀子割得还深。”陈女士说,扫把是前两年从市场上买的,金属杆上套着个塑料把手,这次受伤就是因为塑料把手老化变形,扫地时用力过大,塑料头突然开裂,被金属杆锐边划伤了。
事实上,扫把拖把伤人事件频有发生。22日,记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了解到,根据产品伤害监测发现,涉及拖把及扫把的伤害事故近期高发,且事故后果较为严重。
该中心公布的伤害示例图片中可以看到,被扫把划破手掌、戳破大腿、割开皮肉的事故现场鲜血淋淋,触目惊心。伤者轻则缝合数针,重则缺肉断筋,看着都疼。
设计缺陷,已紧急召回9000把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由于不锈钢具有耐腐蚀好、强度高等特点,金属把杆的拖把及扫把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常见的金属把杆又分为全尺寸金属杆和组合式金属杆。
金属杆拖把及扫把的把手设计通常采用将塑料把手套在金属把杆上,仅靠塑料与金属件的摩擦力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并无其他固定措施。组合式金属杆的可拆卸零部件通常通过螺纹旋接或卡扣嵌套的方式进行连接。当消费者在组装组合式金属把杆的产品过程中,可能会被锋利的薄壁零部件划伤。
塑料把手通常采用注塑工艺,经注塑成型的塑料把手在高温下仍有一定的弹性变形余量。将注塑后的塑料把手套在壁厚为0.3mm左右的金属把杆上,当塑料把手温度下降至室温后,塑料把手冷缩在金属把杆上成为把手组件。
由于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工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厂家生产的塑料把手与金属把杆之间的连接力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结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塑料把手一旦脱落或破裂,由于运动惯性,金属把杆可能会刺伤人体。特别是使用拖把时,通常使用了更大的力量,造成的伤害往往也更严重。
鉴于伤人事故高发,安全隐患严重,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已经紧急召回了9000余把此类扫把。
市场探访,岛城市面比比皆是
22日下午,记者探访岛城多处农贸市场、生活用品店、五金店等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在售扫把、拖把是金属杆加塑料把手的配置。塑料把手基本都是直接套在钢管上,并没有任何固定措施。
在新贵都市场,记者接连走访了七八家日用品商店和杂货铺,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塑料头套金属杆的样式,单个扫把售价在5-8元不等,拖把售价在18-22左右,扫把簸箕一套清洗工具售价20元左右。
一位店铺经营者向记者介绍,“不锈钢杆的扫把结实耐用,不易折,基本上到店里的顾客都买这种。”记者拿起一把标价8元的扫把轻轻一拧,上面的塑料把手立刻松动了,再一使劲,塑料把手完全脱落下来,露出锋利的薄壁金属管件,拿起金属管在手臂上轻轻一划,手臂上立马留下一道白色的划痕,只要再一用力,就会渗出血来。
记者又询问经营者是否听说过国家召回有安全隐患的扫把拖把一事,老板表示“并没听说过”。经记者探查,目前,无论是农贸市场、小门店,还是大型超市,这种扫把、拖把几乎占据了同类商品的全部市场份额。“咬人”扫把大量充斥市场,不禁令人担忧。
预防措施,尽量避开设计缺陷
截至记者发稿时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尽量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拖把及扫把等清洁用品,查看产品信息是否齐全,包括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产品的名称、型号、安全警示标识及使用说明书等。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选购时应检查产品的设计安全性。可拆卸零部件的锐边应被完全包覆。薄壁管件的非功能性管口应采用工艺堵头填充。相互连接的零部件之间应无夹伤人体的不合理间隙。可相对运动零部件之间的运动应无卡涩现象。锁止机构的功能应可靠。金属把杆的强度应足够,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或弯曲给人体造成伤害。
使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尤其是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要认真检查把手及其他连接部件是否稳定、牢固、安全、可靠。使用时,应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清洁力度应均匀、适度,不要使用蛮力。
家长一定要看护好儿童,避免儿童拆卸或玩耍扫把、拖把等清洁用品,防止被薄壁金属管件划伤,避免受到伤害。受伤后可先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包扎伤口,然后尽快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如果您家中正在使用金属把杆的拖把及扫把,一定要检查把手是否容易松动或脱落,留意厂家的召回通知,联系厂家提供安全技术服务。若您使用的拖把及扫把存在安全风险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伤害事件,可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提供有关产品伤害信息或缺陷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