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品演员,22次登上春晚,因一句话险毁前程,今妻子仍是谜(组图)
明星生活在镜头下,既享受着众人羡慕的光环,同时又随时面临着公众的监督,明星和普通人不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公众放大,“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用在明星身上还是很适合的,所以明星在公众场合都是谨言慎行,稍不留神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使事业受到影响。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家喻户晓,可就是因为一句话,险些毁掉了自己的前程,他就是著名小品演员郭冬临。
提到郭冬临应该没有人不认识,作为一名90后,我们都是看着他的小品长大的,小时候几乎每年春晚都能看到郭冬临的身影,很多观众都亲切地称他为“郭子”,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
比如有一年和金玉婷、叮当合作的《我和爸爸换角色》,郭冬临饰演一名父亲,与儿子的饰演者叮当的表演,戳中了很多人的心,使很多父母都在欢笑眼泪中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和情绪有多重要。
还有一年与周涛合作的《新闻人物》,饰演一名跳水砸窗救人的热心路人,因为表达不清引发了一系列的误会,整个小品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巧妙,看完让人捧腹大笑。
郭冬临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十分具有意义,每次看完之后都能从中悟出道理,创造具有内涵的作品是一件很难得事。郭冬临的剧本优秀,表演优秀,才能一直被春晚邀请,前后登上舞台22次,成为春晚名副其实的钉子户。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郭冬临也栽过一次大跟头,在2017年的春晚上,郭冬临表演了小品《取钱》,在剧情中,有一个郭冬临报警的场景,就是因为一句台词,让郭冬临饱受诟病,这句台词大意就是“电话那头的骗子带有河南口音”,这句话明显带有地域歧视,为什么骗子的口音一定就是河南呢?
其实在网上,河南这个城市受到了很多偏见,人们总是拿这个出来调侃,但是却忽略了当地人民的感受,任谁也不想被别人说自己的家乡不好,坏的不是城市,是个别的坏人,而不应该以坏人的属性定论一个城市。也正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郭冬临一开口才险些酿成大祸,很多河南人不满郭冬临的表演,对他进行了诟病,还让他道歉,一时间把郭冬临推上了风口浪尖,险些毁掉了自己的前程。
后来沉寂了一年,郭冬临才再次出现在了春晚上,我想经过了那件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今后还是要谨言慎行,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很容易引导公众的舆论导向。但是郭冬临的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除此之外,在生活中一向低调的他,至今妻子仍是谜,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将来能看到他更多优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