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如何歪曲报道中国?你能从纽约客对留学生日报的报道找到答案(组图)
我说,我们的文章后台有时会有一些批评声,但我不会为此而生气,我觉得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媒体都会有类似的情况。有批评的声音,有时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说明表示着人们在关注你,很多批评的人他们都在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刚开始抵触,后来理解了我们,成为了我们的粉丝。
但在纽约客的文章里却写道,“尽管如此,你还是可以挣钱,这就像向他们收取智商税一样。”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很多正确的观念,都需要一定时间来接受。
后来,我们的采访结束了。
直到昨天,我看到了纽约客发表的这篇文章。
说实话,我感到很失望。
这次,我看到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大媒体,而是又一个想给中国断章取义抹黑的西方团体。
我在采访中说到的关于新媒体行业的干货、知识、经验、故事,全都没有提到,反而子虚乌有的编造一些谎言,然后把中国媒体扣上假新闻的帽子。
说到假新闻,我们在美国面前也只是个弟弟。
我在日报的一年里,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认真考证,日报最在意的事情就是真实。甚至我在入职的第一天,训练的就是如何考证reference的真伪
工作的时候,我们文章的每一个reference都要经过严格核对。有一篇文章我有24个reference,我的主编每一个都给我仔细核对,发现我有一个没有对应上,为此我还遭到了严厉的批评。
这次,我严重谴责西方无良媒体这种行为。
也请广大同胞不要相信这篇文章中,对于中国媒体的诋毁。
太阳总有升起的那一天,那时候我才知道,哪个国家的媒体,才是真正的fake news。
——以上内容来自对日报编辑HeHe的采访
实际上不断是从电话采访上,还是实地采访。我们都发现这位纽约客的“中国籍编辑”十分不专业。经常一个问题问好几次,前后重复问十分相似的问题。
而且一进到我们办公室,就开始询问我们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会不会受中国政府指导等等……
还问到如果中国政府出了负面新闻怎么办,我们会不会选择性报道等等……
后来我们才发现,这个编辑貌似是带着“任务”来的。
据一位自称了解这位编辑的朋友介绍,该名编辑曾经供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21世纪报系总经理刘健东在南方报社大院坠楼身亡后,她从国内离职后来到美国,并迅速拿到绿卡。
当然我们不是移民局,以上信息已经无从核证了。还希望了解真相的读者能给我们后台留言提供更多佐证。
我们尝试和这个编辑联系,但目前她处于一种“失联”的状态。联系不上了。
然而她撰写的发在《纽约客》的这篇文章,几乎教科书般地演练了一遍西方媒体如何下套做歪曲报道。
各种伎俩,也经常用在歪曲中国的报道上,而且屡试不爽。
西方媒体经常用一些拼凑的“事实”,来烘托出他们想传递的一些额外信息。
也就是一些隐喻。
比如纽约客这里的这一段,描写我们主编的家乡辽宁大连
马上就跟上一句“辽宁和朝鲜接壤”
这句话想表达什么呢?
如果我向你介绍一位沙特阿拉伯的朋友,然后附带上一句“哦,他和本拉登是老乡……”
你会怎么想?我没有说错任何一个事实。
但你是不是已经在怀疑他跟恐怖分子有关系了呢?呵呵。
这种隐喻的办法经常被CNN用来恶心中国,比如下面这个:
《因为被中国人当做壮X药,海马的数量正在减少》
哦,又是一个地球要毁灭全怪中国人的套路……
纽约客的报道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西方媒体的一个老问题,强行定义强行扣帽子。
比如这一段说日报从“右翼阴谋论”媒体收集素材:
首先,叙利亚的白头盔是怎么回事儿,在ISIS被剿灭,叙利亚战事基本结束的今天,估计现在大家都门儿清了。
今日俄罗斯是俄罗斯官方支持的媒体不假。但有些事情CNN,Fox可能不会报道的。那么这时候是否要参考其他国家媒体的不同声音呢?
哦对,只要跟你观点不同,就是右翼阴谋论媒体了?以谁的标准?谁来定义?
就像前面,只要你支持香港警察,你就是“传播假新闻”的账号,要被封禁掉的。
强行定义这种事儿,西方媒体经常干。
前几天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们走上街头反对港毒,结果在当地媒体嘴中变成这样了……
nationalist: 民族主义者
哦?留学生上个街抗议就成了民族主义者了?
这定义下得,这帽子扣的。真6。
在纽约客报道里,有这么一段:
谁来给“新媒体”下定义?
这个年轻的纽约客记者就给中国数以百万计的新媒体定义为“可以随意编造故事,创造一种潮流,迅速走红,创造出一个读者认为真实的故事。”的媒体了?
这么主观的结论,放在这样一篇标榜“客观报道”的文章里,真的合适么?
还记得刘欣大战美国女主播那事儿吗?
当时美国媒体报道此事儿的时候,不停地强调CGTN是中国的State run media。
什么意图,大家一看就明白。
还有这个中文译版的标题,什么鬼?
再看看英文原版的标题:
中文版标题还能再断章取义标题党一点吗?
纽约客的报道中,多次断章取义。
把不同时间的采访内容拼凑起来,联成似乎是上下文的一段话:
你看这一句:“就当向他们收智商税了”
这句话是Hehe在和记者聊到新媒体的整个行业的大环境时说起的,Hehe痛斥了现在有不少收智商税的自媒体,比如前阵子挂掉的咪蒙。
明明是编辑对行业现状的吐槽,到了纽约客这里就似乎成了日报的“经营理念”了。
先抛开《纽约客》这篇断章取义的报道。
我想聊一下最近的事儿。
最近,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自发走上街头和港毒势力对抗。唱起国歌来标明自己反暴力,反分裂的态度。
很多西方媒体的记者穿梭其中,想采访这些中国留学生。
但问的问题,有时候十分刁钻,且暗藏杀机。
1. “你家里花了很多钱送你出国留学的吗?”
如果你回答是,他们可能会这么写“这些孩子来自中国巨富家庭,对中国的问题可能不太了解”
2. “你觉得人应该有游行抗议的自由吗?”
如果你回答是,他们可能这么写“中国留学生认为香港人的抗议游行是正当诉求”
3. “你有被游行的人施加暴力吗?”
如果你回答“没有”,他们可能这么写“中国留学生认为香港的抗议游行没有暴力”
2012年美剧《新闻编辑室》热播时,美国新闻界正处于一个相当“急躁”的环境——
和今天的许多中国媒体一样,追求明星热点,娱乐八卦泛滥,没有人愿意报道矿工遇难,没有人愿意在众多的利益牵扯中寻求真相...
(图源:《新闻编辑室》)
对于任何一个对社会有理想的人来说,这部剧的确会令人血脉喷张。
而塑造“新闻”的过程,也让无数人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似乎理想也还有出头之日,正义也会得到伸张。
但这部剧也让很多西方新闻界人士不得不承认——
《新闻实验室》恰恰不是在说“新闻”本身,而是关于它们如何被制造。
《新闻编辑室》点出了一个讽刺的事实,现在的电视新闻几乎全部是在办公室内完成的。
“外面的故事”仅仅用于填补空白,它们被尽可能迅速且廉价的收集完成。这部剧说的是当时美国传统媒体的状况,而如今的情况有所改善?
关于“谎言”和“真实”,“欺骗”与“信任”,到底哪个才能让人相信?
西方媒体的报道有多客观?
号称是“言论自由”的美国主流媒体Twitter和脸书最近因香港问题,而查封了近千个揭露暴徒行径的中国账号。
推特官方账号“推特安全”在8月19日发布了一份声明——他们已经暂停了936个在内地建立的推特账号。
(图源:观察者网)
但推特给出的理由却非常荒唐——这些账号有“官方背景”,通过协调一致的统一行动在传播、放大各种涉港信息;
而他们传播的这些信息在破坏香港示威的“合法性”,还“企图在香港播下政治不和的种子”,“扰乱香港政治秩序”。
BBC、《纽约时报》等多家外媒在报道中特意强调了“官方散布假新闻”。
而这些所谓的“假新闻”都是什么呢?
Twitter在官方的回应中举了几个例子:
诸如此类,和中国政府站在同一立场的爱国人士,都被认为是“不和谐”的种子而被Twitter抹杀。
CNN、BBC、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都发文,而所有的题目不加思考的都认为“中国政府在操纵舆论”。
正如美剧《新闻编辑室》中所表现的那样,到处声讨别人的主流媒体如今也迫不及待的追上了热点。我们以为美国的新闻人是像《新闻编辑室》所说的那种,但现实却是,他们时不时就想搞出一个大新闻。
看看一组照片就可以明白,其实所谓的“独立、客观”报道总是相对的。
摄影师Ruben Salvadori报道了以色列士兵与巴勒斯坦青年之间的冲突,图片中战火纷飞,一位青年站在废墟上,保护自己的家园。
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全部都是摆拍,这个青年只是受雇于他们的演员而已。
美国媒体还曾曝光特朗普政府随意抓捕移民,甚至连孩子都抓,关进笼子里,引起声讨。
但,真相却是——
一切都是摆拍,现场只有一个抗议的小围栏。
这种春秋笔法在美国的主流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西方的一众媒体,表面上看独立、客观,为世界发声,报道各国政局。实则都带着有色眼镜。只要是我想报道的,我想听到的,我就报道;
不合我意的,我就不报道。就像 这次《纽约客》这篇断章取义的报道。
不怀好意的记者,以“你们做的很好,我们想报道一下”开始,
以“看吧,这就是家无良媒体”结束。
《纽约客》的这个报道也不完全都是断章取义。
有些地方的确是日报想表达的意思。
比如这一段:“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文章精确反映了留学生们对美国的幻灭”
这里我们想说,是的!
这也是成千上万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们想说的话。
曾经我们对美国这个国家有着多么美好的憧憬。所以不惜花重金出国求学。但一次次的事件让我们一点点对美国,对西方幻灭了。当一次次枪击声响起,数十条人命被屠杀,却最终无人道歉无人负责时,幻灭了;
当全国吵翻天,最终选出一个“推特治国”把国家信誉抛之脑后的总统时,幻灭了;当校园里遭遇一次次歧视,想发声抗议却被学校无视时,幻灭了;当西方鼓励纵容暴乱分子的恶行,却封禁掉说出真相的媒体账号时,幻灭了;当西方媒体谈到世界上任何不尽如人意的事儿,都能拐弯抹角扯上中国时,幻灭了。当我们看到一个不专业不成熟的记者利用《纽约客》这个平台搞出这样一篇断章取义的报道时,彻底幻灭了。我们以非常开放的态度接受了《纽约客》的采访,结果却换来这么一篇令人啼笑皆非负面的报道。就像当今的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迎接各国,却常常换来不怀好意的讹诈和欺凌。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也许我们真的戳痛了某些人的神经了。不过很多读者是聪明的,一眼就能看出纽约客那篇文章的问题:
最后一个评论说的很到位
充满偏见与成见
当刘欣大战美国主播的时候
他们说CGTN是中国官媒
话不可信
当留学生日报力挺留学生支持港警的时候
《纽约客》给我们扣了个造谣媒体的帽子
仿佛留学生都是被假新闻煽动才爱国的
《纽约客》的记者先给自己定一下一个
“我一定要找到这家是造谣媒体的证据”
的小目标,然后拼命搜集证据
断章取义,给你判个罪名
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这世间有从来报道没出过问题的媒体吗?
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任你怎么搬也搬不动
也就在几个小时之前,日报的主编还做客CGTN主播刘欣的节目,
当我们讨论起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时,我们都笑了。
中国,需要更多的优质媒体去到国际上传播自己的声音。
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