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还珠格格》到《甄嬛传》,古代宫廷里的女人为什么都喜欢扎小人?(组图)
说起扎小人,我们经常能在许多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若有人对某人恨之入骨,他就会拿出一个人形玩偶,通过对玩偶施咒、破坏、销毁,加害于所恨之人。
电视剧《甄嬛传》里,安陵容偷偷扎小人诅咒华妃
扎小人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是所谓“巫术”的一种。
何谓巫术?所谓“巫”字,根据《说文解字》:“巫,即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公羊传·隐公四年》何休注解释得更为明确:“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
这一“事鬼神”的巫术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道:“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
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确实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秦汉以前,商代是巫风最为鼎盛之时,商王几乎所有行为都要规范于巫师所转达的天意,许多重臣实际上也都是巫师。殷墟出土了十几万件占卜所用的骨头和龟甲,这说明当时商王在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和战争等活动中常常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态度。
商人笃信鬼神,认为占卜能显示神谕。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两汉时期,巫术活动渗入到政治、军事、社会等各个领域之中,不少巫师有着重要的政治身份,上层社会充斥着浓厚的巫风,甚至街巷、闾里均有巫术活动的影子,最典型莫过于汉代宫廷中的巫术。汉武帝时代巫风大盛,宫廷内为争权夺势频繁使用巫术,比较常见的如后宫中的“媚道”,即靠蛊诅他人、求取自己得宠爱。此外还有“左道”、“祝诅”等,然而其中最可怕的要属“巫蛊”。
“巫蛊”的主旨在于加害于他人。瞿兑之在《汉代风俗制度》中解释道:“巫蛊之术,盖以桐木为人,埋地中,以针刺之,诅其死也。”巫蛊之术在汉代的主要做法就是制作偶人,然后用针刺、埋葬的方法加以伤害,同时行祭祀、祝诅以祈求鬼神保佑巫术成功。
巫蛊之术最闻名的要数西汉“巫蛊之祸”这一政治事变。根据《汉书.江充传》,武帝病重之时江充“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在长安城内大规模掘地以挖出偶人,《汉书·戾太子传》中记载江充上奏说“宫中有蛊气,入宫至省中,坏御座掘地。”最后,“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由此,引发了汉代最大的一场政治暴动。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根据“巫蛊之乱”的记载我们可发现,最关键的偶人是从地下挖掘而发现的,证明它原本需要埋入土地之中,其次,偶人为桐木所制。在汉代,“桐偶”和“埋偶”是巫蛊之术的两大关键。春秋战国以至汉代的墓葬传统中,大部分的随葬木俑都是桐木制品,《越绝书》所记:“桐不为器用,但为甬(俑)当与人俱葬。”而桐棺一直被视为最粗劣最下等的棺材,以三寸桐棺下葬往往被当作对罪犯的一种惩罚。于是,使用桐偶施咒并埋于地下,便有仇家下葬、咒其速死之意,汉代巫蛊术使用桐偶便同时具有偶像和桐馆双重含义。
电视剧《大汉天子》剧照
汉代这一“巫蛊之术”,与现今的扎小人非常相似,都属于一种“偶像伤害术”,即通过破坏象征着仇敌的偶像,来达到伤害、消灭对方的目的。
按英国学者弗雷泽的巫术分类,偶像祝诅术属于模拟巫术,它所依据的巫术原理是“相似律”——两个相似的事物之间存在交感关系,作用于一个就可以使另一个受到同样的影响,施巫者只要把相似的事物(如画像、雕像、名称等)作为代用品,通过破坏代用品便可加害于敌人本身。
最早的偶像伤害术可能是源自狩猎需求,独龙族和鄂伦春族在进行狩猎前会把各种猎物的形象用面塑或者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用弓箭射击,射中野牛的就可在狩猎中捕获野牛,以此类推。
目前最早见到使用此巫术的史料是在商代。据《史记.殷本纪》所记,商后期帝王武乙曾“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辱之。”此时的偶人以天神为攻击对象,而在西周以后开始流行以攻击他人为目的的偶像祝诅术。
《六韬》说:“(周)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太公乃画丁侯于策,三箭射之。丁侯病困,卜者占云:祟在周。”
同样的情况延续至战国时期,用木偶、土偶等立体偶像诅咒仇敌的现象在此时愈益增多,如《战国策燕策二》记载,宋康王曾让人按秦王面孔刻一木人,以箭“射其面”。
电视剧《还珠格格》剧照
巫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其具体形式不断演变,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譬如偶像伤害术中的偶像材质从画像、土偶、桐偶演变至今日的“小人”,有时是布制的而有时是草人;另外,其破坏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古代有射箭、埋葬,至今流行针扎。
张艺谋导演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丫鬟雁儿扎小人诅咒四姨太颂莲
母庸置疑,“扎小人”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巫术传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及可信度。在这个崇尚科学的时代,巫术很大程度上也已丧失其说服力,若换个角度就文化含义来说,“扎小人”这一传统之所以延续至今,也只能说明,几千年来人们仍不断地在寻找一个释放怨恨的渠道罢了。
对于“扎小人”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