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幻大片脑洞有多大?看到倒数第3张图片,我憋不住笑了(组图)
最近,“科幻电影”有点多?
最近两天,印度有两件事引发了国人关注。其一是印度与月球登陆器失联的不幸事件;其二是印度超级开挂科幻电影《宝莱坞机器人2.0》登陆中国大陆。
▲ 印度登月器
两场登陆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是印度的航天梦、登月梦的雄心受挫,一个则是印度科幻电影在中国内地遇冷。
▲ 印度登月器
虽然分量不同,但背后都折射出印度国家与国民对待科技力量的认识。不妨从这个角度入手,让我们来看看印式科幻背后的秘密。
▲ 印度登月器失联
开挂神片,狂浪暴走
印度电影,常被冠以“神片”二字,主因是开挂离谱、脑洞太大。随着号称印度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印式科幻《宝莱坞机器人2.0》登陆内地,这一系列夸张的场面在国内媒体上引发群嘲。
有影迷称,单看这些截屏我就对印度电影人的奇异想象充满了敬畏。魔幻的战术以及大开脑洞的科幻设定,恐怕真的只有印度人才想得出来。一个连阅兵式都是如此浮夸的国度,科幻电影如此开挂也就不足为奇了。
电影《宝莱坞机器人2.0》讲述的是科学家瓦西在机器人七弟和妮娜的帮助下,追踪全体印度人神秘消失的手机位置时,发现已故教授帕克什·拉詹化身成了由上万部失踪手机组成的复仇鸟怪,把每一位手机用户都当成了复仇对象,甚至包括电影运用商、手机运营商。正邪大战一触即发……
《宝莱坞机器人2.0》是印度第一部完全用3D拍摄的影片,而且涉及大量特效场景。之前印度的3D影片大都是转制的,画面层次感和空间使用往往得不到充分体现。
笔者在9月6日首映当日,坐在观众寥寥无几的影院里,的确感受到了逼真的3D效果,虽然和《阿凡达》《少年派》等成熟技术相比还是存在很大距离,但就印度首部真3D电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已经可圈可点。
据说制作方不惜血本,派特效总监去好莱坞深入考察、学习,并聘请了一流的国际团队,包括曾负责《阿凡达》、《复仇者联盟》系列的好莱坞特效公司Legacy Effects,来负责本片的特效制作。
然而习惯了好莱坞甚至是国产片狂轰乱炸的国内影迷并不买账,认为堆砌的特效如同垃圾,场面虽然不止五毛,但口碑和豆瓣评分一直在掉。在嘲笑这些特效的同时,你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这部影片的特效完成度真的非常高,这得力于印度这几年间在科幻电影方面的投入。
印式科幻,尬舞依旧
对于喜爱和熟悉印度电影的影迷而言,印式科幻并不是一个新的类型。上世纪90年代,在印度经济自由化后,印度开始接纳外国电影,并开始发展出了极具印度本土特色的科幻电影。印度对科幻电影的日益重视,与他们在太空科研领域的成就有关。
随着印度向太空强国更进一步,印度人对科幻题材的电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在太空领域获得的成功激发了印度民众和电影厂商对科幻电影的探索和创造热情,印度科幻题材的电影呈现出了井喷之势。
▲ 电影场景
今天失败的登月事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也是印度人探索太空的有益尝试。正如报道所说,印度曾希望通过成为第一个最接近月球南极的国家来创造历史。
它也是一个完全本土打造的着陆器。即使任务失败,莫迪依旧为印度太空研究组织打气。相信随着空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印度电影对于科幻题材的投入也会不断增加。
印式科幻之所以离奇开挂,与印度一贯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关。科幻和特效让制片方将这一夸张特性无限放大,那些曾经引发群嘲的场面正是印式科幻标志风格的体现。
▲ 电影场景
此外,歌舞元素作为宝莱坞电影不可或缺的一大元素,必然出现在印式科幻片中。未来世界,无论人类、机器人还是外星人,一言不合就尬舞吗,恐怕只有印度人能够想得出这种场面。
差距明显,未来可期
在过去的十年里,印度科幻电影虽然发展迅猛,但依然与世界主流科幻电影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预算有限、缺少技术专长。
▲ 电影场景
虽然出现好莱坞制片厂将特效工作外包给了印度厂商的现状,但究其原因还是为了节省制作成本。好莱坞电影可以通过在全球发行来弥补这一成本;它们通常可以依靠大量的国际观众,以证明一部非常昂贵的电影是合理的。但目前的宝莱坞则达不到这种水平,制片人也不愿意冒着破产的风险来保证科幻电影的制作。
此外,好莱坞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这样的机构大书特书,但在印式科幻中,受安全因素影响,印度的空间研究组织的运作却神秘得多。
▲ 电影场景
但印度的科技水平使他们并不缺乏才华横溢的人,在特效潜能方面存在印度式智慧。宝莱坞如果认真投入优秀的科幻小说,无论是高预算还是低预算,制片方都需要对新的想法和新的视角敞开心扉。
就目前看来,印度科幻影片中仍然充斥着对好莱坞科幻片的模仿和恶搞,并保留了尬舞等过于独特的印度风格。但随着科技力量和电影技术的发展,印式科幻将作为世界电影中独特的组成部分,继续开挂、继续尬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