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不得不选择妥协 为资本积累的历史欠账买单(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世界经济似乎也走到了一个分水岭,在上一轮经济危机尚未平息之时,新一轮的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到来。这让本已孱弱的各国经济几乎无计可施,再次进行货币放水、财政刺激的边际效应已经几乎为零。欧盟各国和日本已经陷入“负利率”时代,美国的联邦利率也已经接近了降息极限。而各国财政也早已负债累累,国家政策在各个政党间无休无止的扯皮中迟迟不能出台。
而此时,笑到最后的似乎只有中国,不仅仅凭借着其庞大的市场和制造业实力,更关键的是除了货币、财政两种调整手段外,中共拥有“第三财政”的支撑——国有企业。只有这种经济力量能够为社会整体利益而作出妥协,为民营企业和各种历史欠账买单。
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不止只有阳光的一面,市场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同样残酷。其中,政府默长期认企业普遍违法,偷漏社保、税收的历史事实不仅需要被尊重,其历史欠账更需要有人来偿还。(新华社)
由于近十年来,中国的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在迅速增长,几乎超过了每年13%的增速,这使得企业的社保缴费成本大幅增加。于是,在中国经济野蛮增长的年代,一种奇怪的情况开始发生,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法定社保缴费费率几乎占到企业工资成本的20%以上,而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企业在瞒报漏报社保实际缴费金额。企业越是漏缴社保,为了保证社保的实际收缴金额,政府越是扩大社保法定的缴费比例和范围。
截至2016年,按照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中国共拥有2.78亿人的在职工,但是却仅仅缴纳了约3.5万亿元(1元人民币约合0.14美元)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平均缴费基数只有3450元,不到当年社平工资的67%。如果严格按法律规定,仅2016年,中国企业就少缴漏缴社保金额达到3万亿元。如果计算过去10年的情况,中国企业少缴漏缴社保的总金额将超过20万亿元的规模。
随着工资收入和退休工资的不断上涨,按目照目前缴费征收不足法定缴费的65%的情况,以及24%的缴费费率(企业缴费费率16%,个人缴费费率8%)计算,2020年中国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征收缴费与支出差将扩大到1.21万亿元,2021年继续扩大到约1.47万亿元,2022年的缺口则达到1.77万亿元。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社保只有两条选择,要么降低养老金保障水平或者延迟退休;要么严格落实法定社保缴费费率,惩处透漏社保的企业,追缴社保欠款。其实,中共也正是沿着这两条路线设计的改革政策。
其中,延迟退休已经通过部分专家早在2014年就放出风声,但是由于中国在职职工劳动强度普遍较大,就业形势又十分紧张的情况,目前显然难以实施,也必然引起广大工薪阶层的不满与反抗。
而对于严格落实法定社保缴费费率、惩处透漏社保的企业的第二方案,中国在2018年也通过社保征收改革,将社保征收机构从社保部门改到了税务局。然而,中共这种“秋后算账”的方式,也立即引起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不满。
中共在强调建立法治社会、规范企业行为的同时,显然忽略了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法治缺失、资本野蛮生长,政府默认企业普遍违法的历史事实。尽管,这些“改革开放”的不光彩历史难以摆上台面,但是,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了。一旦,中共突然打算改革回归法治、回归社会主义,甚至“秋后算账”来追缴社保欠款,追缴偷逃税款,就像2018年“范冰冰漏税”案件那样,那么转眼间中国的企业界可能就剩不下几个没有“原罪”的资本家。
如果说那些连社保费用都缴纳不起的企业似乎并不值得同情,那么中国的经济怎么办,就业又怎么办呢?
尽管,习近平对于中国的改革踌躇满志,但是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于是,2018年9月,面对中国民营经济的“隐形罢市”、经济下滑,中共最终最初了妥协。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中共在坚持社保改革的同时,必须给企业留出了“转变”的余地。
在这个关键时期,能够起到支撑和过度作用的就是中国政府的“第三财政”——利用国有企业的股权划转的四五万亿元资产和每年近三四千亿元的收益,帮助中国社保体系和民营经济度过改革转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