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压倒性赢得联合国要职背后 美国影响力下降了吗(组图)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中国人在2019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背后的一些内幕,引起外界的关注。这也被视为美国和中国在国际社会此消彼长的一个缩影。不过在这件事情背后,美国影响力真的在下降吗?
据美国《外交政策》披露,美国支持格鲁吉亚候选人基尔瓦利泽(Davit Kirbalidze),在选举前特意筹备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晚宴来“拉票”。然而,基尔瓦利泽最终只获得12票,来自中国的中国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屈冬玉以108票的绝对优势当选。基尔瓦利泽的12票甚至与法国候选人凯特琳的71票相比也有巨大差距。
韩国《东亚日报》分析,6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秘书长选举能明显看出中国的影响力有所扩大。美国《外交政策》也称,中国陆续占据了主要国际机构的领导人职位,正在扩大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屈冬玉在联合国当选新职背后,似乎存在中美之间的“暗战”。(VCG)
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正在持续增加。(新华社)
据悉,在联合国下属15个专门机构里,除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之外,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等3个组织的领导人也是中国人,分别是柳芳、赵厚麟和李勇。
此前,中国人也曾担任过世界银行首席行政官(杨少林)、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副秘书长(吴红波)、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相比之下,在联合国机构里由美国人担任领导人的机构仅有世界银行(WB)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美国的国际号召力近年有所下降。(Getty)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已经退出大量国际组织和协定。(Reuters)
近几年,美国在国际社会和在联合国组织里的号召力下降明显,转折点在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后。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高喊“美国优先”,指称“联合国是一群喜欢吵闹着度日的人聚集的地方”,并相继退出了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等联合国下属机构,还大幅减少了联合国机构的分摊额。
此外,美国已经退出了许多外交协定,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移民问题全球契约》、与伊朗的友好条约、《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任择议定书、《中程导弹条约》,还威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万国邮政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等。
在一系列的退群威胁和动作中,美国的国际号召力可能会受到损害,但其存在感和影响力应该未有实质性的下降。
一是因为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并未改变,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冲击仍然相对有限;二是美国牢牢把控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国际话语权,这也是中共所重视的所谓“枪杆子”与“笔杆子”;三是退群没有改变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之间的根本关系,美国在很多地区与很多国家仍然拥有重要的共同利益;四是退群减少了对美国的限制,“单边主义”令美国能够更“任性”地施加本国影响力,包括对部分国际组织的继续利用。
美国仍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许多国际性会议会选择在美国召开。10月2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代表团因团长被美国拒签集体缺席了第70届国际宇航联大会,美国副总统(Mike Pence)在开幕式上表示要与“志同道合的热爱自由的”国家合作,被认为暗示了美国从中作梗是中方缺席的原因。类似的遭遇也曾发生在俄罗斯和伊朗身上。因此时常有声音呼吁联合国总部搬出美国。
在美国号召力正在持续下降的同时,中国的认可度则在逐渐上升。除了中国政坛出身的官员越来越多地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担任要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两次被载入联合国决议。
再如在新疆反恐这一争议性巨大的问题上,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界和媒体频频批评和指责,分布在亚非拉更广大地区、数量更多的国家都已通过官方渠道表达了对中国立场和做法的支持,其声势甚至高过西方。
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近年中国提出的两个重要战略动作,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相关国家的共同发展,其在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得到响应也在展现着中国越来越大的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