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印度的华人:没有身份,没有社保,生活非常艰难(组图)
穿过印度加尔各答狭窄的巷道,寻找曾经华人留下来的老房子,它们多年久失修,只是斑驳的墙体和熟悉的汉字仍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眼前的这一切让人难以想像百年前唐人街的盛况,曾经的6万华人已锐减到不足2000人了,且不断被贫民窟蚕食。几乎所有我接触到的老一辈都说,再过十几二十年,加尔各答的唐人街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湿热的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有两个唐人街,一个是市区的Territi Bazzar, 每到周日就热闹非凡,华人卖着包子、烧麦、鱼丸等经典中国早餐,不少印度人、外国人都会赶来美餐一顿。但说是唐人街,其实只剩下几座老旧的会馆和寺庙了。
过去中国工人在晒皮
四邑会馆的几位老伯,他们他们祖籍广东,但粤语已不如印地语和英语流利了。吴伯说,以前加尔各答的唐人街非常繁华,但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大量的华人学校、报社、厂家被迫倒闭,生意人察觉不妙也纷纷撤资逃离,留下来的大多是小手工艺者。
现在这里的华人也是工薪阶层为主,做木匠、厨师、守卫,有的在经营餐厅和小杂货。他们虽然有印度国籍,却没有社保,只能靠积蓄养老。
如今,虽然他们已经将自己的子女都送往了欧美,但对于在印度生活了几十年的他们来说,他乡已经成了故乡。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他们没有前去北方的家乡,也没有去往子女的异乡,而是选择守在了印度。
但如今的唐人街,俨然就是一个『贫民窟』,唐人街里居住着的更多的是印度人。路边挤着低矮简陋的小木屋,雨季期间污水横流,垃圾恶臭阵阵,以至于游客必须带口罩穿行其中。但这里的华人似乎早见怪不怪,他们继续安静地生活,默默无闻。
张婶现在守着一家小小的天母庙,他每天都会擦亮烛台,她则为贫民窟的孩子开了免费的补习社,每天下午约有30多名孩子来补习。
为孩子补习的婶婶
除了老中国城,加尔各答城郊还一个塔坝中国城。相比于市区的肮脏混乱,这里更贴近于萧条。塔霸过去是皮革厂区,鼎盛之时有300多家皮厂,占加尔各答皮革产量的1/3, 但如今大部分皮厂早已关闭或搬迁。随着居住人口、游客的减少,中国餐厅在白天也都紧闭大门,只在晚上营业。
塔坝中国城著名的培梅中学,其牌坊光彩依旧,只是人去楼空。为了让华人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当年23家皮厂合资建设了培梅学校。过去这里曾有1000多名学生,但2005年就锐减到了5个,学校不得不关闭。
从此培梅中学成了华人聚会的场所,一到节日庆典,礼堂和楼顶的关帝庙就特别热闹。成了一种对故土的缅怀。
居住这里的几位伯伯的子女从培梅中学毕业后,都去了加拿大读书,顺势在外落叶生根,过年时才回来塔霸看看。而和祖国仍有联系的老一辈,就期盼着可以尽快回国,安享晚年。
一个老人说: 「我父母之前就在梅州盖好了房子,等我卖掉了这里的厂房就会回去养老。毕竟我一把年纪,不想再流浪了。」
其实不难理解空巢老人们的心理,孩子都在国外,塔霸的中国人又越来越少,留下来不免有些孤独。
林伯,曾经的《印度商报》编辑
在这里,老一代对华人身份仍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很好地保留了传统习俗,看中文电视和报纸,也为中国的发展而自豪。而年轻华人少有机会接受华语教育,在当地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就更像是印度人了。
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表象。从观光的角度,两个中国城如此残旧,确实没什么好看。可无论如何,在印度多元文化的画卷上,华人曾有过灿烂的一笔。
墙里有人想出去,墙外有人想进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新一波印度淘金潮已经到来,包括三一重工在内的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到印度,也有更多的华人到此工作、生活。在铭记上几代华人的辛酸史时,不知道新一代华人又会在印度创造怎样的故事呢?
印度最高的雕像,由三一重工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