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一个墓葬,为何墓主人穿着“龙袍”,还是明朝发髻(组图)
2006年5月,北京西郊石景山玉泉路附近的施工现场的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突然,开挖掘机的师傅感觉挖到了一块很硬的东西。经过查看,大家发现是一块结实而陈旧的棺木。相关人员不敢懈怠,赶紧向石景山文物研究所上报了这一情况。
考古工作人员闻讯赶来,对棺木进行抢修性的挖掘,当他们打开棺材后,一具男性干尸完整地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挖掘现场照)
这是一具身长1.73米的男性尸体,刚出土时皮肤略有弹性。不过由于天气炎热,水分很快就挥发掉了,因此皮肤呈现出暗黑色。尸体的头发和指甲都保存完好,另外尸体的左脚有6个脚趾。
这具干尸的发现,让考古人员们颇为惊喜。因为在此之前,北京城尚未发现过干尸,这正好填补了北京考古的空白。
考古人员找到挖掘师傅挖到的那块陈旧的棺木,经过一番洗刷后,发现那是一块棺头,上面写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黄拙吾之灵柩。”这样看来,这具干尸应该就是中宪大夫黄拙吾了。
中宪大夫在明清时期是正四品文官,品级不算低,那么黄拙吾就该是个文官了。
由于干尸没有随葬品,为了进一步搞清楚他是谁,考古人员只能通过他入殓的衣服来判断。
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将干尸抬到附近的田义墓博物馆暂放,还特意请来了中国社科院著名的文物修复专家王亚蓉,对干尸进行抢救修复工作。
经过王亚蓉和工作人员对干尸身上的服装修复,大家奇怪地看到,干尸所穿的是一件绣着麒麟的补服。这显得十分奇怪。为什么说奇怪呢?
原来,自明清以来,对官员的服饰就有着严格的规定,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
(武官的麒麟补子)
按黄拙吾的级别,他理当穿绣着鸳鸯的官服,而麒麟是一品武官才可以穿的官服,现在穿在他的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
然而,还有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当王亚蓉和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剥去这件官服后,他们更是惊呆了。
原来,干尸除了穿着一件和官职不相称的官服的里面,居然穿着一件龙袍。
龙袍是皇帝才能穿的衣服,在中国封建王朝中,一向是权力的象征。别说官员了,就算皇帝最宠爱的兄弟、儿子也不能穿龙袍,私藏也不可以。
比如,顺治的亲叔叔摄政王多尔衮生前功劳巨大,满清能替代明朝,他功不可没。随后的定都和统一中原,这都离不开他的运筹帷幄,因此他生前极风光。
据史书记载,多尔衮不光实权在握,“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也就是说他一切礼仪排场都和皇帝几乎等同。
多尔衮去世后,顺治还将他封为成宗义皇帝,并按皇帝规制下葬。然而不久,顺治便对多尔衮掘墓鞭尸,进行清算。其中有一条理由,就是多尔衮私藏龙袍等御用物品置于棺椁随葬。
所以,私藏龙袍是僭越大罪。一旦被告发,不仅会和多尔衮一样,将被掘墓鞭尸,还会株连九族。
(黄拙吾身上的龙袍)
那么,这个黄拙吾为何敢穿龙袍呢?
有人不禁猜测,难道这会是一件戏服吗?
经过精细修复,同时对面料进行了鉴别后,考古人员发现,用来绣龙图案的,的确是金线。而绸缎的面料,其柔滑精密都非宫外之物,绝对是出自紫禁城里的一件龙袍。
穿着龙袍的干尸的发式也很古怪,并非清朝的长辫子,而是挽成了一个明朝的发髻。
这种种的情况,不仅没能解开干尸的身份,反而给它蒙上了层层迷雾。于是,考古人员想从《清史稿》等史书中查找黄拙吾的资料。然而查遍了史书,却并没有关于黄拙吾的记载。
按道理,能穿一品麒麟服和龙袍下葬,这已经是大事件了,一定会被记在史书中。
有人说,黄拙吾也许并非干尸的真名。那么干尸究竟是谁呢?
不管如何,经过对干尸等物件的辨认,可以肯定尸体大约50多岁,是在康熙年间下葬的,于是人们围绕这个时间,纷纷猜测他究竟是谁?
(被复原的相貌)
有人认为,干尸是康熙的废太子胤礽。
不过,从史书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胤礽死在雍正二年,死后被雍正追封为和硕理亲王,并被葬在了黄花山理亲王园寝。
还有人认为干尸是顺治。
据《清史稿》记载,顺治死于天花。由于满清历来是火葬的方式,他们认为如此可以让灵魂快快升天。所以在顺治去世后,便为他举行了火葬,他的骨灰被放在宝盒中奉在遵化马兰峪。
所以,干尸既不可能是胤礽,也不会是顺治。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随着考古人员对龙袍的进一步研究和鉴定后,他们认定,龙袍上的龙,并非是真龙,而是蟒。也就是王公大臣所穿的蟒袍。
最后他们根据发髻和蟒袍推断,黄拙吾应该是明朝旧臣。清军入关后,他便做了顺臣,此后他立下了大功,得封了御赐的蟒袍和一品武官的补服。
清朝政府虽然进行了严苛的剃发令,但是为了缓和与汉人的关系,也做过一些让步。其中就有一条“生从死不从”。意思是说活着必须剃发,但是死后就不追究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黄拙吾才在死前叮嘱家人,将他的头发挽成发髻,以此来证明他的汉人之身。
总之,这一切都只是猜想,对于干尸的真实身份,依然没有定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考古学家会将这具干尸的谜底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