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淘金”的中国年轻人:比疟疾更致命的是AK47(组图)
“又中招了,用手机电筒看诊的医院,抽个血也是摸黑。”10月13日晚上8点多,在非洲尼日利亚的一间社区医院里,湘湘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配上一张黑乎乎的现场照片。同一时间,中国正是凌晨4点,大多数人们还在梦乡里酣睡。
马达加斯加的街景,图片由受访者小宇提供
怕父母担心,她还特意将朋友圈设置了分组可见。尽管如此,朋友圈发出后,湘湘还是遭受了来自朋友或客户的信息“轰炸”,有关切问候的,有好奇疑惑的,有表示惊恐的,最多的一句是“一个女孩子在非洲打拼,不容易啊。”
来自湖南的湘湘,是一个九零后女生,在尼日利亚做进口服装批发生意。因为突发疟疾去挂急诊,没想到社区医院里连电都没有,全程只能用手机电筒看诊,甚至值班的黑人医生说没给“白人(对他们而言中国人是白人)”抽过血,怕看不见血管扎错了。打完针之后,湘湘还惊魂未定。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去非洲投资、做生意,甚至掀起了一股非洲“淘金热”。根据《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8》,目前在非洲的华人已经从1996年的13.6万人发展到现在近200万人,其中不乏像湘湘一样去创业做生意的年轻人。
“我不怕危险,怕创业失败”
这是湘湘第二次感染疟疾,第一次2017年11月,那时她刚从广州到尼日利亚。初来乍到,非洲就给了她一个刺激的“见面礼”。
“那次一天之内两条腿被咬了五六十个包,我却连蚊子声都没听见。这次更奇怪,没被蚊子咬,突然就发作了。”
疟疾,是一个在非洲最常见也最致命的疾病。在尼日利亚待了4年的大辉对此深有体会。“来这儿的人十个有九个会中招。我前年第一次得病的时候还以为是重感冒,在家躺了两天才被朋友拖去医院,医生说再晚来一天我就交代了。所以发病时千万不能拖延,及时就医抽血检验,确诊打针后就能好转。”
大辉是湖北武汉人,也做服装批发生意,跟个体户湘湘不同的是,他家里本来就做外贸生意,在广州新塘有服装工厂,之前主要销往乌克兰。2013年乌克兰局势动荡爆发战争后,大辉才另辟蹊径,到非洲开拓新领域。
除了“凶猛”的疟疾,还有局势不稳带来的威胁。
“在非洲遇到最危险的事?被人用AK47顶在脑门上抢劫算吗?”在马达加斯加做摩托车销售生意的小宇说出这句话时,颇有些历尽沧桑的感觉,尽管他今年才24岁。
“那是我爸爸的经历,十年前在安哥拉,他们一行人的车被当地土匪持枪拦下来,除了随身衣物全部被洗劫一空。”
小宇是安徽人,中专毕业后找了一份汽车修理的工作,收入很低。不甘心安于现状的他2016年到父亲所在的非洲寻找机会。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政局动荡,治安堪忧,但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很多中国人喜欢到当地做生意。小宇发现了当地人喜欢骑摩托车的商机,于是决定创业,做起了摩托车零售生意。
“现在虽然还没赚到钱,但比起以前做汽修工人,我更喜欢现在的我,在非洲这几年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光,经验和阅历比起国内的同龄人多得多,这些不是花钱可以买到的。”
无独有偶,湘湘到非洲去也是因为事业上遇到了“瓶颈”,然而让她真正决定去非洲的契机却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英语专业出身的湘湘在外贸行业打滚多年。2017年9月,湘湘在一家贸易公司等待面试,无意间听到一个大叔的故事:他曾在刚果遇上当地的土匪之间火拼,不幸被流弹击中左肩,差点客死异乡,但回国治疗休养2个月后又继续回到非洲。这件事让湘湘感到震撼,她认为非洲肯定蕴藏了巨大的商机才值得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于是开始动了去非洲创业的念头。
相比爸爸在非洲工作了十几年的小宇,又或是出于商业考虑到非洲做生意的大辉,湘湘的决定做得尤为艰难。因为她是独生女,要去非洲创业,最难过的一关,就是说服她的父母。
“我爸妈当初是强烈反对的,毕竟只有我一个女儿,何况是去非洲那么远,但我向来是个有主见的人,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只能尽量说服,自己也多注意安全,让他们安心。”
她也不止一次被问这样的问题,一个女生到非洲难道不怕吗?湘湘的回答是:“怕,但不是害怕危险,是害怕创业失败。”
尼日利亚拥堵的交通,图片由受访者湘湘提供“入乡随俗”的生意经
根据非洲当地的政策,为了保障当地小商贩的生意,不允许中国人单独开店,需要找个本地的合伙人。湘湘的“非洲第一站”选择了尼日利亚,并找了她原来的客户,一个40多岁的尼日利亚人,作为她在非洲的搭档。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2017年11月,湘湘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州的军方市场开了一个档口,通过国内的合伙人提供货源,发货到非洲进行批发销售。
在非洲做贸易的商人,经常会根据当地的销售情况改行,由于当地商机很多,这种现象很普遍。湘湘会根据当地市场的情况和非洲人的消费习惯调整生意策略。她从一手服装的批发转做二手服装,因为其成本和定价都比一手服装便宜至少80%,更符合非洲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市场需求。
二手服装的生意薄利多销,利润不大,但盈利难不是湘湘遇到的最大问题。于她而言,在非洲做生意,最让她感到困扰的是——人。
非洲人做生意的风格,与中国人存在较大差异。“非洲人很‘麻烦’,做事拖泥带水,固执又不懂变通。譬如在讲价的时候,五毛一块的可以磨几个小时,换作在国内,价钱谈几次谈不拢可能就算了,不浪费时间。但他们为了几毛钱的事可以跟你撕破脸。”
“但他们的好处是,就事论事,不记仇,可能前一天因为价钱谈不拢跟你翻脸了,第二天又咧着一口大白牙,笑嘻嘻地跟你谈另一单生意。当然,不排除再次翻脸的可能。”
不过让湘湘“心累”的仅限于有生意往来的客户。她对当地人的印象挺好的,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表现出热情友好的一面,陌生人之间也会互帮互助。她觉得也许是肤色的缘故,“物以稀为贵”,当地人对华人还是很好的。湘湘甚至用“崇拜”来形容当地人对华人的态度。
大辉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作为雇主,印度人和欧美人管理非洲员工比中国人成功,因为他们比较注重法治,公事公办,而中国人喜欢讲人情,所以在非洲员工眼里,中国老板也许是最“好欺负”的。
对于在马达加斯加的小宇来说,在当地做生意,最大的困难首当其冲是沟通问题,因为马达加斯加独立之前是法属殖民地,以说法语和马达加斯加语为主。小宇只能入乡随俗,在日常工作中慢慢学习法语,现在已经能进行日常的简单对话了。
小宇认为一般人对华人还是比较友好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对华人有敌意,认为华人抢走了他们的生意机会。
马达加斯加的摩托车销售生意,图片由受访者小宇提供拥堵、无水电的非洲生活
虽然非洲有丰富的商机,但在异国他乡打拼的代价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这些来非洲做贸易的,共同点可能就是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吧,经常是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睡到凌晨三点多,就要起来处理国内的事情。”
在非洲待了三年,小宇失去的不只是休息的时间,还有自己的社交圈。随着时间流逝,联系得少了,国内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在马达加斯加,他也没交到几个好朋友,因为接触的华人圈子大多是和他父亲一辈的中年人。
对爱热闹的湘湘而言,在非洲最难捱的是——无聊。为了方便上班,她没有住在华人区,而是租住在离自己档口所在市场不远的一个街区。“这边远离市中心,娱乐项目太少了,平时无聊的时候只能玩手机,偏偏网络也不好。周末时我会打车去市区的健身房或者电影院,仅此而已。这边路况很差,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堵车是家常便饭。”
非洲的堵车问题是普遍的,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多,政府对公共交通的管理和投入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导致交通愈发拥堵。以小宇所在的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例,市区路上连交通灯都没有,秩序完全靠交警维持。
而尼日利亚的堵车更是“出了名”的,曾有媒体报道过:2019年6月23日,尼日利亚拉各斯一道路拥堵约2小时后,一男子叫来直升机接走自己。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有钱的国家之一,但是基建可能是最差的”,湘湘说。实际上尼日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无法与之非洲最大经济体的地位相匹配,具体表现在生活基础设施上,除了几个较为富庶的地区,大多数地区都没办法保证持续的水电供应。
大辉住在尼日利亚的富人区——拉各斯州的维多利亚岛,24小时保证水电供应,“尼日利亚的消费水平并不低,服务业消费甚至比上海还高。” 由于资源缺乏,吃穿用度消费价格偏高,几乎所有日用品都是“中国制造”,但价钱是国内的两倍以上。
在湘湘住的街区水电是分时段供应,这就是前文她疟疾发作去看急诊时医院没有电的原因。
“饮食上也很不适应,只能自己动手做,但这边能买到的食物种类有限,相对而言肉类比较便宜,蔬菜很少,要买到新鲜的蔬菜得花七八十人民币打车到华人区。”湘湘说。
尼日利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落叶归根
如今,从矿产、零售业、到基础设施建设,都有着中国人的身影。甚至还有种说法是,因为生意做得好,许多中国人去了非洲都不想回到中国。
对此湘湘却有不同的看法:“可能个别的人会这样想吧,但据我所知大多数人还是想回国的。包括我自己,毕竟爸妈都在,我的根就在中国。我个人是想在非洲再打拼个一两年,趁年轻多赚点钱,可能以后逐渐把重心向国内转移,非洲这边请人打理。”
大辉的看法也跟湘湘类似,未来计划把事业重心逐步转回国内。“人们都说非洲是片投资热土,机会很多,但随着近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涌进来,各行各业的竞争同样激烈,压力一点不比国内小。”
“你们只看到很多人在非洲发财了,但是也有很多生意失败灰溜溜回国的。我做梦都想回去,相比起来,国内就是天堂。但是这边的生意投资了又不能说走就走,生意回本的速度不及预期,还是得多待几年。我想等生意赚到钱了再回去,最重要的一条,得回去娶媳妇了。”说到这里,小宇还有点不好意思。
1990年出生的湘湘,即将步入而立之年,也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压力。但她说从未后悔到非洲来:“不仅是赚钱,世界很大,人出来见识过,感受不同的文化,才能开阔眼界。在国内时我觉得工作赚钱就是为了买车买房,这才是成功的人生,但现在我觉得应该及时行乐,不该给自己设限,尽可能去体验更多。”
事实上,因为安全、文化、生活习惯等问题,在非洲的中国人大部分无法在这块大陆生根,仅仅把这里当作淘金地。但也有少部分人在当地娶妻生子,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采访时,正是非洲大陆上的商户们迎来销售旺季的时间。据了解,非洲的季节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每年的5月至9月是雨季,由于非洲的基建不好,雨季时路况更糟糕,造成交通不便也会影响销售,10月起进入旱季,也就进入旺季。
“旺季的话一个月有十几万利润吧,我相信明年会更好的。我也在考虑开分店的事,不仅是尼日利亚,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能会把生意做到非洲其他国家去。”大概是因为业绩喜人,湘湘说的时候眉飞色舞。
而大辉不仅在尼日利亚做服装生意,还打算做抗生素药品及黄油等业务。由于非洲对食品药品的监管严格,他申请了一年多才取得药物与食品监管局的许可证,计划在明年开展业务。
湘湘、大辉、小宇这些年轻的“淘金者”仍然在非洲大陆上续写着他们的创业故事,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真实的非洲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可怕,却也不似想象中那般遍地黄金,在这片贫穷而又富饶的土地上,既有机遇,也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