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二代控诉:北京3套房,妈妈却坚持移民,从此毁了我一生...(组图)
说起移民加拿大的感触,发生的华人往往是“一代移民”,也就是自己主动迈出双脚走出国门的那一批人。然而,还有一个群体似乎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年纪尚小,毫无话语权时,便跟随父母来到加国的人。
温哥华长大的华人明星高以翔,在一次采访时透露,小时候有一天妈妈突然对他说:“我们去温哥华度假吧!”高以翔听了很开心,就跟着家人一起飞到了温哥华。
“结果,在北温一住就是10年。我才知道,我们不是来度假的,我们是搬家到这里来了。”高以翔回忆。
当然,个性开朗的高以翔很快就融入了加国生活,在温哥华度过了灿烂的青春岁月。
不过,还有一些跟随家人移民到加拿大的孩子,却没有这么幸运。
近日,一位27岁北京女孩在网络上发帖,讲述自己小学时“被迫”跟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度过痛苦的十年后,大学一毕业她就不顾母亲的极力反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根据这位华人女孩的叙述,出生在皇城根儿下的她,家庭条件不差——北京3套房,其中两套在三环内。华人女孩的母亲在一家港资公司做中高层干部,收入丰厚,虽然跟丈夫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女儿,她却丝毫没有让女儿过得比同龄孩子差。
华人女孩回忆,儿时在北京的生活,还是平淡快乐的。
但这一切,都在母亲做出移民加拿大这个决定时彻底改变了。
女孩称,母亲决定移民时,她还在读小学,年龄很小,所以母亲完全没有和自己商量,“移民完全是她个人的决策。”
女孩12岁,小学刚毕业,母亲递交的移民申请通过了,于是女孩便懵懵懂懂地跟着母亲去了加拿大卡尔加里,从此生活跌入“地狱”。
在帖子中,华人女孩直言自己在卡尔加里的10年是痛苦的。
她分析了几个原因,首先,母亲移民后,因为无法在加拿大找到对口的工作,一下子从公司高层变成了体力工人,而且一做就是3年,母女俩的生活并不宽裕。
“来到卡尔加里的前3年,我们在downtown租了一个一居室的公寓,没有车,不去当地餐厅吃饭,只去Winners挑断码促销的衣服。”
华人女孩坦言:“这样的生活,如果双方都是成年人,那么为了更好的将来,可以暂时忍受。但是对于一个尚未懂事的孩子来说,比较无聊,很难在短时间内体会到加拿大的优点。”
另一方面,华人女孩称,由于自己来自单亲家庭,性格内向敏感,所以在加拿大上初中和高中的几年,既融不进白人圈子,也融不进华人圈子,而加拿大鼓励学生社交的校园文化,一度让华人女孩非常苦恼,甚至产生了抑郁情绪。
由于高中文化课成绩不好,毕业后华人女孩去了卡尔加里当地的一所Art College,没有去温哥华、多伦多等更大的城市发展。
“其实有些后悔,当时如果去了更大的城市,比如温哥华,说不定会发现加拿大更丰富的一面。”
在大学的4年,华人女孩的抑郁情绪恶化成了抑郁症。
“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间,几度想要休学,保留着最后一丝理智熬到了本科毕业。”
华人女孩说,那时候,她觉自己在卡尔加里这个城市快要窒息了,于是一毕业就立刻办了签证,买机票,头也不回地去了北京。
怀念北京的,还有深植华人女孩体内的“文艺细胞”。
女孩说,虽然从小性格敏感,但在北京时,能通过画画、读书、写小说来自我排解。而刚出国时,英语不好,电视看不懂,英文小说看不懂,画画这爱好也因为生活的不安定而搁置了,这导致12岁的她除了写日记外,没有了其他的纾解渠道。
“我热爱文学,电影和音乐。但生活平淡又不是文化中心的卡尔加里很难满足我的需求。中学时期我一直相当作家,写了很多影评和小说,一度希望发表,但卡尔加里当年并没有任何土壤,让我觉得十分苦闷,感觉陷入了围城。”
华人女孩称,在卡尔加里,几乎没有乐队去演出,一些大乐队巡演也只是去温哥华,“真是二线城市的悲哀。”女孩感慨。
而回到北京后,华人女孩的文艺细胞得到了充分的养分。
“北京是国内的文化中心。博物馆、私人画廊、亚洲级别的艺术奖项比比皆是。白天逛逛复古手作市场,无聊时去胡同看个电影放映,偶尔去Livehouse看场演出,生活很丰富。”
目前,华人女孩已经在北京生活了5年,做着自己最喜欢的手工,经营一家文创淘宝店,有一个相爱的男朋友。她说,35岁前不会再回加拿大。
华人女孩的母亲,在熬过了移民初期比较艰苦的时间后,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地产生意,不需要上班,也有不错的收入。
对于女儿回国的做法,母亲是激烈反对的,她无法理解自己付出一切在加拿大打拼出一个家,女儿好不容易大学毕业熬出头,为何竟要选择回去。
但“儿大不由娘”,女孩的母亲现在一个人在卡尔加里生活,女孩偶尔暑假会去卡尔加里探望母亲。
这似乎是一个轮回:当年女孩的母亲移民加拿大时并没有询问女儿的意见,如今女孩回国也回国也没有与母亲商量... ...
女孩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最后也在帖子发出了自己的呼吁:
“我希望选择移民的父母们可以多关怀一下自己孩子的情绪,移民不是小事,不要以为孩子年纪小,适应能力就强,可以把他放在一边自由成长。如果您的孩子和当时的我一样,或性格内向,或不善交流,或情绪敏感,请您作为家长多与他沟通,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这篇帖子令人感慨。不论是性格原因使然,还是家庭角色缺失,又或是一个不像温哥华般热闹的加拿大城市,给一个从小在首都北京长大的孩子造成了巨大的落差,这样一个“二代移民”的失落成长故事,都应该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有一些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