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无奈!悉尼漂泊进化论:10年里我的7个家...(组图)
这段时间疫情之下,小编也被困在了中国,也是最近才回到悉尼,在我的各个群里,发现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回家”“回澳”“租房”“退房”。
大多数留学生,被困在中国,悉尼租的房子空置,人回不去但是还要继续交房费。很多人都很无奈,而我,虽然已经过了留学生的那个年纪,但是回看来澳洲的这些年,我的租房漂泊,不是一样的吗,一样的无奈,一样的辛酸。
01
Homestay
租金:200澳元一周包饭
其实,我一直对租房子只有很“简单的要求”:一间房,一扇窗,一张桌,一把椅,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互不打扰的室友,一个简简单单的“家”,然而来到澳洲才知道,租房漂泊着的日子,这些都算是奢侈。
2011 刚来澳洲的时候,住在Coffs Harbour的森林里,那是我来澳洲的第一个家:Homestay。房主是一对慈祥的老头老太
两人住在森林里的房子,生活很简单,偶尔,他们的孙子孙女会过来玩,我住在四间房中的其中一间。
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这个东西,我与家里人的主要通信都是越洋电话以及QQ。然而住在森林里的我,到家就是与世隔绝。。。
床边的落地窗户上常年贴着十多只青蛙,撩开窗帘就能看到的门口草地,经常能看到蛇和兔子。推开后门,偶尔晒衣服,还能看到小袋鼠
是的,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在澳洲的家,一个似乎童话中的森林小屋。
你可以说,我的第一个家是充满了“梦幻森林”气息,也可以说,每个回家的日子都与世隔绝的感觉。
或许很多在偏远地区生活过的人,都能理解我的感受
这种“偏远”的感觉,与悉尼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02
Coffs Harbour
租金:100澳元一周
2012年,是我的第一次搬家,由于在森林里上学太不方便,在homestay合同结束后,我与男友还有我们的好友一起合租了一栋小房,和一个澳洲长大的印度女房东住在一起。三个人买了辆二手的阿尔法罗密欧,贼难开。
那段时间,便是我正式开始过日子的开始。买菜,做饭,洗衣服,收拾房子。房东人很好,她会做印度咖喱给我们吃,我们会做一些中餐邀请她一起。房东家还有个小后院里面养了一些鸡,还有一只看护鸡的大鹅,旁边长了几株桑葚树,偶尔我们三个会一起互相掩护,声东击西去掏鸡蛋吃。
Coffs Harbour,是我们最开始认识澳洲的地方,也是从那个时候爱上了“傻呼呼的土澳人”以及风景美如画的澳洲小城
03
Rosebery
租金:340澳元一周
在我们一群人顺利大学毕业之后,大家伙的人生轨迹出现了不同的岔路口
有的回国了,有的去了布里斯班,有的去了墨尔本,而大多数则去了悉尼,而我们三人的“同居时光”就这么结束了。
我与男友选择了住在了Rosebery,那是我们在悉尼的第一个“家”。
当时在还放假在中国,什么都不懂,最后在滴答上找到了房子,联系了二房东,也没有空去看看房间,到了悉尼顺着google map就去了
那段大概半年多的时光,我的记忆已经模糊了,手机更换了六七部,大多数的照片也找不到了。只是记得,早上起来没有火车只能赶公车,然而公车总是会和我擦肩而过,又或是迟迟不来。
终于在一个阴雨天,没有带伞,要去上课的我,站在雨中,等那个似乎永远都到不了的公车之后,我愤怒了!也可以说是崩溃了!觉得人生艰难,就这么小小的一件事,似乎瞬间击溃了我的石头外壳,总是要一个爆发点宣泄一下,那场雨,那辆本应出现的公车,成了引火点,于是我们搬了家。。。
04
Burwood
租金:370澳元一周
这一次,为了交通方便,我们选择搬到了悉尼的小华人城Burwood,就在小woolworths的对面,和几个人合租。
其实我依旧是不满意的,与其他几个人合租,我们租一间master room,但是我从来没有去过客厅坐一会,回来之后也总是第一时间的回到自己的房间,简单的做好了饭菜,也是拿进自己的房间吃。
在那里我们又住了一段时间,也是我最艰辛的研究生最后一年,熬夜写论文,坐在床上边写文边痛哭。我的朋友圈也都是我的电脑和论文
而后来,突然有一天,房东过来跟我们所有人说,房子要收回,要我们搬出去,说房子要留给自己的父母来澳住。
其实当时还是小白的我们,真的什么都不懂。只能快速的去找房子。于是,我们又搬家了,被迫搬家。
05
City
租金:400澳元一周
这一次,我们决定离市区近一些,最后在微博等软件辅佐下,约见面了几个房源,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国人坑国人
曾去看一间房子,一个70多岁中国北方大爷,把我们带去了他所说的很好的房子:大概3房两卫一个客厅,一个阳台,被密密麻麻的隔成了很多间,客厅就有四五张床,都是帘子隔开,厕所简直堪比国内农村,臭气熏天,一进大门,就闻到了那种多个男人的臭汗味。阳台被隔成几间,我已经忘记了,当时只觉得很害怕,进去五分钟,赶快找个借口就跑掉了
(网络图,现实比这个差十倍!)
而终于我们找到了在pitt st上的房子,就在中华小点心的对面,Master Room,客厅不住人。虽然是一栋很旧的楼,很旧的房子,但是能看得出屋主是翻新过的,一共就三个人住,室友是一个富二代,每天晚上很晚才回家,基本见不到几面,也从不在家做饭,顶多就是煮个鸡蛋,我们见面也就是点个头,也因此,客厅,厨房终于成为了我们两个人的天下。那一段日子也算是真的很顺心,无聊的我又重新从第一集开始看柯南(现在想想,我当时真的很闲。。。)
这个“家”,离我工作的地方近,离悉尼大学近,离商场近,离哪里都近。然而,我们又搬家了。再次,被迫。我们的上海房东找到了新的租房人,据说租金更高,而我们也厌烦了,上海房东每周都过来定时检查,叽叽歪歪的嘴脸。
由此,我们决定,一定要自己take一套房子,不与其他人合租。而这一次,为了避免东北大爷坑人事件,我们选择了正规的租房公司。
06
Central Park
租金:600澳元一周
因为时间紧迫,上海房东没有留给我们太多的时间找房子,于是我们迅速的找了几家租房公司,在central park take的房子很快批了下来,然后迅速的在宜家置办好了床,桌子,沙发是朋友送的二手,我们又召集了当时还在悉尼的小伙伴,一起帮我们安装床,架子等宜家家居。。。
最终,我们租下了central park 18号楼的小一房。在那里,住了很久,也是我在悉尼,与男友真正意义上的两个人共同生活。享受着良好的环境,简单却功能齐全的厨房,小阳台,安保,前台,以及楼下的大草坪
也是那个时候,我算是正式收养了我的狗狗Cream,那个时候,傻狗很喜欢在Central Park 我家里的小阳台晒太阳,也喜欢楼下的那一大片草地。
在central park住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很喜欢楼下就是wws和一风堂,吃饭方便,很多线路的公车都能到市区,然而我们再次搬家了。
其实,我一直对租房子只有很“简单的要求”:一间房,一扇窗,一张桌,一把椅,一个“家”,然而来到澳洲才知道,租房漂泊着的日子,这些都算是
每一次搬家,其实我的心情都并不好,越来越多的个人行李,很麻烦,而且每一次搬家都有那种异地的漂泊流浪感,没有根,就是飘着。。。也体会到了,很多人常说的,有了自己的家,才会有真正的归属感。
而这一次的搬家,并不是因为房东赶我们,也不是不满意房子,而是,我与男友终于在悉尼买了房子,终于可以正式的搬进去了。
07
Wolli Creek
没有租金
这一次我们的搬家,终于是充满了喜悦。逛过无数的商场,终于选定了自己喜欢的风格,大半夜的一趟趟的把东西从central park搬到wolli creek,但是每一次蚂蚁式的搬运,却都很快乐。
三年时间,我们把一间空房子一点点的慢慢的变成理想中家的样子。
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大大的阳台,从养白掌都能死掉几盆到最后养了一花架的多肉,再从一个花架慢慢变成了两个,满满的都是我的小多肉,而我的Cream也终于找到了她自己的位置去晒太阳。
三年里,我一直在填充家里的各个小角落,虽然已经快30岁,却仍有一颗童心,总是对这些小可爱无法拒绝
也终于在家的附近有几个大公园,还有咖啡厅,随时都可以带奶油姐出去玩耍晒太阳补钙。
终于也可以放肆没有忌讳的呼朋引伴,赶快来我家里玩!火锅吃起来,饺子包起来,客厅是我们自己的,想怎么玩闹就怎么玩闹,如果high的太晚,直接在家里住!
是的,在澳洲的第七年,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有公园,有草地,有wws,有华超,有各种小餐馆,有咖啡厅,有男友,有傻狗。
来澳洲10年,我的七个家。从漂泊,到扎根。七段经历,七种心情。这也算是我第一次认真的回顾自己来澳漂泊的路。
心境五味杂陈,有痛苦,有悲伤,有快乐,有期待,有希望,有感恩,但是我很感激,这漂泊在澳洲的十年,虽然一直在搬家漂泊着,但是一直有一个人,在我身边,从未改变。从最初的合租一间房,到最后的自己的家。他一直都在。也感谢我的Cream,它是我生命中耀眼的一束光。让我知道,责任与快乐其实可以合二为一的。
终于,我们不再漂泊,一家,两人,一宠,足矣。
而最后,我希望所有还在中国的留学生多年后,能在悉尼有自己的家,自己做主,不再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