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官场因防疫不当 问责风暴罢免“一把手”的政治逻辑(组图)
发端于湖北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仍在持续,截至2月24日24时,中国全境(包括港澳台)累积确诊77,779例,累计死亡病例2,663例,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湖北武汉。在这场疫情中,湖北官场因疫情防控不力有多个官员被罢免。包括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以及湖北卫健委书记张晋和湖北卫健委主任刘英姿等。
对比2003年非典(SARS)疫情,时任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等官员因处理疫情不当被罢免。今次新冠疫情被免职的官员不同于非典时期次,除湖北卫生系统多官员被免职外,观察家注意到,湖北官场被免职的主要是当地党委“一把手”。蒋超良是湖北官场因疫情发空不力被罢免的最高级别官员,马国强则是湖北省会城市武汉的党委“一把手”。
去年12月底首次出现在武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当地官员重视,地方上不仅对警示疫情的舆论进行管控,还冒着疫情扩散的风险举办万家宴。湖北省和武汉市两级的党政“一把手”均因防控疫情不力成为众矢之的。除了已被免职的蒋超良和马国强,湖北省长王晓东和武汉市长周先旺同样处在风口浪尖。
那么,为什么不是罢免湖北省长和武汉市长,而是直接罢免湖北省委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呢?这背后又有怎么的政治逻辑呢?
首先,直接罢免“一把手”,也即湖北和武汉级别最高的官员蒋超良和马国强,有利于消解民怨。如果被罢免的是“二把手”王晓东和马国强,可能不会有足够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将他们一并罢免。此中逻辑在于,虽然湖北省长和武汉市长在这场疫情中的表现也饱受诟病,但考虑的疫情防控需要,如果湖北和武汉党政主官都被免责,是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因为仍然需要熟悉湖北和武汉事务的官员发挥作用。
这一点,可以从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吴玉良公布人事变动时的表述获知,吴玉良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大局出发,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湖北省领导班子实际,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
其次,湖北和武汉书记的被罢免,背后无疑是中共“党的领导”强化后,党委“负有全面领导责任”的体现。有多大权力就得扛多大责任,这是此中的政治逻辑。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对失职失责、危害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措施。”免职是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措施,说明失职失责、危害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
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党的领导”是高于一切的金科玉律。以往,除了毛泽东不曾讳言外,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一铁律往往都是隐藏在台面下运行。近年来中国整体向社会主义传统价值观的回归,特别是随着“东西南北中,党政工学农,党是领导一切的”被不断强化。“党的领导”的强化背后,也意味着所担的责任更大,投射到中共官场以及此次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中,湖北省委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承担防控不力的责任,其背后的逻辑也就十分明了了。
这样的政治逻辑还映射在党政关系上。
“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党政分工、没有党政分开,对此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在2017年中国两会期间,一向以敢言著称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共十九大前的最后一届两会定调中共党政关系。多维新闻此前就曾指出,从“党政分开”到“党政分工”,一字之差,所揭示的却是中共党政关系变局。可以看作是,习近平时代对于对长久以来党政关系问题的终极回答。
在上述场合,王岐山还说“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以及法院和检察院,在广大群众眼里都是政府”。按照王岐山的定义,对广大民众来说,党政以及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其实都是“广义政府”的一部分,很难分得开。在这样的逻辑之下,“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顺理成章。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湖北省、武汉市两级主官,蒋超良、马国强之外,王晓东、周先旺同样被认为负有防控疫情不力,导致疫情大面积扩散的责任。武汉封城后,王晓东一度对外声称物资储备和市场供应充足,可武汉和湖北很快传出医疗物资严重告急。1月26日在一场湖北省疫情防控发布会上,王晓东又洋相百出,接连出现口误,被中国舆论严批草率和不负责任。
在发布会上戴反口罩的周先旺,也面对舆论声讨。他早前在接受央视访问时,曾就封城决定抛出“愿意革职以谢天下”的豪言壮语,还称疫情初期无法披露是因没有获得授权,被网民指推卸责任。
很多观察家认为,继湖北省委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后,湖北省长和武汉市长恐怕也难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