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试验志愿者:打完后头晕发低烧 屁股肌肉酸痛(组图)
由陈薇院士领衔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正在湖北武汉进行Ⅰ期临床试验。前期招募的志愿者陆续入组,并在近日接种疫苗。
渔具店店主陈凯是其中一员。3月19日中午11点54分,编号为“011”的志愿者陈凯注射了疫苗。
经过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等轻微反应后,陈凯的身体状况已经恢复正常。接受采访时,爱好跑步的他正在隔离酒店房间里绕圈跑步。谈及报名参加试验的初衷,陈凯说,就是想作为一个普通的武汉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凯在注射疫苗。受访者供图
从体检到注射流程记录精确到分钟
新京报:怎么留意到招募志愿者信息的?
陈凯:3月16日深夜、17日凌晨吧,刷微博看到的,然后申请了,把信息分享给朋友,他也报名了。报名之前没什么犹豫。因为一直在关注疫情信息,毕竟身在武汉嘛。之前微博上关于军科院陈薇院士打疫苗的信息我也看到了,所以觉得技术没问题,没什么风险。
新京报:什么时间接到研究团队通知的?
陈凯:3月18日中午接到电话,下午过去进行体检,体检之后通知我们第二天上午再去复检,保持空腹,抽血验血糖,再做一些简单的筛查。然后我就合格入组了。19日中午11点54分,我打了疫苗。
新京报:打疫苗时间记得这么清楚?
陈凯:因为整个流程不管是体检、检测体温,还是签知情同意书,每一步都医生和护士都需要在记录本上做好记录,都会写上具体的时间,精确到分钟,记得清清楚楚的。
志愿者注射的疫苗。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注射完身体有什么反应吗?
陈凯:我个人是有一些反应。早上起来之后感觉屁股两边肌肉有些酸痛,刚开始还以为是床板硬睡不习惯引起的,不过打开手机看了电子体温计,37℃多,就觉得应该是身体对疫苗有反应了。
志愿者每人一个24小时电子体温计,用双面胶贴在腋下,手机下个APP,就可以24小时实时监控自己的体温。
吃了早餐,头也有点晕胀,屁股肌肉酸,坐不住,就不停在房间来回走动。慢慢的,腰部两边背肌也有一些酸痛感,体温也一直在37℃左右,精神感觉不太好,就又躺床上睡觉了。
中午起来吃饭,观察体温经常超过37.2℃,打电话报告了前台,前台医护又送了一个水银体温计,让我多检测观察。下午体温就一直在37℃左右徘徊。在群里和志愿者交流,我们3月19号打针的这一批大多数都有一些反应,都是体温稍微升高,精神不旺,头晕等情况。下午的时候,科研组专家来和每个人询问交流情况,让我们不用担心。
吃完晚饭后,身体情况就慢慢好转了。到晚上11点睡觉的时候体温也恢复到了正常值。睡前和群里志愿者朋友交流,大多数人也都恢复正常了。
隔离期间的饮食。受访者供图
隔离期间一日三餐定时送到门外
新京报:你参加的是哪个组?
陈凯:我参加的是低剂量组试验,另外还有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注射疫苗之后需要隔离14天,之后6个月,需要抽7次血液,检测观察抗体。如果我们这批志愿者大多正常产生抗体,就说明疫苗是可靠有效的。
新京报:研究团队有提示试验风险吗?
陈凯:在网上报名申请的时候,申请平台就有关于不良反应的一些说明。第一次体检时,第一步是检测体温,体温合格后做其他检测项目前,会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团队的专家会给我们讲解整个项目,包括流程、风险提示、处置措施、保障措施,都有说明。专家还说,在试验过程中,不管是谁、在任何时候觉得不愿意参加了,可以随时退出。讲解之后,志愿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新京报:隔离期生活怎么样?
陈凯:隔离酒店是在一个疗养中心,离家不是很远。每人一间房,不能随意出门或者下楼。隔离期间一日三餐,每天定时送到房间门口的凳子上,三餐都还不错,分量很足,品种多,我平时胃口小,基本吃不完。我们志愿者有一个群,群里志愿者也都反映吃不完。我们问过酒店,说吃不完不要紧,就怕少了我们吃不饱。
新京报:隔离结束后还需要做什么?
陈凯:隔离结束之后就可以回去,恢复正常生活了。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的时候,科研组会联系我们进行上门访问,会抽血化验。
入组筛查记录表。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其他志愿者情况怎么样?
陈凯:这两天我们在群里互相交流各自的情况,群里的志愿者大多数在30岁以上,最大的就是58岁的“海峰”大哥吧。男性志愿者多一点,女性志愿者稍微少一点,大概只有1/4到1/3左右吧。所以科研组希望有一些20多岁年轻一点的女性志愿者报名,因为这样试验起来比较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新京报:这两天网上对志愿者的讨论挺多,你有关注吗?
陈凯:有关注一下,网友基本上还是比较支持的。报名成为志愿者,本身没有什么崇高的目标,就是想作为一个普通的武汉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多网友觉得疫苗还没上市,可能有风险,所以对我们冒着风险做志愿者比较敬佩。其实报名参加志愿者,我们自己都了解风险,都是经过考虑的。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必要担心,个人感觉也就是相当于很普通的一个志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