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缺呼吸机这事,中国救不了全世界(组图)
你也许知道,全世界正在向中国求购呼吸机,但你或许并不清楚,因为没有足够的呼吸机,世界各地正在上演的一幕幕悲剧。
推特上,一位西班牙医生饱含热泪,向全世界讲述着马德里正在经历的一切:
“65岁以上的老人们被迫摘掉呼吸机,用镇静药物来压制痛苦,静静等待死亡降临。因为为数不多的呼吸机,要留给那些更年轻的人们。”
“作为一个医生,我每天晚上都在哭泣,但第二天还要工作,这个世界已经疯了。医院爆满,走廊里也躺满患者,我们是在决定别人的生与死。”
他希望人们帮忙转发,呼吁国家和社会能对老年人负责,不能再让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死去。
这条视频推特已有320万次观看,超过2万条的评论中,充满着叹息、心碎和恐慌……更令人揪心的是,评论区里不时还有一些老年患者的亲友,试图向全世界发出求救……
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之中还有些人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认为不戴口罩自由散漫惯了的他们纯属咎由自取,那么现在,在看到这些残酷的现实之后,恐怕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转而为他们祈祷。
一名老年患者在意大利北部布雷西亚医院外的一间临时病区接受治疗 图片来源:AP
意大利护士和医生晒出脸上的勒出血痕的自拍照 图片来源:twitter
然而,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是,相当长的时间内,欧美国家恐怕都无法摆脱呼吸机短缺的困境。
多少台呼吸机都不够
正如我们之前所写,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必须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当新冠病毒靶向攻击患者肺部,引发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并发症时,唯有用呼吸机辅助或替代呼吸,才能保证患者血氧含量,避免呼吸系统和重要器官衰竭。
图片来自:The Times
问题是,呼吸机体型庞大、价格昂贵(通常2.5万美元-5万美元),普通医院只有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才会配备。
当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数量猛增之后,原本为数不多的呼吸机就变得极为紧缺。
在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近7万例,按世卫组织公布6.1%的重症转化率算,大约需要4200台呼吸机,而意大利目前只有约3000台呼吸机。
英国的塔拉·简·兰斯顿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
英国储备了5000台呼吸机,截至3月24日的确诊病例是8077例,但疫情正向着不容乐观的方向发展,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一直在呼吁,“我们会买呼吸机,越多越好,没有上限。”
随着确诊病例上涨,纽约的呼吸机需求数量不断刷新 图片来源:MSNBC
美国有16万台呼吸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里还有12700台。
美国医院协会估计,疫情大爆发时将有96万美国人感染新冠肺炎。
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说,“我们州现有5000-6000台呼吸机,还急需2万余台。”
纽约市长白思豪也宣布,纽约市的呼吸机缺口为1.5万台。
库莫怒斥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抗疫不力
3月24日,库莫表达了对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的不满。不过,显然库莫被气到算错了数字,呼吸机的缺口应该是29600台,而非26000台。
而且,并不是只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靠呼吸机救命。
在阿拉巴马州,全州1344台呼吸机中,有546台需要提供给其他重症病人使用。
“最严重的情况下,多少台呼吸机都不够。”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表示。
那些被迫放弃的生命
严重的供需失衡,迫使意大利选择优先照顾那些“最有成功机会”和“最有生活希望”的人,ICU呼吸机的救命机会,通常会让给更年轻的患者。
西班牙重症急救医学和冠心病学会的内部文件也建议,医生应以“集体利益最大化”为技术和道德标准,优先救治“生存希望更大的”患者。
具体来说,医生需谨慎评估预期寿命低于2年的患者,面对两名症状相似的病患时,医院应优先考虑预期寿命更长的一位。
一位意大利老人戴着口罩前往集市购物 图片来源:nyt
88岁的西班牙老奶奶在家自制口罩,并做出更多的送给他人 图片来源:twitter
美国纽约的呼吸机暂时还不短缺,但早就未雨绸缪设定好了救治优先级的方案。
据最新指引,医院将有权拒绝对某位患者使用呼吸机,或是撤下病情难以好转的病人正在使用的呼吸机。
然而,这毕竟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艰难抉择,不仅让一线医护人员深深陷入自责,也让病人家属变得绝望。
一位西班牙妇女在社交媒体中哭诉,医院把她丈夫在ICU的床位,让给了一个44岁的年轻人。
“我家老头子也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为什么要在我们刚刚日子好过些的时候,夺走我们家人的生命?救救西班牙,求求你们,我们需要呼吸机!”
推特上,一位西班牙妇女为丈夫求救
与此同时,权贵富豪却为自己订购好了私人呼吸机。
“我已经买了1台呼吸机,还准备再买2台。每台要花2.3万美元,但要等8个月才能拿到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罗斯富豪说。
最近,俄罗斯大约30%的呼吸机订单来自私人,有钱人将此作为医疗系统崩溃后的“后备方案”。
呼吸机制造商已榨不出产能
呼吸机紧缺,逼着全世界医生想出各种救人的法子。
加拿大医生阿兰·高蒂尔,通过改造将一台呼吸机变成可供9名患者的需要。
阿兰·高蒂尔改造呼吸机
英国首席兽医Chrisine Middlemiss给致信全国所有注册兽医,求他们反馈各自所处机构的兽用呼吸设备清单,以备不时之需。
英国首席兽医Chrisine Middlemiss的呼吁
可是这些法子只能救急,根子上的问题,还是呼吸机制造商已经榨不出更多的产能了。
目前,全世界的呼吸机制造商都在满负荷运转。
德国政府已与本国企业Draegerwerk达成了1万台呼吸机的购买协议。
意大利政府要求本国唯一一家呼吸机制造商Siare Engineering将产量从每月125台增加到500台。
作为全球最大的呼吸机制造商之一,瑞士Hamilton Medical已将产能提升了30%到40%,目前每天可以生产大约80台呼吸机。
为此,该公司1400名员工每周七天在岗,还从其他公司借调了许多员工,目前已向意大利提供了大约400台呼吸机。
以色列萨姆森阿什杜德大学医院的医生展示一台可用于新冠治疗的呼吸机 图片来源:AFP
在政府号召之下,包括迈凯伦在内的英国车企纷纷响应,表示愿意转产包括呼吸机在内的医疗设备。
法拉利、菲亚特克莱斯勒也与Siare Engineering商谈,准备为呼吸机生产零件。
而特朗普也“批准”福特、通用和特斯拉生产呼吸机。
马斯克上周在推特上说,特斯拉和SpaceX都可以生产呼吸设备,虽然“不能做到立即生产”,但生产这些设备“并不难”。
马斯克在推特上说特斯拉和SpaceX都可以生产呼吸设备
纽约市长白思豪对马斯克的发声给予热切回应,称“这是一个好消息”。
造呼吸机不是造马车轮子
可是,业内人士却给这些乐观态度泼了冷水。
“我们不是在造马车轮子,而是在造救命用的呼吸机,这得花功夫。”莱弗思兰德说。
莱弗思兰德公司生产的医疗设备
莱弗思兰德是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家小型呼吸机制造商的CEO,公司年产能1000台,他认为至少要花8个月的时间才能提高产量,短期内增产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在美国,呼吸机设备受到严格监管,通常需要经过长达数年的严格测试和审批才能获得生产资质。
即便非常时期可以缩短审批流程,但“跨界”生产医疗设备并没有那么简单,生产一台呼吸机可能要花费多达40天的时间,组装呼吸机也需要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最关键的是,一台呼吸机由成百上千个配件构成,而配件供应商遍布全世界,在疫情下短期增产并非易事。
“任何国家的呼吸机制造公司,都要去找配件,而这些配件供应商常常又是同一批人。”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夏巴克担心,“就要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了。”
除非,有企业能单独撑起呼吸机的整条供应链。
目前,最接近这一目标的是通用汽车,他们原本计划在一周内完成原本需要12周完成的工作量,生产至少2万台呼吸机。
在与医疗设备制造商Ventec展开合作后,通用汽车开始安排原有的供应链企业转产呼吸机配件,据称至少能解决95%的配件需求。
生产车间
比如通用供应商Twin City Die Castings Co,原本生产用于四驱系统、安全气囊的电子产品,现已调整计划,开始生产呼吸机外壳和压缩机部件等约20种不同配件。
位于密歇根州芬顿市的Creative Foam Corp,则将为通用呼吸机制造空气过滤系统配件。
问题在于,通用的呼吸机还有37种必要配件需要全球采购,而第一批配件要到4月6日前才能交付。
这次中国制造也救不了大家
马斯克兑现了在本周内提供至少1000台呼吸机的诺言——他从中国购买了1255台呼吸机。
这些呼吸机目前已安排空运到洛杉矶,马斯克还在推特上感谢了特斯拉中国团队和中国海关所提供的支持帮助。
马斯克发推特表示从中国购入1255台呼吸机
除了特斯拉的需求,中国还在3月初向意大利紧急出口了1000台呼吸机。美国纽约州也于3月20日特地派人来中国采购呼吸机。山东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196台呼吸机日前也已发往匈牙利。
Ansa报道中国向意大利出口1000台呼吸机
遗憾的是,中国也许可以为全人类提供足够的口罩,却无力提供足够的呼吸机。
全球一半呼吸机制造商位于欧盟,其他主要产地分布在美国和中国。
瑞士Hamilton Medical一家,在全球呼吸机市场市占率便达到四分之一,其他主要的呼吸机制造商包括澳大利亚ResMed、瑞典Getinge、德国Draegerwerk和中国北京谊安医疗。
瑞士Hamilton Medical的工厂
今年2月,中国呼吸机产量超过1.5万台,便几乎达到了产能极限。
“中国的所有呼吸机工厂,都已达到产能极限,正在全力满足国际需求。”中国医疗器械电商平台贝登医疗的供应链主管提到,该平台每天收到六七十个新订单,多数来自各国政府,每份订单都希望求购数百甚至上千台呼吸机,但国内产能完全跟不上。
2月11日,北京谊安医疗工程师在调试呼吸机
北京谊安医疗正夜以继日地忙碌,两周前刚满足完国内需求,他们马上全力以赴开始完成来自海外的呼吸机订单。
“可以说,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从中国购买呼吸机。”该公司高管告诉彭博新闻社,订单已经排长队了,工人三班倒不够,就连研发人员也被派上生产线。
多一台呼吸机,多救一条人命。可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我们并没有太大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