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苗头愈演愈烈,澳洲华人该如何自保?
这两天澳洲发生了一些事情,跟排华有关。
我早在1月29号的文章中就探讨过澳洲出现排华风潮的可能性。当时疫情主要还是在中国爆发。我当时的观点认为,如果澳洲的疫情控制得比较好,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感染,比较少死人,那么大家就相安无事。但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感染,出现比较多的重症,甚至是死亡,这个情况就有可能会恶化,就有可能激发比较激烈、比较大面积的排华反华风潮。
最近几天,澳大利亚自由党一个议员叫Jason Wood,这个人在3月份开始就不停的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很多是针对华人和中国的。这两天在Facebook上,他的支持者有些言论就变得相当激烈和严重了。比如,有人留言说要“射杀澳大利亚华人”,形容澳大利亚华人为“亚洲佬”、“卑劣的杂种狗”、“恶心的蛆虫”等等。这些言论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种族歧视,带有非常强烈的反华情绪了。
前两天澳大利亚还有一个自由国家党议员 George Christensen,他公开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并声称如果中国不搁地的话,就建议澳洲政府没收中国投资者在澳洲的资产作为补偿。
同时在社区里边过去的两个月左右时间里,也发生过多起华人、包括亚裔人被种族主义者歧视甚至袭击的新闻。
所以现在看起来,在澳洲的排华风潮确实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那么作为我们在澳洲的华人,该采取哪些行动来对抗这种趋势?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自保?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确实可以通过给本地社区提供所需要的医疗物资的方式,来展现华人对于澳洲整个社区的友好姿态。这个事情其实好多人已经在做,到目前为止有两种主要的做法。
第一种是通过官方的途径。但是从目前全球其它地方的效果来看,不甚理想。各国政府都对中国或者是中国政府抱有一定的戒心,尤其是在我们开展所谓“口罩外交”的背景下,中国在捐赠物资的时候可能是带有一些附加条件的。
欧洲的一些国家,还有美国对这个事情是有排斥的。当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是找的质量问题,这种质量问题有可能真实存在,但同时不排除是被作为了一个借口。所以官方的赠送行为不但没有被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接受为一种善意,甚至是把它丑化,而作为一个阴谋论来揭露,所以起到的效果不是太好,甚至是有点适得其反的。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第二种,民间有些组织,包括华人的一些商会,一些企业,还有一些民间组织,他们也在组织,主要是从中国购买包括口罩在内的医疗物品到澳洲来。但是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澳洲政府现在收紧了对包括口罩在内的医疗物品的标准和质量的把控。如果大家买进来的东西达不到标准,不但不会起到帮助疫情的作用,反而会被罚没,而且可能会被罚款有处罚,而一些媒体报道也会借机炒作丑化。
这就给很多想要捐赠、组织或者是参与从中国购买医疗物品到澳洲来的人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即使成功,这些活动也往往不被澳洲的主流媒体报道,只是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在华人的媒体包括社交媒体平台上炒吵得比较热乎。但是做这个事情我们华人最大的期望是要让本地社区,让澳洲西人社区认识到。然而这个效果目前来看没有达到,或者是效果不很理想。
当然这个不能够怪组织这些活动的人,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可能由于他们的资源和能量没有达到那么高,所以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那么怎么做比较好?我认为这是需要几方合作才能做的更好的一个事情。
首先,资金可以主要由民间来筹措。澳洲的华人数量其实也不算少,120多万华人,澳洲的总人口也才2500万。这样算起来,就算是我们华人为本地其他澳洲人每人送一只口罩的话,相当于平均一个华人负担20个口罩,当然不一定是口罩,也可以是其它的防疫用品,比方说洗手液。主要是表达一个善意,所以这个是可以负担的。
当然这不是均摊,不是强制性的,我认为有能力有资源的那些人或者是机构,比方说像华人的商家,像华人的一些商会,他们的能力更大一些,他们很可能会主动作出更多的贡献。
其次,也不一定是送到澳洲每一个人。如果说覆盖率能有50%的情况下,我相信对澳洲社会的触动和宣传的效果就已经非常完美了。
那么谁去买这个口罩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些本地西人的基金会。
举个例子,比方说前几天的新闻里边报道出来,澳洲的富豪之一,常年排在富豪榜前10位的,叫Andrew Forest。这个人是矿业大亨,他长期跟中国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他就通过名下的一个基金会Minderoo,中文翻译成明德路基金会,花1.6亿澳币购买了重达90吨的各种医疗物品,从中国运到澳洲来。而且他讲他是动用了在中国的一些关系渠道,拿到了这些防疫物资。
其实我们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来帮助我们获得这些物资,而不是各家分兵作战,每个人的渠道都不一样,可能得到的东西的品质或者是来路就不太好控制。而且经过澳洲本地西人的基金会,这是更加容易被澳洲本地社区所接受的,就是它的透明度、公正度在本地民众当中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这些物资从中国运来,入关的时候要让澳洲的检疫部门参与检查,让他们确认这些物品都是能够达到澳洲标准的,是符合质量规定的。这一步建议由华人议员或者对华人比较友好的西人议员来联系相关部门。防疫物品到澳洲全部由他们检查,检查过以后可以由华人和本地西人一起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进行分包。因为要送到每家每户去,可能要分成小包装。分包、消毒,全程要做监督,相当于是做一个公证。
接下来就是往各个家庭去送。本来钱不是华人大奖一起募集来的嘛!很多的华人家庭都出了钱。出钱的华人,当你所在区域的货品寄到你这里以后,周边几十家华人可以分拆之后,各自分工把物品挨门挨户的送上面。送去的时候要拍个照或者是录个像,留下证据,证明物品确实是检验合格盖了章的,符合质量要求的。
在包装上面,我认为可以做一个二维码,或者放一个链接,让接收的人扫描以后就可以看到一个内容。看到这个内容是什么?我认为最好是一个视频。
如果有华人做digital marketing的公司,可以帮忙做一个视频模板,然后大家都套用这个模板。现在手机上很容易录视频了,有了这个视频模板以后,比方说我这10户华人覆盖周边几条街的,我们就一起用这个模板拍一段短视频,每一家有个3、5秒钟的镜头就好。可以每家分开拍,再由人汇总剪接。当然如果不想拍也没关系,这个不是强制性的。
这样做成一个一两分钟的小视频,宣传一下我们在澳华人对于疫情的态度,对于本地社区想做贡献的心意。然后把这个链接做成一个二维码,做成不干胶贴在每一个送出去的医疗物资的外包装上,让每个本地人接收以后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看到这个视频的展示,同时还避免了人员接触。
如果做了网站的话,我觉得还有一个功能可以做上去,就是做一个澳洲的地图,志愿者们每投递过一个街区,就在地图上标示出来。一个作用是各地的华人避免遗漏,也避免重复。第二可以把进展做成一个每日播报,在华人的主流媒体上,包括澳洲本地比较公正的,对华人比较友好的英文媒体上每天播报出来,这就是面向澳洲社区的一个非常好对华人的宣传。
这种方式,可能会比上面讲的两种方式效果更好。首先曝光度要大得多。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这种行动就在民间,就在邻里之间、社区里面,是非常有温度的。让每一个澳洲人能够亲身感受到这样一种温度。
而且这样的做法绕过了澳洲政府,绕过了澳洲所谓一些主流媒体。因为我们知道澳洲的媒体有很多是右翼色彩的,是比较反华的,包括政府的 ABC,就是澳洲广播公司。还有一个SKY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是默多克控股的一个媒体,对华人的态度一向是比较排斥的。
这样一来,每个社区里的华人所兼顾的可能是三五百米、一公里之内的这么一个区域,其实都是他的街坊邻居。这种做法就很容易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
当然,这个事情虽然看起来好像有点临时抱佛脚的嫌疑,但是这个事情以前没做,现在可以是一个好的开端,正好利用这次疫情做起来。
而且这次做好了,这些资产、这种组织结构,留下来未来还可以用的。无论是用在以后应对跟这次新冠疫情相类似的紧急事件,还是用于有利于华人社区的其它用途,这个平台都是一个很好的资产,可以一直利用下去。
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识别出我们华人当中那些比较积极的,比较有贡献精神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更值得信赖。这些人未来都是华人社区的领导者和骨干。
这个平台如果做好了,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形成澳洲华人自己的一个政党,在澳洲的政坛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实澳洲华人人数上来讲已经不算少了,120多万人,当然其中有些人是没有选举权的,不一定是公民身份。但是以数量来讲,澳洲政坛上有很多的小党,可能选民基础也不多。澳洲的体制下,两个大党之间相互轮换,小党夹在中间。但是当两个大党的力量悬持不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小党就能够左右整个政局的情况。这种时候小党就有非常大的power,有能力去商讨一些条件。
当然这个事情格局就比较大了。其实我刚才讲的计划也是需要一些比较有能力、有资源的人带头行动起来。我很希望这些有能力的人能够主动站出来,领导我们澳洲华人行动,为澳洲华人社区发声。
如果你是有能力、有资源的人,如果你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需要找我进一步商讨的话,非常欢迎!可以通过下面的微信联系到我。
我们读者当中有支持该倡议和计划的,请你在留言区里留言“+1”表示支持。并请多多散播,让更多的在澳华人团结起来,加入到自救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