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方方房产揭露张文宏隐私,蹭流量还有底线吗?(组图)
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用日记形式记录武汉封城后的社会状况,身处湖北武汉的作家方方,深陷在撕裂的中国舆论场之中。有人甚至举报她滥用公权力,以及房产问题。而对于她的日记翻译成英文并在亚马逊销售,同样在网络上引发舆论争议。
舆论场针对方方的言论此起彼伏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第二天,方方连续60天以日记形式,记录她所了解(看到或听到)的封城之下的武汉人的各种遭遇和身处危机中的焦虑,以及她对这场疫情方方面面的看法。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战役中,方方成了互联网时代罕见的“网红”。
3月24日,方方写完60篇日记,宣布终结。武汉于4月8日正式结束封城。但围绕她,以及她所写的“方方日记”(又被冠以“封城日记”)的争议却远没有结束。
对于方方所写的日记,中国舆论场大体呈现两种对立的看法。
支持者认为,方方的日记反映了疫情重灾区武汉社会真实的一面,“是难得讲真话的”。有众多学者、作家、教授和网友,对方方予以声援。
反对者认为,“方方日记”陈述内容绝大多数来源于道听途说,于抗疫无益;不符合抗击疫情时的主旋律,没有传播正能量。
也有人认为“方方日记”不合时宜,毕竟疫情关头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抗疫,制造恐慌是在添乱。有极端论者甚至不由分说给方方扣上“造谣者”、“喷子”的帽子。
网友举报房产来源不明,家属疫情期间出国
4月6日,微博博主@明德先生在微博上公开举报,称“湖北省管干部方方6套房产来源不明”。早在4月4日,该博主就曾直接点名方方,要求其解释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水天居”别墅的产权问题。对此,方方于 4月5日晚回应称,佩服该博主的“想象力、编造能力,还有他的杜撰胆量以及自信心”,表示要“法庭上见”。这不是方方第一次陷入“名誉保卫战”。此前3月12日,有网友发文称,疫情期间方方利用个人关系,将其侄女送至机场,后者于1月30日飞赴新加坡。随后,方方在个人微博作出回应,称她侄女母子离开武汉是中新两国政府商议后,新加坡政府于2020年1月30日半夜安排专机的撤侨对象。“似乎,围绕方方的争议,已经出现从观点之争演变成“敌我矛盾”的苗头,甚至在网络上出现人身攻击。维基百科中方方的词条,曾一度遭到恶意篡改。
诚然,“方方日记”中可能有一些道听途说的问题,比如:“听朋友说”,广西年轻护士“去世”,实际上该护士仍在抢救并未去世,之后方方作了纠正;有一些观点上的分歧和争论,也属于正常观点碰撞。如非恶意,无伤大雅。
不过近日有网友表示,方方日记美国版已经上架亚马逊图书海外官网,书名全称是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直译为《武汉日记:来自震源震中的报道》。网友称,这样的副标题,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似乎不知不觉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结论:疫情源头就是武汉,最早的爆发地也是武汉。按钟南山的说法:疫情是在武汉爆发的,源头不一定是武汉。方方如此迅速海外出书,这样的副标题也是极为不妥的,容易也给人口舌,客观上会助长海华歧华风波。
网友编谣言揭张文宏“隐私”
此次疫情,除了一直身处舆论场风口浪尖的方方,疫情期间几大医护人物,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似乎也成了喷子们的目标。
关于张文宏教授的谣言,一开始还是比较温和的。
仅限于造谣张教授 “说了哪些话”的方式来实现流量收割。
3月16日,微博某个大V将网络文章中的几句话,
断章取义,随意拼接然后冠上张教授的名号来造谣。
但是接下来的谣言就着实很恶心了。
4月6日,一篇名为《张文宏医生 一个干净的人 自爆收入和全家福》的文章,突然在网络传播开来。
文章称张文宏自曝年收入184万。并且强调他并不是公司企业的股东,以此来强调他的高工资。还将张教授全家的照片一并贴到网上。我真的搞不懂,造谣就算了,还贴家人照片,
这心是有多黑?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开始对张文宏教授各种言论。这些人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张文宏。甚至拿婚姻问题来作证他的人格问题。随着舆论的升华,张文宏很快就从一个英雄变成一个高收入的有污点的医生教授。
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文宏表示,这些信息纯属谣言。就拿所谓的百万年薪来说,其所在的华山医院并不实行年薪制,而科研属于工作任务,并非营利行为,不存在借此获得大笔收益的情况。从言辞之恳切,我们能够感受到张文宏的无可奈何。
钟南山因千元挂号费被骂 李兰娟研制药物被批赚黑心钱
早在张文宏教授被抹黑之前,钟南山院士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因为1200元的挂号费,钟南山院士直接被骂。很多人更是以此用做文章,说钟南山也是个「贪财」之辈,徒有虚名。
不止如此,连他的家人也没放过。将他的儿子钟帷德称为“啃老,靠父上位的人。”
更因为喜欢爱马仕的裤带,被贴上不朴素等的标签。
无独有偶。李兰娟院士用心研发抗疫药物,却被人撰文抹黑。
2月份开始,某自媒体突然发出这样的一篇文章:《李兰娟院士重磅推荐新药为其儿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经过体外细胞初步测试》
称李兰娟院士研制的药物是为了给儿子的公司赚钱。
并且作者还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治死人了怎么办?”
之后李兰娟院士不得不亲自辟谣,其实儿子的公司是人工智能公司,跟药物根本扯不上关系。
当前我们仍处在非常时刻,疫情的威胁仍未解除。如果说,太平时日里聊点花边新闻,还算调剂生活;那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大家还一心八卦追捧谣言就太没正事儿了。有这个时间精力,将其投向严肃的公共话题不好吗?
综合多维新闻网、《北京日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