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祝全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组图)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我国女性平均生育年龄已达到29.13岁,
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
受过很好的教育,家境良好,
选择25岁之前就生下小孩。
为什么这么早就生小孩?
生下小孩后怎么养?
95后妈妈和80后、85后相比有什么不同?
新一代妈妈们会怎样影响我们的未来?
一条发起了一个“95后当妈妈”的问卷调查,
并且深入采访了8位95后妈妈,
我们发现:
“啃老”不再是贬义词,
9成以上小家庭是三代人同住,共同育儿,
但妈妈绝对是育儿过程中的主导者。
年轻妈妈对事业和家庭的平衡更淡然,
科学育儿、互联网育儿成为标配,
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享受到”无痛分娩,
七成以上妈妈认为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同样重要。
但仍然有让人担忧的部分:
男性参与育儿的比例仍然不高。
“如果当父亲的能够参与到育儿过程中,
就不会有为母则刚这种情况了。”
“闷声发大财,受益的还是你自己” 圆圆,出生于1995年,2019年8月生下女儿我是山东人,23岁结婚,去年8月生的孩子。我结婚的事一开始家里并不同意,因为我大学毕业并且有稳定的工作,家里会觉得找对象起码要公务员起步,但我老公他们家是搞养殖的,说起来不好听。不过我谈恋爱的时候看重的点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我们家有点重男轻女,我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以前父母出来打拼的时候有几年没有带着姐姐,觉得亏欠姐姐,弟弟更不用说了,我夹在中间特别不受待见,经常被我姐姐打,家里鸡飞狗跳的。我老公家里就他一个孩子,公公婆婆人都很好,这也是我敢于早结婚、早生孩的重要原因。
我要孩子是有计划的,领证之后就开始备孕,吃上了叶酸。我的身体以前受过伤,所以第一个月没怀上我都有点慌了,毕竟新闻里讲很多人怀孕困难之类的,我还去做了身体检查,医生说没问题,家里人也劝我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等到三个月还没怀上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想到是不是以后都没有孩子了,还哭了一场。第四个月我们办婚礼,正好那个月就怀孕了。年轻并不意味着怀孕生孩子的过程不会痛苦。我怀孕初期有先兆流产的迹象,打了一个月保胎针,孕晚期又有漏尿的尴尬。因为身体问题我是剖腹产,刚生完躺在床上的头两天没有什么感觉,直到医生让我下地,我疼到家人和护士架着我、拖着我走,边走边哭。包括拔掉导尿管之后第一次上厕所,都是想象不到的疼。喂奶阶段也有苦恼,我本来是平胸,但很奇怪母乳特别多,半夜睡觉会往出淌,淌得到处都是,都不敢出门。一直到三个月之后量慢慢变少,才不会那么尴尬。
我之所以会刚结婚就要孩子,说起来功利性比较强一点,就觉得早晚都要有孩子,不如趁着年轻身体好,再加上工作也刚起步、公公婆婆还年轻可以帮忙带,就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现在大家都在说独立,但是年轻人想独立去养孩子,你自己还要上班,反正我是没法做到的。我们结婚的房子是老公家里买的,生了孩子以后,也是公公婆婆承担了照顾我们的工作,白天他们负责带孩子,晚上我回到家他们就把饭都做好了。我公公婆婆是比较开明的人,会用手机上网看育儿方法。我生的是女儿,也担心过他们会不会不高兴,结果我公公说他养了个儿子,这辈子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女儿,特别疼他孙女。长辈在育儿上肯定有一些封建的做法,比如说大人晚上从外面进门,要用打火机绕一圈再接触孩子,孩子不舒服会捏着她的耳朵念一些话什么的,反正也无伤大雅,我感觉不用去过度紧张。在处理家庭问题上,我有一种闷声发大财的精神,因为你跟父母在一起,你永远是获得的比较多。有事的时候,少去跟他们计较一些,低头一点,他们心里会比较高兴,其实赚便宜的还是自己。
“选择了做母亲,肯定要放弃一些东西” 毛毛,出生于1995年,二胎妈妈,2018年生了儿子,第二个孩子正在孕期我和老公是初中同学,不过那时候没有什么交集。他上大学以后我们在一起的,结婚前谈了5年恋爱,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婚不算早。怀孕不在我们的计划中,意外怀上之后不可能打孩子吧,就准备结婚,遭到了公婆的反对,过程不太顺利。在我们生活的北方三线城市,男女在婚恋市场上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男的家里都很挑,就觉得自己家儿子金贵,对女方怎么看怎么不满意。而且男的二十出头还可以再挑几年,女的过了20就有人催。好在我老公比较坚决,直接搬到我家住,就结婚了。因为孕期家里的事情不太顺利,我就没有心情为生孩子做什么准备,生孩子的过程是有一点惊险的。36周多羊水突然破了,孩子还胎位不正。到了医院医生给我做内检,我才知道原来内检是那样的,他们会把油倒到手上、胳膊上,然后把他的一部分小臂伸进去,给我把孩子转过来,你想,伸进去小臂,不是说伸进去一只手,把我疼坏了。
生完孩子之后我就有点慌,想到网上去找一些参考,在小红书上看了一些年轻妈妈的分享,她们看起来非常轻松,生之前还穿裙子,生完就住月子中心,马上恢复身材,还能去和闺蜜聚会、下午茶,把孩子交给月嫂或者奶奶、姥姥就好了。我生完也住了我这个三线城市相对比较好的月子中心,费用4万多。每天饭有人做好了给我端上来,孩子也跟着月嫂生活,在那一个月里面,我都不会给孩子换尿不湿,就这么夸张。月嫂为了自己方便,半夜孩子哭了要吃奶不会来找我,而是自己喂奶粉了事,一次喂很多,孩子吃多了哭她也不管,我有一天半夜睡不着起来去看孩子才发现,后悔得不得了,我就那样静静地抱着我儿子,好像世界上只剩下我们两个人。那时候我才知道,孩子不需要任何人,他不需要月嫂不需要奶奶不需要姥姥,他只需要妈妈。相信有很多年轻的新手妈妈和我一样,会到网上看那种购物清单,我试过才明白,很多东西是为了买而买,比如安抚玩偶,还有最近特别火的孕妇铃铛,正版的一个要大几百上千,说是妈妈戴在身上,孩子听着铃铛发出来的声音能做胎教,仔细想想就会知道很扯,纯粹是妈妈为了满足自己的购物欲。
毛毛和孩子在海边
不光是买东西,包括育儿上面也是,现在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派系,不管是国内的国外的各种大V专家,他们说的东西都不一样。包括前一段时间那个新闻,给新生儿做睡眠训练,最后孩子憋死了,妈妈都不知道,还在问群里的人应该怎么办。保护孩子本该是妈妈的本能,我就在想是什么让这个妈妈失去了本能?在育儿方面,其实谁不想给孩子最好的,我们这一代人做家长特别难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父母根本没有教育意识,觉得把孩子养大就行了,学习育儿知识只能靠自己。我上网查的话,就需要在非常庞大和复杂的信息里面去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孩子情况的,这个过程是非常累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对你的孩子最好的。
就拿睡眠训练来说,我儿子小的时候,每天抱睡真的太累了。我3点、4点、5点所有的月亮、星星全都见过,比科比还牛。人在非常疲惫的时候,真的会想找一些解脱的办法,我也在网上看别人推荐,买过比较著名的睡眠训练的书,它里面就说你先让孩子哭5分钟、10分钟再抱起来,可是我家儿子就比较粘人,没几分钟就会哭到脸发紫,背过气去那种,我没办法看着他哭成那样,真的不行,我做不到那么狠心。我后来就想通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孩子需要被抱的时间长,有的孩子被抱的时间短,我应该自己去判断什么是对的,而不是书里说什么就听什么。最近看到一个育儿博主发了一篇“10万块钱的月子中心是什么体验”,我看到就取关了,他们意识不到,你鼓吹这些对那些普通的妈妈来说是很大的压力和误导。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和闺蜜就很少聚会了,一个是时间对不上,我白天出去遛娃人家要上班,晚上孩子要吃饭睡觉我也出不来。另外人家单身小姑娘都美美的,你带孩子难免灰头土脸的,也没有共同话题说不到一块去,渐渐就疏远了。我是单亲家庭,跟着妈妈长大。我妈她是一个有点暴躁的人,习惯性使用冷暴力,一不高兴就对我很冷漠,和她说话她不理我。所以我是在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非常恐惧的一个环境下长大的。所以我不会把我的孩子完全交给长辈或者保姆带,我选择全职来带他。我害怕我的儿子重蹈我的覆辙。有的年轻妈妈会给孩子随便对付一口,但是我的儿子不可以这样长大,他就得吃菜、吃肉、吃鸡蛋。我和老公也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敢摔东西,怕吓着孩子,就是会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现在又怀孕了,预产期是11月。知道怀二胎之后我就想好了,30岁之前不考虑工作的事。在我们这种小城市还有一个尴尬,女性在职场上天花板低,工资可能和请个靠谱的保姆差不多,在这个前提下你再说要做独立女性坚持去上班,就显得有点矫情。现在的现实仍然是,选择做了母亲了,你肯定要放弃一些东西,否则你为什么把他生出来呢?
“年轻时就当上了妈妈,反而有优势”
李依然,出生于1995年,2019年生下女儿我和老公都是北京人,自由恋爱,双方家庭条件也相当,很顺利就结婚了。我是2019年2月发现怀孕,十一假期期间生的。我怀孕的时候我爸妈都比较担心,怕我这么小不够稳妥,反而我自己比较淡定。我的想法是反正迟早要生娃,现在要没那么大影响,毕竟工作刚起步,家里人也能帮忙,就没有那么可怕。我是在公立医院生的娃,去年是猪年,很多人想生猪宝宝,但是医院也不算挤,打无痛也没有任何障碍,整个过程还算顺利。我和老公的父母都没有退休,没办法全职帮我们带孩子,所以我就请了一个阿姨。不过我婆婆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上一天班休息两天那种,我妈妈住的离我很近,三公里以内,我自己的工作也只需要上大半天的班,不用一整天,我们都能抽出精力照顾宝宝,所以就还好。
李依然出门上班时,
把宝宝一天的规划写成文档库发给孩子奶奶和姥姥
在孩子养育问题上基本上是我说了算,我的原则就是抓大放小,大问题我来做决定,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我是母乳喂养,孩子哭了,大人就会下意识地说是不是没吃饱这种,你知道他们没有恶意,就不会太计较。很多人觉得年轻人当父母会不太会照顾孩子,我父母一开始也操心比较多,但是过了大半年看我做得挺好的,他们就放手了。其实我觉得年轻人早点当父母反而心态比较平和,我见过大龄生孩子的会比较紧张一点,生怕孩子有什么问题,大龄生小孩,需要注意的点确实也比较多。年轻的时候生孩子,相对比较轻松。平时我也属于比较理性的,孩子生病了就治病,有问题就解决,不会说给孩子过度的紧张和关注。我现在已经休完产假恢复上班了,自己开车上下班。上班之后比较忙,所以不存在离开家还想着孩子的状态。我也不喜欢让别人觉得我当妈了就会邋里邋遢什么的,在外表上反而比以前更注意,身材上体重恢复得和之前差不多了,但是体型还没有,我会继续努力的。我的同龄人结婚生孩子的确实是少数,不过不少也面临被催婚催生的问题,我现在算是早早生了娃,以后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选择,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才是真的酷”
Wendy,1996年生,海归妈妈,2020年3月疫情期间生下儿子我是海归,和老公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认识的。我是大学才出去,他高中就出去了,我们谈了一年多,他比我大两岁。说实话,直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都没想过结婚生孩子。毕竟在国外那个环境,大家都比较注重自我发展,完全不想结婚的人也有很多。在遇到我老公之前,我一直觉得我会30多岁才结婚生孩子。当时我还在犹豫是要留在美国找工作还是回国,我老公是上海人,比较坚决想回国,我就跟着他回来了。他的想法比较传统,提出不如结婚吧,我们的关系是由他主导推动比较多。除了要不要结婚,我当时还面临工作的选择,一个是去压力很大的四大,另一个是去稳定清闲的证券公司。我是想去四大的,但是我老公家里不太同意,觉得去四大就完全没有时间经营家庭,我后来也同意了。
Wendy的老公在拼婴儿床
我之所以会答应他,是因为他的性格很阳光、开朗又温和。而且他的家庭环境,不管是硬性条件还是软性的氛围,都非常好。他不是那种什么事都要争、压力很大的人,说白了就是没必要,现有的能力和条件已经足够过得不错。我公公就是这样的人,事业做得很好,但并没有高高在上,还是很顾家。看看公公婆婆的关系和相处模式,我觉得对未来还是比较放心的。另外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我早点生孩子的话,等孩子大一点了,我也才二十七八岁,想去打拼也还是有机会的,选择比较多,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我们结婚的过程比较顺利,两边家庭情况相近,没有什么争吵啊、博弈之类的发生。我在证券公司上班之后,半年多就怀孕了。没几个月的时候身体反应比较大,总是心悸,心脏早搏很难受,我就请了病假在家,后来加上休产假,休息了挺长时间。我的请假请求在人事部门是引发了一些质疑的,就觉得我刚上班没多久就要请假什么的。但是我的直属领导、部门负责人都是女性,两位领导了解我的状态,替我说了不少话,我很感谢她们,职场上有女性领导还是很重要的。
左:孕期遇上疫情,Wendy的老公在家给她理发
右:产后Wendy的老公独立陪护,家人帮他打气
我生孩子的时候比较特殊,正赶上今年年初的疫情,医院住院部一层楼就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说是过于清静了。好在最后还比较顺利。我一开始怀孕是焦虑的,任何一点点变化、难受都很在意,后来去上了一个孕期辅导班,每到一个阶段,他会告诉你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你要怎么去应对。包括我看了很多网上的分享,也知道生完之后,因为孕激素的下降,会导致心理可能会有抑郁。积极了解以后,我就消除了一部分恐惧心理。我觉得对生育过程要认清,然后去接受这种情绪的变化,知道它是正常的,是一种生理性的现象。不过对于生孩子这件事,女性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生活是必然的。我之前想报名考CFA,但是因为现在时间都碎片化了,估计要推迟很久。包括工作的问题也是,肯定受到了影响,就只能去接受,努力找到平衡,做好准备。我身边的同龄人结婚生孩子的不多,大学同学很多都还在继续深造。当然也有上学时候就在美国直接生孩子的。我们的想法是随大流才不酷,每个人都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会互相去评判什么,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就好了。
“等孩子大一点,我还是想出来找工作” 薄荷,1995年生,2019年生下女儿我和老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恋爱一年避孕失效,意外怀孕了。当时我还有四个月才大学毕业,知道的当下是很慌的,正在和老公吵架,就觉得自己没想好当妈妈。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都已经见过家长了, 双方家庭对彼此也比较满意,本来是打算一年后结婚然后生孩子的,现在只是提前了一年而已。当时做决定的时候想得比较单纯,真的生了,才知道要面对的不不仅仅是孩子,还要处理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母子关系,一团乱麻。我生孩子的时候家里人因为要不要打无痛就起过争执,我父母的态度是听医生的,我婆婆说打无痛不好,但是我没有听,我自己生孩子,自己可以做主。当然也会有没有拗过长辈的情况。我女儿刚出生两个小时,婆婆就给她喂了老家带过来的中药,说是促进排便,对婴儿好。喝了之后孩子就喝不下奶全吐出来了,医生又去给孩子洗胃,但是她还是不承认,说怪我体寒让孩子体质不好。从那以后,在育儿的理念上,我坚持和我老公主导绝对话语权。我的育儿信息主要来自医院的早教课和上网搜索的结果,现在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有很多和早教课上说的正好相反,需要我去辨别。我们在我所在的城市买房生活。在生活方面,我们不得不依靠我妈,一个人带孩子真的很累。我妈妈愿意为我们付出,但是我也不会让她为我付出所有的时间,还是希望她能兼顾自己的生活和兴趣爱好。
薄荷在带娃的同时坚持看书,希望能重回职场
我是毕业之后就直接生孩的,为了照顾孩子,我没有工作,全职在家,出门困难,而且出去之后不能停留过久立刻就需要回家喂奶,感觉没有了自由。等孩子大一点,我还是要出来工作的。现在我清晰地知道,先有自我,才能教育好孩子,女人还是要有一份让自己在家里拥有话语权的工作。
上个月,我们发布了一个“95后当妈妈”的调查问卷。通过这些调查问卷和详细回访,我们发现了90后尤其是95后年轻父母的一些群体性特征。
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8成人已经买房,77%的人在经历过稳定的恋爱关系后自然而然决定结婚,其中一半人生娃的理由是“早生早好”,自己的身体恢复快、老人年轻可以帮忙带孩子、职场还没到关键阶段等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
和前代妈妈相比,新一代妈妈面对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都非常不同,她们从想法到行为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家庭中无偿的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和老人承担
1、对“啃老”习以为常
80后曾经激烈讨论过一个词:“啃老”,依靠父母被这代人视作有耻感的事。但情况在90后尤其是95后身上发生了变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95后夫妻在建立家庭和育儿的过程中对父母的依赖非常深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依赖父母买房。我们收回的问卷中,83%的人拥有住房,回访中发现,100%都在买房过程中不同程度受到了父母的资助;第二是依赖老人帮忙带孩子,93%的家庭有祖父母参与育儿,二成家庭是双方老人都参与育儿。第三是在日常花销上,三成95后夫妻需要父母补贴育儿经费,即便育儿经费完全由自己负担的夫妻,也在回访中表示,父母会帮忙还车贷,偶尔给孩子买婴儿车等大件作为礼物,减轻夫妻二人的经济负担。
分析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一代人独生子女多,父母完成了原始积累,为孩子付出的意愿强烈。另一方面95后独立依靠自己买房、养家的难度高,所以年轻人反而在这一点上给自己解除了枷锁,坦然接受父母的资助。同时我们在访谈时也感受到一个趋势:当60末、70后这一代人成为祖父母一辈,在帮忙带孩子的同时,也更愿意吸收新观念、新知识,同时界限感增强,做出话语权上的退让。以往电视剧里最爱呈现的婆媳矛盾,现在有所好转。95年的妈妈刘影就表示,婆婆很支持她上班、锻炼,有自己的生活,反而婆婆退休后花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带孩子上。
2、坚持在育儿问题上的话语权 虽然93%的家庭有祖父母参与育儿,但这并不意味着95后父母是什么都不管的甩手掌柜。相反,在我们的调查中,鲜少有夫妻愿意完全把孩子丢给父母,只有三成的祖父母是家里的育儿主力,一成依赖月嫂或保姆,另外六成,夫妻本人、尤其是妈妈一方,仍然是育儿的主力。她们一方面有科学育儿的自我要求,担心老人对孩子过度宠溺,刘影就注意到每当孩子不吃饭,老人就会追着喂、给他播放视频转移注意力,用尽各种办法哄,她反而想给孩子立规矩。另一方面这一代人对自己成长时在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有所反思,因此在育儿的话语权上不肯退让。圆圆、张月在访问中都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存在重男轻女、冷暴力等问题,成为母亲后不愿意让孩子重蹈覆辙。
3、互联网育儿成为双刃剑 对于90后尤其是95后的妈妈来说,信息获取的渠道极大丰富。她们本身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非常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我们的调查发现,77%的妈妈会在网上看育儿博主的分享,接近8成的妈妈会注重听取儿科医生的权威建议,九成以上的妈妈从不止一处信源渠道获得育儿信息。信息会给人安全感,但过多信息也使人焦虑,因为说法太多,反而不知道该听从谁比较好。很多妈妈在我们的采访中提到这一点。
数据来源:UC大数据,《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
4、爸爸在哪儿?
尽管新一代年轻人在各方面都比前一代有更先进的意识,但爸爸们参与育儿的比例并不高,还是像前代人一样,妈妈们承受了育儿的大部分压力,对孩子的状态更加容易焦虑。
数据来源:UC大数据,《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
在各种职业中,全职妈妈的焦虑指数仅次于从事金融和互联网工作的妈妈,位列第三。从我们收回的问卷来看,能做到主动承担育儿责任的男性只有三成,有三成男性只会陪孩子玩或者干脆不管孩子,剩下四成最普遍的情况是在工作之余能做到适当参与,已经足够让妈妈们感到满足。当我们讨论起隔代教育时,被提到更多的关键词也是奶奶和姥姥,而不是爷爷和姥爷。父亲参与育儿少,老人在育儿上观念相对落后,压力仍然由妈妈来承担,于是,相当一部分95后妈妈选择了全职,为家庭牺牲。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18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一位妈妈和我们聊起“为母则刚”的话题,相比于自我感动,她清晰地意识到,这是对女性的一种绑架:“如果当父亲的能够参与到育儿过程中,就不会有为母则刚这种情况了,孩子需要母乳喂养,这个是父亲没有办法替代的,但是除了这一个,其他的当父亲的都可以做。然而可能大部分父亲什么也不做,认为上班赚钱养家就是好男人了,所以为母则刚是一种无奈,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