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将难上澳洲热门公校! 500多所学校超员,禁跨区招生(组图)
孩子在哪里上学对父母来说很重要,因为早期的教育是学业成功、社交技能和终生友谊建立的基础。家长有理由担心,最近的学校是否是最好的学校。
但由于父母在声誉或者 NAPLAN成绩结果的基础上习惯性跨区域择校,这导致部分学校人满为患,而有些学校处于半空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新州为每个学校设定了招生人数上限,鼓励学校就近招生。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超额,不得不开始逐步削减学生人数,不会再接收学区之外的学生。没有学区房,而又想要上好的公立学校将变得遥不可及!
热门公校人满为患,冷门学校生源不足
新州教育部根据学校永久建筑容量计算出学校招生数量的上限,超过500所公立中学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上限,导致学校不得不逐步削减学生人数,甚至被迫放弃招收学区以外的学生。
比如位于悉尼华人区的Carlingford West Public school 学生人数超过上限近1000人,另一所公立学校 Castle Hill High School(公校排名第8) 的招生上限仅为900人,但实际学生人数高达1800人,整整多了一倍,Cherrybrook Technology High School (公校排名第7)比实际招生上限多了500名学生。而位于Baulkham Hills地区较为受欢迎的公立学校Matthew Pearce Public School 也将不得不减少约800名学生名额。
除此之外,Rouse Hill地区的Iron Bark Ridge Public School、Penrith附近的Ropes Crossing Public School和Meadowbank Public School三所学校的招生人数也是上限的三倍,使得这些学校不得不逐步削减三分二的超员学生数量。
在提供给一个地方议会预算评估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还有数百所学校的招生人生远远低于其容纳能力。有些学校的学生人数仅占其永久建筑可容纳学生人数的20%。
而部分超员学校和数量不足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地区:比如North Kellyville Public School 可以再增招600名学生,而临近的学校Kellyville Ridge Public School 却需要削减近500名学生。
新州部分学校2020招生上限与实际招生人数具体如下:
严厉打击学区外招生
长期以来,学区招收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一,大多数校长都遵守相关规则,但有些校长可能会沉迷于“建立自己的帝国”,选择过多的非学区内学生,并选择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来提升学校声望。作为去年打击学区外招生行动的一部分,该部门将根据学校永久建筑的容量计算了学校招生上限。
校长们被告知,如果他们学校的入学人数超出了这一上限,他们将不不会获得额外的可拆卸教室。临近上限或者已经超过上限的学校只能在学区内招生。
已经在校就读的外区学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一所学校超过了它的上限,那么要入学其小学学前班的弟弟妹妹可能会被拒之门外。
低于这一上限的学校仍然可以接受学区外的入学申请。但评审小组会根据严格的标准做出选择,兄弟姐妹入学的权利是最优先的。
这项政策的目的旨在解决一些热门学校严重超额招生,而另一些学生无法招满学生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小学校长协会主席 Phil Seymour 表示:“超额招生的学生将通过自然减员来降低学生人数。近几年来,这些热门学校都不会再跨区招生。”
引发部分争议
反对派发言人Prue Car 说,强硬的政策让那些众多孩子不得不分开上学的家庭感到焦虑。
“新州的学校长期以来就一直人满为患,因为政府没有在有需求的地方修建新学校,而是把可拆卸的设备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塞在操场上。”
“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问题。”
Eastern Suburbs P&C Alliance 的 Lynda Montiero-Wallace 也质疑悉尼东部海滩区的公立学校,其永久性教学大楼如何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学生人口需求。
不过新州教育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学校的招生上限并不等于学校可容纳的学生数量,学校招生学区内的人数没有限制。
“新州公立学校可以招生每个愿意就读的本地孩子。最新的招生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学校设定了一个招生人数上限。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招生人数达到或者超过招生上限的学校才能跨学区招生。”
“如果本地招生人数持续稳定增长,教育部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学校提供额外的永久建筑设施或者新的校区。”
由于过去几十年政策的转变,家长们现在觉得他们有权利选择孩子的学校。有些人根据 NAPLAN 的结果做出选择,有些人根据学校的声誉做出选择,有些人根据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做出选择。
也有一些人是基于实际考量的。比如一些家庭可能会选择一所上班路上的学校,或者离奶奶家比较近的学校,或者有吸引孩子主题课程的学校。
如果所有公立学校都是平等的,教育质量都是大差不差的话,那么这个政策很容易被实施。但问题在于不同学校之间确实存在差距的。
有些学校可能拥有全新的基础设施,有些学校可能几十年都没有得到升级;有些学校可能有优秀的校长,激励着教师团队,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学习,而有些学校却没有这样的优势。
如果学区的公立学校质量不佳或者不适合自家孩子,可能会促使很多家长逼迫选择退出公共教育系统,转向天主教或者私立学校,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家庭负担。
另外,因为政策变化,可能会导致兄弟姐妹无法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这也为家长接送孩子出难题。
反对派教育发言人 Prue Car 也表示,这些改变将使上班族父母的职责加倍。
“我认为这是由官僚设计的,他们不知道这些上班族父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好像悉尼人的生活不够艰难似的,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肯定会让家里的兄弟姐妹分崩离析。”
所以,摆在家长们的一个难题就是,掏钱买学区房让孩子上顶级公立学校,还是转向私立教育呢?又或者被迫只能就近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