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新冠患者清零的国家诞生!专家后怕:差点就成意大利(组图)
新西兰政府8日宣布,已成功阻断新冠病毒在新西兰本土传播,当天午夜起解除国内绝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仅边界保持封闭。
重新开放公园 新华社资料图 郭磊 摄
新西兰总理阿尔登宣布,内阁昨天(8日)决定将全国预警级别降低至最低的level 1,解除所有隔离措施(边境管控除外),放开对因公往来、国内旅行、公众聚会、大型体育赛事等限制。阿尔登敦促在家工作的人们回到办公室和工作场所,以帮助城市再次繁荣起来,“让我们将新西兰恢复成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不过,阿尔登要求新西兰人追踪自己的行程,一旦未来再发生零星疫情,会要求人们配合追查密切接触情况。
直播截图新西兰卫生部当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宣布现有确诊患者首次为零,成为第一个清零的西方国家。
新西兰政府一直以“消除”而非“遏制”病毒传播为目标,但强调“消除”并非指永久“消灭”病毒,而是指最后一名确诊患者解除隔离后一段时间内阻断病毒“传播链”。阿德恩说,边境限制措施仍将作为抗击疫情的“第一防线”保留,对旅客的入境限制和隔离措施将继续实施。
专家:仍需警惕输入案例,差点成为意大利
数据分析公司Te Pūnaha Matatini的最新建模发现,新冠病毒在新西兰已被消灭的可能性为95%。截至6月8日,新西兰已经连续17天零新增病例,该公司主管肖恩教授表示,“在比较乐观的情况下,如果新冠肺炎病例的检测率和报告率很高,加上适当有效的限制措施,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消灭病毒的概率为95%。如果我们未来一周或10天没有新增病例,就连采用最悲观的分析方法,结果也会是我们100%消除了病毒。”不过肖恩警告,现在每周大约有1000人入境新西兰,根据海外的感染率,可以假设每周会有一位入境者可能携带新冠病毒。“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仍然有患者通过边境进入的可能性。”
新西兰皇家医师学院医学主任贝蒂在当地时间4日晚给新西兰全国的家庭医生们写了一封信,信中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结论:新西兰距离意大利式的“卫生系统崩溃”只有一周的时间。如果当初再晚封锁一周,新西兰或也将面临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可怕局面。贝蒂是新西兰卫生部技术咨询小组成员,负责监督新西兰的疫情应对措施。他在信中表示,在3月21日那段时间,新西兰已接近危机的爆发点。“在那个星期六(3月21日),我们实际上距离无法控制疫情的局面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本来有可能会面临像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美国那样的医疗系统崩溃状况。”“好在我们避免了这一情况,这对我们自己,对家庭医生这个职业来说,是一种荣耀。我们医学界真的达到目标了。”贝蒂警告说,新冠病例在几天内就会“呈指数级增长”。只要放任三到五个新冠肺炎患者在继续正常工作生活三到五天,那整个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贝蒂还认为,有三种方式可以结束疫情:生产出疫苗,达到群体免疫,或者病毒自行消失。“最乐观的情况下,疫苗能在12到18个月之后生产出来......我们都希望能早点实现,不过这属于现代医学的奇迹。一旦有了疫苗,还需要一段时间,新西兰才能获得疫苗,并给人们接种。”
新西兰股市“收复失地”
新航宣布800天重返盈利计划由于新西兰成成为最早病例清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新西兰股市也在8日抹除了年初至今高达26%的跌幅。
6月8日,新西兰基准S&P/NZX 50指数上涨3.2%,较3月23日今年的最低点上涨了36%。
新西兰航空上周五股价大涨9.15%,本周一(8日)未进行交易。
8日,新西兰航空公司发布公告,阐述了“800天”重建计划。公告称,该公司将在2022年8月之前进行重建,使其能够获得“健康利润”。 “我们必须削减所有业务成本,而且我们已经很遗憾地和4000名员工说再见了。员工的工资下降了三分之一,但公司的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平衡成本与收入。”
CEO福兰表示,员工们需要做好准备,接受更多的无薪休假,减少工作时间,甚至自愿离职和裁员。新西兰航空目前已停飞波音777机队,节省在新飞机、机库和停机坪上的固定支出,同时削减了供应链和飞机租赁费用;随着高管不断出走,该公司在办公空间和公司车辆上的开支也得以节省。新西兰航空还宣布,第二阶段目标是从现有工资账单中再额外削减约1.5亿新元。财长警告:
几代人都将为疫情付出经济代价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的数据,新西兰的人均GDP接近4.2万美元,这在全球范围内也算相当富裕的水平了。
不过即使如此,疫情带来的经济代价也让新西兰人有点吃不消。早在3月31日,新西兰财长罗伯特森表示,新西兰政府必须做出长期计划,帮助个人和企业度过经济难关。“几代人都会为疫情付出代价,这是事实。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投资计划,需要很多年才能平稳处理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有一个经济发展的长期计划,一个使我们能够偿还债务,在合理水平上征税,并使我们能够维持生活标准的计划。在短期内,我们希望确保人们有钱买食物,企业能持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