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时弛时张 台日友好是否长存(组图)
近日,日本石垣市议会通过将钓鱼岛所在行政区更名为登野城尖阁引发争议,北京主张钓鱼岛及附属岛屿为大陆固有领土,且中方海警船也频频巡航该区域。台湾舆论则多认为中日关系将因此转坏,但中日关系实际上牵扯多种因素,难以简单的好坏二元区别。
日本石垣市议会通过将钓鱼岛所在行政区更名登野城尖阁引发争议,中方海警船也频频巡航该区域,中日关系恐因钓鱼岛问题再度紧张。(南海研究论坛供图)
中日关系在历史上由于各种情结,包括日本侵略大陆、各种历史的争议、钓鱼台问题,种种因素皆导致两国关系紧张。不过此态势近期渐渐有了转变,比如日相安倍晋三虽仍有以首相名义提供祭品,但自2013年后便未亲自参拜靖国神社,此举动被视为是不希望惹怒中国大陆;此外,2017年与2019年中国大陆推动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日本也都派出代表参加,这表示相较于美国、印度等明确反对一带一路的国家,日本在态度上显得相对友善。
2018年10月,安倍晋三在访问北京时曾提到,中日关系从竞争转为合作,中日之间是邻国更是伙伴,而不是彼此的绊脚石。而习近平原预计今(2020)年4月访日,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可能延至2021年后。
另外,今年六月英美澳加四国对中国大陆通过港版国安法同表关切,并发表联合谴责声明,但据日媒“共同社”报道,日本拒绝参与该项声明,并表示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不追随欧美各国的态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8年访问中国大陆后表示中日之间是邻国更是伙伴,希望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AFP)
目前中日之间共有四个重要的政治文件,包括1972年的《中日政府联合声明》(宣布邦交正常化)、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的《中日联合宣言》、 2008年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而自2019年安倍访中后,外界揣测两国可能会签署“第五个政治文件"。
据“共同社”报道,双方的第五个政治文件或将奠定未来中日关系的形式。相关报道则称,该文件也可能涉及中日将如何共同因应全球性之议题,包含气候变迁、医疗、长照与农业领域等。
从外交博弈来看,可看到安倍晋三试图缓和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甚至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不过,这除了是政治考虑,也存在着日本试图寻求经济突破的利益考量。
日相安倍晋三(左)于2018年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右)會面,兩人其後共同見證中日企業簽署逾50份備忘錄。(AP)
近年,有许多中国企业进入日本投资,像是投资日本中小型零组件制造商,以作为中国大陆大型汽车及电子业者的供应链。根据日媒《日经新闻》报道,中国在2018年共买下25家日本未上市公司,创下历史新高。该举动不仅希望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质量,也同时缓解了日本中小企业的困境,并可帮日企打通在亚洲的新销售管道,也打破日本大企业与供应链之间的固有连系。
除陆资进军日本中小企业之外,大陆一些大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比亚迪等等也纷纷进军日本市场,这些企业的进入除了帮助中国品牌拓展蓝海,同时也活化日本经济。
据统计,目前在日中企协会拥有中国企业会员近120家,日本中华总商会也有华人创业企业会员约200家,2019年访日的中国大陆游客为959万人。中日之间经贸交流的密切度也让双方不得不针对各种实务问题进行协商。此外,中日韩自由贸易协议(FTA)也持续推进中,这备受东亚地区关注。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何思慎指出台日关系无进展的原因不只是核食问题,两岸关系不佳将会令安倍晋三在台日关系上裹足不前。(多维新闻)
当因新冠疫情,美国发动与中国大陆进行经济上的“脱钩”之时,日本虽然也编列预算协助日企移出中国大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日企并非完全移出大陆,而更多是调整产线,日本政府的说法则强调,相关政策并非完全针对大陆。从上述可知,因中日经贸关系密切,使得日本必须在中美博弈之间谨小慎微地拿捏分寸。
当中日关系逐步和缓之时,必须回视台湾的处境。台湾对日关系除了受到历史情怀影响外,政府与民间长期以来也处于“台日友好”的氛围之中。但台湾必须注意到中日关系的进展,因为日本对于中国的冷暖也会反映在对台关系上。换言之,日本对待台湾的态度也会因与北京的关系变化作出调整。
因此,今日台日之间关系停滞并非只是核食问题。台湾辅仁大学日文系教授何思慎便指出,相较于马英九时期台日共签署了28项协议,蔡英文对日外交实际上乏善可陈。他认为,此非因台湾不解禁日本的核食所致,而是两岸关系不睦,局限了台日关系的空间。何思慎进一步提到,在中日强化伙伴意识,摒弃对手思维、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时,两岸关系不佳更会令安倍晋三在台日关系上裹足不前。
总而言之,台湾必须正视中日关系的细微变化,也得注意到两岸关系在台湾对外关系上的影响。一厢情愿停留在台日友好、大陆打压的语汇上,无助于推进台湾开拓对外关系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