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天台玩“死亡游戏”上热榜,评论区让人脊背发凉(视频/组图)
“真实版死亡游戏”?
最近有个“天台蓝衣少女”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短短几小时,6万多人疯转,52万人点赞。
视频里,拍摄者发现三个小女孩竟然在天台玩耍,于是边录像边上前阻止。
不料蓝衣服的女孩,不仅要求他删视频,还突然冲上来抢手机。
大家可以看一下,确实很让人胆战心惊:
很多人看完后惊呼:
天生的恶魔!
这小女孩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比《隐秘的角落》更恐怖,真实版死亡游戏!
老实说,视频里蓝衣女孩的表现,也让书单君很不适。
因为她的表现,实在“太不像个小孩”——成熟、戒备、攻击性强。
当另外两个孩子站在天台边缘时,她却站在角落里紧握栏杆;
遭大人问话后,声称自己不是这个小区的,还要“毁灭录影证据”;
最最重要的是,她似乎还跟另外两个孩子发出了这样的指令:“松手,放一下”——就是这句话,引发了网友们最可怕的猜想——
这场游戏,可能就是蓝衣女孩蓄意为之。
是她故意要让两名幼女掉下天台,这是一出高智商少年犯罪!
想到这里,大家的愤怒和恐惧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舆论开始铺天盖地谴责这个“蓝衣女孩”是魔鬼。
甚至,还出现了要把她“人道毁灭”的声音:
这条评论,被点上了几千个赞,说明很多人真是这么想的——这太可怕了。
我理解大家的愤怒,因为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有可能被坏孩子带入险境,我也很难冷静。
但注意,上面的这一切,都是基于一条1分15秒的视频引发的猜想。
而猜想,就只是猜想,猜想并不等于事实。
仅仅因为一个猜想,我们就要给一个小女孩打上“魔鬼”的标签,甚至直接给她判死刑,这难道不比猜想本身,更让人感到胆寒吗?
其实,如果你仔细回看过原视频,就会发现里面还存在太多的疑点。
单就那句“松手,放一下”,就存在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话是蓝衣女孩说的,原话是:“松手,放一下”;
另一种可能,话是红衣女孩说的,原话是:“松手,让一下”。
事实上,书单君回听了好几遍,都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种。
我个人更倾向于是后者,红衣女孩让粉衣女孩让一下,因为她要跳回来——她们的下一个动作也的确如此。
但我真的不敢打包票,因为视频录音不清,还需要更多证据,这才应该是我们的第一诉求。
蓝衣女孩真的是恶魔吗?
会不会,这只是几个没有安全意识的孩子之间的嬉戏?
一个孩子敢叫板大人,可能是因为胆大,但会不会也可能是因为害怕?怕家里人知道后受责罚?
孩子们的监护人呢,他们去了哪里?
物业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可以让这几个小女孩爬到那么危险的天台?
很少有人问这些问题。
因为很多人在最初看到那条视频时,就已经被搬运者的文字描述煽动了情绪(虽然他本意可能是好的),于是我们看到蓝衣女孩时,便越发觉得她面目可憎。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在先入为主。
但就像一位豆瓣网友说的,"正义和邪恶只有一步之遥,因为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一样没有人性。极端的善,何尝不是另一种恶?"
简单粗暴地审判一个孩子是容易的,但在审判前,我们或许可以先问问自己:
我们离恶的距离又有多远?
谁都不是好孩子
什么样的孩子算是恶童?偷盗、谎话连篇、霸凌、暴力、偷奸耍滑?
大人们经常把“好”和“坏”对立起来,给孩子的恶贴上各种标签。
但知名的心理学家,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心灵导师,河合隼(sǔn)雄却在《孩子与恶》中,提到了一个很多家长难以接受的观点:
这个世界上,谁都不是好孩子。
比如,很多成年人对孩子的撒谎行为,感到厌恶。
但现实中,撒谎却很常见。
发展心理学家李康教授的团队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2岁孩子中,已有30%会说瞎话,给自己编理由,到了3岁,概率达到50%,4岁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
显然,“恶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难以规避的。
河合先生在书中强调:孩子们恶行的背后,往往不是“恶毒和阴险”,反而隐藏着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书里,他引用了一个《小妇人》的桥段,与“天台蓝衣女孩”事件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小妹妹艾美为了报复姐姐乔扔下自己,跟男友罗礼去看戏,烧掉了乔视若珍宝的小说手稿。
虽然后来认错了,但乔并没有原谅她。
不久她们跟着罗礼一起去滑冰,罗礼提醒大家河面的冰还太薄,尽量靠岸边滑行时,后面的艾美似乎没有听到。
乔发现了这一点,但她还是没有提醒妹妹,明知这样很危险,心里想的却是:管她听没听到。
结果冰面裂了,艾美差点因此丧命。
那么大人该怎样去看待,乔的这种恶行呢?
如果这件事被放到网上,应该也会闹得沸沸扬扬,被网友各种解读。
但河合隼雄却从乔的恶行中,分析出了两个信息:
第一,孩子有他们处理冲突矛盾的方式,这其中包括着恶行;
第二,孩子很难意识到,恶一但过了分寸,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让他们悔恨终身。
在搜集资料时,书单君还发现了一条与天台蓝衣女孩类似的视频。
视频中,广东中山市的3个孩子在六楼房顶,飞檐走壁。
身穿黄裙的女孩,蹦蹦跳跳地从十几公分宽护栏的一头跑到另一头,脚边就是楼房的边缘。
同时,一个男孩蹲在护栏上稍微安全一点的地方,不敢乱动,另一个女孩没有上护栏,待在栏内,慢悠悠走过,自顾自地玩耍。
但这个视频里,孩子所传递的信息并不是自私和冷漠,而是他们不明白,生命很脆弱,死亡是极严重的事。
河合隼雄写道,贴标签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孩子们演绎的,却是与那张与标签不同的成长剧。
书单君这么说,并不是给蓝衣女孩“洗白”,而是想要提醒大家,不要简单粗暴地标签化孩子的恶行。
毕竟我们要解决的是“孩子的恶毒”,而不是“恶毒的孩子”。
谴责只能扩大问题,无法解决问题
贴标签为什么不好?
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里讲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妈妈在家看到一堆没见过的文具,后来发现,这些文具竟然是上二年级的女儿一点点从文具店偷回来的,她非常震惊。
因为自己已经多次严厉地跟女儿说过,绝对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气到立马责骂孩子:“这么小就开始偷盗,以后什么事做不出来?!”
按河合隼雄的说法,这种做法,其实是犯了大忌。
因为你给这个孩子“乱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贴上了一个标签“偷”。
后面还接了一个更可怕的话,“以后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这些标签,一个比一个严重,本意是恐吓孩子,让他认错。但很可惜,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孩子改正,还可能越来越严重。
心理学家贝科尔把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
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他反而更容易成为标签所标定的样子。因为每个人都会做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一致。
因为在气急上头的时候,你只看到了孩子“偷”这种行为,却没有去想过:
为什么孩子会偷?
她在想些什么?
在她发展出“偷”这一行为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她真的意识到“偷东西”错在哪里了吗?
了解到这些,才可能找到最根本的问题,孩子心里的恶才可能被正面化解。
而不是单纯地把这个孩子痛骂一顿,或者说“打死了事”。
孩子不是大人,但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
只是很多人长大后都带了上帝视角,忘记了自己小时候可能也做过不少坏事,而一昧地想把孩子都改造成好的大人。
所以,不要太快地给一个孩子贴上“恶魔"、"反社会人格"这样的标签,而是要把它放到一个系统的框架里去思考:
如果孩子是贪玩,缺乏安全意识,那么监护人就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
如果孩子真的是网友们猜测的“反社会人格”,那就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与干预。
同时,小区物业是否存在管理缺失,物业应该尽量减少儿童生活、游戏区域的危险因素。
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反思下:
网络时代,我们仅凭一条短视频,就“未审先判”,把一切错误都归咎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是否理性,是否公允?
蓝衣女孩是善是恶,目前我们都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确定。
但很多网友对她的谴责和诅咒,很可能已经给她带来了真实的困扰。
陶勇医生说过一句话,“我们经常会去评判一个人是好是坏,但人性的善和恶,都是在一个环境中滋生出来的东西。”
所有作恶的大人,也都曾是单纯的孩子。
每个单纯的孩子,也都有可能成为做坏事的大人。
我们在反对恶的同时,也要警惕,自己是否参与到了新的恶之中。
对内心的恶,永远抱有一颗警惕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