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逝世47周年,功夫之王4个瞬间激励全球华人(组图)
今天,是李小龙逝世47周年祭。
人们以各种形式缅怀这位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英雄与偶像”的重要人物。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这位西方荧幕上第一位亚洲超级英雄今年该80岁了。
虽说英雄已逝,但李小龙所代表的“华裔精神”,却从未远去。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伴随着的,还有针对亚裔群体的歧视,以及“反种族主义”的持续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小龙再次回到了聚光灯下。
最近,美国ESPN电视网播出了李小龙最新纪录片《若水》(Be Water)。
纪录片还原了1960年的美国,那时候,种族歧视异常严重。在美国的日本人被打上了“恶魔”的标签,在社会里被看成敌人;而中国人,则是美国人眼中的廉价劳动力,做着社会底层的工作。想要改变美国对“有色族裔”的看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李小龙选择站了出来,用自己短暂的人生试图去改变美国对于亚裔,甚至是“东方文化”的误解。
01“李小龙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纪录片《若水》的导演阮鲍说。身份认同,或许是李小龙从出身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寻找的东西。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这是美国最像香港的地方,住满了怀揣淘金梦来到美国的华工。
李小龙出生时,是纯正的美国公民。其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名伶,母亲何爱瑜是香港四大家族之首、香港第一位百万富翁何东的侄女。
出生后不久,李小龙就随父母回了香港,整个童年基本上是在戏班子里度过。13岁拜叶问为师,开始习武。
但因为整天打架,李小龙的父母决定重新送他回美国。
18岁再到美国时,李小龙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身份瞬间变成了一个少数族裔。
美国人对华裔一直存在偏见。从1830年第一批华人到美国开始,在美国人眼中,华人就是一群顺从、默默无闻的廉价劳工。随后,爱尔兰裔美国劳工领导的工人阶级白人运动,掀起了对华裔美国人的仇视。
1882年《排华法案》通过,更是第一次明文禁止一个种族群体。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李小龙体验着华裔移民的身份难题:我的身份是什么?我要如何表达自己?在美国社会中我能被看到吗?
亚裔总是会被另眼相待,李小龙决定打破这堵墙。
李小龙结交不同种族的朋友,并娶了一位白人太太。
当时,美国依然有许多州禁止跨种族婚姻。所以,李小龙与妻子的婚姻,一开始并不被祝福。但他决心从妻子开始展示中国之美:第一次约会,他教太太蹲马步;他坚持带妻子吃中国菜、看中国电影,只为让她更了解中国。
1963年,李小龙在西雅图开设第一家武馆。除了咏春拳,他对其他武术也非常感兴趣。而为了打破偏见,他决定武馆对所有肤色的人开放,而这样做在当时非常反传统。
李小龙的第一位武术学生,是黑人男子Jesse Glover。
他的另一名学生,则是后来的NBA巨星贾巴尔(Kareem Abdul Jabbar),更是带着李小龙见证了民权运动和黑人解放运动。02
1963年,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广场聚集25万人反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可在1968年,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都遭到刺杀。
悲剧发生时,李小龙意识到:整个国家因为种族矛盾陷入泥潭。
这一运动最终促使美国一个世纪的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但彼时的美国却出现这样的声音:
这些非裔太吵了,看看亚裔,默默无闻,温良恭让,他们才更有可能会成功。
这恰好表现了美国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他们接受同化,不对歧视、贫穷、排斥大惊小怪。他们低头努力工作,接受白人社会制定的规则。
亚裔在美国的人种光谱上,非常微不足道,这在许多人看来,同样是赤裸裸的种族主义。
很快,李小龙发现,这一歧视同样发生在好莱坞。
首先,好莱坞电影中中国人的形象几乎都是:龅牙、小眼睛、小身板以及羸弱。
譬如在《蒂凡尼早餐》中,亚裔美国人的形象被刻画成很疯狂,并且都是白人的仆人。
其次,好莱坞还有这样一条潜规则:亚裔男主角不能亲吻白人女主角,只能亲吻亚裔女性。
好莱坞甚至找白人来演中国人。
1966年,李小龙与美国广播公司签订了30集电视剧《青蜂侠》的演出合约,但他却只能演“加藤”这一配角。
他在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是二号人物,也许当个一号?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二号人物对李小龙来说都是来之不易。
一开始,出于对亚裔演员的不信任,“加藤”这一配角并没有任何台词。
倔强的李小龙给片方写信:“加藤是青蜂侠机灵的伙伴,而不是一个沉默的跟随者,我不是在抱怨,一个机灵的伙伴会给《青蜂侠》带来一个能力更出众的加藤。” 从而争取到台词。
在片中,“加藤”身手不凡,和“青蜂侠”一起除暴安良。播出后,“加藤”的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男主角。
然而,《青蜂侠》上映后因收视率不佳被取消。那是李小龙的低谷期,他经历很长时间失望、低落。
李小龙在之后的多部影片中,始终只能做配角。李小龙当时拿的工资,甚至连主演的一半都不到。
但他依然有着更大的理想:成为功夫电影巨星。
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生活拮据。
但李小龙始终拒绝参演任何有损华人形象的角色。
后来,李小龙主动联系华纳兄弟,希望能自己创作角色,但得到的回复却是:好莱坞还没准备好迎接一位亚洲英雄。
此外,他在影片中的英语口音也被质疑。
李小龙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功夫,甚至创造了新的英文单词Kongfu。
然而,好莱坞最终将这部名为《功夫》的影片,给了美国演员戴维·卡拉丹。
好莱坞接受不了非白人的英雄。
对于这一“潜规则”,李小龙曾这样说:“很不幸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从商业角度看他们觉得很冒险,所以我不怪他们。”
最终,李小龙决定回香港发展:“我是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不可能成为白人的偶像。”
03
让李小龙没想到的是,回到香港后,他又一次遇到身份带来的困境。
他很难融入当地的电影工业。他接受的美式教育,他“半洋华人”的身份,也被人攻击和谩骂。
于是,他开始尝试将中西文化融入影片中。
1970年,李小龙先后主演了《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及《死亡游戏》。
这4部电影让他在国际上迅速声名鹊起,甚至头一次收到好莱坞的主动邀请。
外媒也出现了《李小龙真是惊为天人》这样的报道。一时间,他成了许多西方人眼中的英雄。
李小龙迅速走红,这也让他意识到,相比起开一百家武馆,演电影可以让更多人通过他了解“东方”,打破偏见。
于是,我们看到在《精武门》中,李小龙凌空一脚将“东亚病夫” 的告示牌踢得粉碎。
而对于许多华裔来说,看到李小龙的面孔,就像看到自己的身份在西方国家被认可。
出生在美国,在香港长大,又在美国好莱坞闯荡,虽然要面对身份认同的不断碰撞,但李小龙就像中西文化的桥梁一般,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东方,也让中国人了解世界。
在种族观念上,李小龙拥抱人人平等,世界大同。
1971年,李小龙在接受电视节目主持人皮埃尔 · 伯顿的采访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是华人,还是美国人?”
李小龙回答说:“你知道我想怎么看自己吗?我把自己看做一个人。大家同在一片天空下,本该天下一家,尽管彼此之间存在差异。”
1973年,32岁的李小龙在香港家中猝逝。
同年,由他主演的好莱坞影片《龙争虎斗》上映,全球票房突破9100万(相当于今天的5.21亿美元),这部影片让他一跃成为世界级国际影星。
然而,这一天李小龙却没有机会看到。
在纪录片《若水》的结尾,导演这样说: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天,李小龙依然是他自己,是搭建中西文化的桥梁,被世人记住。
李小龙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期待,就像他的武术哲学带给世人的影响。
“一个好的武术家就像水一样
因为水是无形的
你抓不住它,也无法用拳头击伤它
所以像水一样柔软灵活吧
清空你的思想,无形无式,如水一般
将水倒入杯中,它变成杯的形状
将水倒入瓶中,它变成瓶的形状
将水倒入茶壶,它变成茶壶的形状
水可静静流淌,亦可冲天巨浪
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