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游戏” 入侵台湾诱使青年自残 网络社群是避风港也是深渊(图)
暑假是青少年的上网高峰,日前台湾花莲县有家长向国中校方反映,发现学校似乎在同学间流传着 “蓝鲸游戏” 这款诱使小孩子自残的游戏 ,学生更成立line群组比赛谁更敢玩,引发舆论哗然。花莲县教育处对此则表示,已紧急通知各校老师协助调查,未来也会加强在校园及补习班倡导。
但是即便校方即时回应,许多家长仍旧忧心忡忡。蓝鲸游戏发源于俄罗斯(Blue whale),游戏内容以关卡的方式,要求青少年完成自残等任务,最后的关卡将被引导到自杀身亡。
蓝鲸游戏更可怕的在于无法退出。由于它透过时下年轻人流行的社交平台,邀请孩子加入游戏。而在加入游戏前,规定须将联络方式或是裸照等信息交给对方,因此如果参加者中途反悔想离开游戏,信息都会被拿来当成威胁参加者的武器。因此一但加入游戏后,就难以离开。而由于第一个关卡是在手臂上画上蓝鲸或是其它指定字样符号,因此自残和蓝鲸符号成为辨认是否参与蓝鲸游戏的一个关键。
2016年,俄国报纸新报将许多彼此无关的儿童自杀和社群网站VKontakte上的“F57”社团作链接,网络上也盛传蓝鲸造成超过100多名俄罗斯学生自杀。2016年,自称是蓝鲸游戏游戏创始人的布德金(Philipp Budeikin)表示,他发起该游戏的动机是以教唆自杀来清洗社会,把他认为没有存在价值的人从社会中清除,最终被判刑3年4个月。
不过时至今日,还是没有强而有力的证据证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许多消息都没有得到权威媒体、官方证实,因此也许多人也表示 “蓝鲸游戏” 全部都只是网络谣言夸大。但是,无论究竟有多少人因此而死? 存不存在设计者和主谋? 蓝鲸游戏这样的教唆自杀手法随着社群快速传播在世界各地都有个案,造成许多家长恐慌,也有以蓝鲸挑战之名,骗取受害者数据和勒索钱财的情况发生。
“蓝鲸游戏”到“momo挑战”
除了蓝鲸游戏,前几年的momo挑战也曾经造成恐慌,大眼裂嘴的人面鸟身momo会给予孩童自残的指令,或传送恐怖的影片给孩童,同样引发许多家长的恐慌。对于数字原生世代青少年来说,手机平板不离身,这些有害的讯息或透过网络影响孩童的生活和行为,成为现代家长的梦魇。
蓝鲸挑战入侵校园在台湾引发高度关注。(FB@王婉谕)
在现代社会,有时比起线下的生活,在线上因为相同兴趣、爱好而凝聚情感或认同的社群反而有更强的凝聚力。小灯泡妈妈、时代力量立委王婉谕就在脸书po文提到,据俄罗斯当局调查,选择加入游戏的孩子,个性较为孤僻、生活空虚,蓝鲸游戏因此利用这些弱点,摧毁他们对于活着的希望,间接也反映出当下的社会问题。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些孩童在家庭或许得不到归属或关注,因此在透过在线寻求认同感,但却在挑战的过程中更加厌恶自己和社会。
网际网络快速发展,也逐步改变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透过网络可以快速建立关系,可以成为拉许多人一把的力量但也可能成为引诱少年走入深渊的契机。除了家长和教育机构之外,政府对于网络犯罪的管制、网络生态的治理也难辞其咎,只是政府的管理边界在哪里?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什么样的又是能容忍的异见? 这些讨论和立法的速度始终比不上科技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