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杀害妻子后,这个男人决定去死: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孩子遗忘(组图)
这几天,我突然对变老产生了极深的恐惧。
事情起于一个老人、一个脸盆。
7月31日,安徽蚌埠一小区,发生了一个奇怪的事。
有居民隐隐约约听到脸盆的敲击声,但不知声音从哪来。
那时,声音已持续了四天。
她顺着声音走到尽头,才发现是一位老人在敲击脸盆。原来,老人在阳台上摔倒了,无法起身。
整整4天,滴水未进。
孩子已经20天没来看过他。
邻居也不会管。
没有人关注,没有人照顾,他被“世人”遗忘了。
老人只能倒在那里,用微弱的力量,敲击脸盆求救。
幸运的是,他的求救信号终于等到回应。
老人等到安置后,几乎把矿泉水瓶“接”到嘴里,水一鼓作气往里灌。
民警阻止也不是,干看着也不是。生怕老人呛着。但又无可奈何。
这一幕,我看了很多次,心中五味杂陈。
当一个人老了,身边“举目无亲”,最简单的生存欲求,都成了一种奢侈。
物质生活?几近一无所有。
就像这位老人的房屋,目之所及,只有发霉的食物。
我们常说“养儿防老”,并非全出于功利心。
而是出于“老有所依”的期待。可当孩子把父母“遗忘”时,这种期待也就成了一场空。
02
2019年5月18日,山东肥城一户人家发生了一场凶杀案。凶手就是“枕边人”。
很多人肯定会以为,夫妻之间无非是利益纠纷,或矛盾冲突。
但其实都不是。
夫妻也并非中青年,而已携手走到老年。
关系一直很不错。
转折发生在2013年8月。
妻子被确诊出抑郁症。
崔泉祥照顾得筋疲力尽。
他想自杀,却又担心妻子无人照顾。
于是萌生出让妻子和自己一起死的想法。
很可悲。
或许从始至终,崔泉祥都没想过寻求孩子们的“援助”。
他被困住了,悲观绝望。
而儿子媳妇却只看到,父母感情很好,母亲患病多年,一直是父亲照顾她。
就像网友评论的:“儿女供述:父母夫妻和睦,家庭美满。然而老人悲观厌世,残忍杀妻?这个逻辑真的......”
我不忍心细想。
有多少孩子在“虚构”一个理想中的情景:
父母生活自给自足,没有烦恼,没有争吵,没有情感缺失,凡事亲力亲为,不需要自己过多的关心。
但现实是,对老人来说,力有不逮再正常不过。
03
失去与社会、子女“链接”的老人,有两种悲惨的结局。
一是绝望自杀。
二是孤独死去。
“主动”告别人世需要勇气,而孤独至死更为普遍。
也更令人望而生畏。
日本有一部纪录片,叫《老年公寓清洁队》,里面把第二种结局称为“孤独死”。
什么是“孤独死”?
一位教授给出了更具体的定义:
第一,有人在房子里死了;
第二,死亡过程无人目击;
第三,自杀不是孤独死亡。
也就是说,“没有人预料或预测到死者的死亡。”
那将是一个人最为悲伤的时刻。
心中的遗憾、惶恐、倾诉.....都无人看见、听见。
只有自己,是自己最后的“见证者”。
这比孤独地活着,要可怕太多。
纪录片中,有一名工程师,在还没退休前,经常和同事喝酒。
退休后,基本见不到什么人了。
他带着某种壮烈的语气说:“总之,总有一天,我会悲伤孤单地死去我已经准备好了。”
为了预防“孤独死”,“零孤独死”巡逻队应运而生。
在一些老年人比较多的社区,居民们自发设立一个巡逻体系。
居民巡逻,社工上门拜访,打破老年人过于“宁静”的生活......
诸如此类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打破一个现状:相互“麻烦”地活着,并不可耻。
有人说,“孤独死”是一个死局。
正如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所写:“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句悲观而丧气的话。
当一个人渐渐老去,沉浸在自己的孤独里,他会剔除掉所谓“不必要”的交流、“多余”的问候。
“一切从简”,别人也就看不见落在他内心里的“雪”。
灰暗的情绪不断涌来。
人就会一天天暗下去。
这是一种死循环。
打破了,生活依然可期;
打不破,就会被绝望打败。
有一部电影,叫《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正是教我们如何打破这种绝望。
欧维是个性情乖僻的老人。
有一天,他被解雇了。
内心怀抱着对已故妻子的怀念,他对活着也失去了眷念。
就在他把自己收拾得一丝不苟,准备“体面”地自杀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小区里来了新邻居。但他们的停车技术太糟糕,欧维看不下去了,放弃自杀跑去帮忙。
之后,他的“自杀行动”一次次受到搁浅。有时,是因为小孩往他屋里张望;
有时,是邻居家小孩给他送来食物;
有时,是女邻居挺着大肚子,要欧维送她去医院......
总之,欧维的世界里不再是单一色彩。
增添了许多生气。
也开始与他人链接。
有网友评论说,“这个世界,正以各种方式挽留他。”邻居“介入”了欧维的生活,也挽救了他的生命。
他开始看见更多的美好,也慢慢融入邻居的生活里,体会种种快乐。
不再是一个孤岛,无人靠岸。
05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脑死亡。
从生物学上讲,他死了。
第二次,是葬礼。
他从社会中消失。
第三次,是遗忘。
再没有人记得他的音容笑貌,那时,他彻彻底底地死了。
确实,“遗忘”是比死亡更可怕的存在。
被家人、朋友,乃至社会遗忘的老人,将面对一生中最沉郁的孤独。
不被惦记,不被关心,不被需要。
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被硬生生切断。
价值感为零,活着变成“可有可无”的事情。
那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人已经“提前”死去。
只是肉体的死亡“滞后”一些。
有人说,父母养大孩子,是一个奋力托举的过程;
而孩子长大后,就忘了“根”的存在。
老人瞬间变成一叶浮萍。“好好死去”也变成一种奢侈。
何其可悲!
父母需要的,其实很简单,无非是隔三岔五的关心,有规律性的看望。
而这些,将给父母和外界“搭”一座桥梁。
给他们建立情感链接,以及生之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