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取代中国,欧美重建供应链成本可达1万亿(图)
美国商业银行(Bank of America)最新研究显示,打算在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后将制造流程移转到中国以外的外国企业,未来5年内可能面临1兆元的成本。
但是,该行认为,从长远来看,此举可能对企业有利。
甚至在新冠大流行之前,美国商银对全球分析师的调查就已发现,在供应链方面,企业正从全球化转向更趋本土化。这是因为许多因素威胁到为现代工厂提供服务的网络,包括贸易争端、国安问题、气候变迁和自动化的兴起。
然而,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商银全球研究负责人布朗宁(Candace Browning)及其团队认为,新冠疫情加速了美国和欧洲制造业数十年来集中在中国的趋势逆转。
报告显示,新冠大流行已导致80%的全球产业面临供应链中断,迫使超过75%的企业扩大其现有重觅生产基地范围。
布朗宁解释:「虽然新冠疫情成为加速变革的催化剂,但其根本原因却是基于向『利益相关者资本化』的转变,进而认定迁移有利于广大的股东、消费者、员工和国家。」
报告说,虽然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从不同的角度着手进行迁移,但分析师们观察到他们的结论大致相同:供应链的某些部分应理想地在同一国内迁移,但不宜搬到被视为「盟友」的国家。
美国商银全球基金经理人调查中有67%的受访者认为,本地化或重塑供应链将是后新冠疫情全球最主要的结构性转变。
美国商银预测,在未来5年内,将所有不适合中国消费的出口型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之外,可能使企业蒙受1兆元的损失。
分析师表示,这可能会使股本报酬率下降70个基点,自由现金流获利率下降110个基点,而潜在的风险溢价可能会被抵消。分析人士建议,这将意味着负面影响「显著、且难以防止」。
股本报酬率和自由现金流获利是投资人用以评估企业获利能力和维持其日常营运能力的工具。
布朗宁的团队预计,为了抵销这种大规模「重新外包」的更高营运成本,决策者和企业管理层可能会采取积极行动。
他们透露:「我们不预期会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对我们调查中受访者一致期望在未来新产地实现自动化感到震惊。」「预计政策制订者还将透过税收减免、低利贷款和其他补贴提供帮助,而美国、日本、欧盟、印度和其他国家最近也宣布了这一点。」
就产业面而言,美国商银研究人员认为,建筑工程和机械、工厂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电机和电子设备制造、应用软体以及其他类似服务的股票都将受惠于这股加速的趋势。同时,北美、欧洲和南亚的银行也可以从这些变化带来的更大经济活动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