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杰:中国仍须认清与美国的关键技术差距(图)
本文转载自联合早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古老的中国哲学认为,数字“9”代表最大和最高。譬如,古老中国大地被认为是由“九州”组成,中国天子拥“九鼎”等。而数字“0”则标志“混沌”,亦有“原始”和“起始”之意。譬如,中国最富盛名的古代哲学家老子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中国古老哲学也认为,万物“周行不怠”而“复归于道”。让我们看看过去的“19”年和如今的“20”年。如果说“19”年代表着世界发展到高度有序的状态,那“20”年则是重归混沌无序的元始之态。这或许可以从这一古老哲学角度来理解,甚至解释2019年末突如其来、迅速横扫且至今肆虐于世界的冠状病毒疫情。
如今,冠病已导致全球确诊感染人数超过2384万,并已夺走超过81万人的性命,而未确诊但已感染带毒的人数更是难以计数。有些吊诡的是,该病毒首先在2019年末在中国武汉大规模暴发,而如今却在美国引起最大规模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尽管病毒源头及“零号”感染者仍然是个科学上的难解之迷,但疫情显然大大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高速发展被许多西方政治家、经济学家评价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些西方政治家和学者也普遍用“崛起”,来概括性地形容中国的发展奇迹。当然,西方政治家和学者大多认为,中国的高速发展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所主导的世界秩序下的发展,是美国和西方其他主要国家对中国的接触和容纳政策,使中国得以快速地“崛起”。
但作为拥有众多人口和广袤国土的大国,中国的迅速“崛起”,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等现有位序的冲击,则根本不是亚洲“四小龙”的高速发展所能比拟的。同处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四小龙”,均是采西方政、经、法等所谓民主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而言,不但是根本够不上任何威胁的“边缘”发展,而且是西方自由世界的有益扩展。
中国的高速及全方位发展则很不一样,一是体量和能量巨大;二是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三是举国体制,这使得美国这一当前世界上唯一的综合超级大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美国出于维系目前的世界秩序,也即维系以美国为首或美国优先的战略目的,采取了对中国全方位打压和遏制的举措。美国的种种不友好举措,自然也引起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于是乎,中美之间这种十分不友好甚至敌对性的互相举措,直接导致中美关系的急剧冷冻,以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扬言可完全“切断”中美关系。
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观察家和学者都担忧,中美关系会从往日的友好交往,到最近的激烈交锋,而最终可能演化成交火的完全敌对状态。
鉴于中美两国在政、经、军事等领域,在世界力量分重上所占的最大两个比率,以及目前两国之间的交锋状态,以及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我们因此可依中国古老哲学原理解读,当前世界秩序正向混沌的“0”态演化。
最近一则来自日本有关中美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的消息,则进一步印证中美在科技论文的产出上,正从以往的序位到交替的转换。根据该则报道,中国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已赶上和超越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和中美的差距已越来越大。
中美尖端工业技术差距巨大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等四个现代化目标。40余年过去,中国确实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进步,甚至可说是伟大成就,但中国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美之间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以半导体芯片技术为代表的尖端工业技术上,中美之间的差距巨大。
中国华为技术公司虽在某些尖端半导体芯片的设计上赶了上来,但在最终的具体芯片制造上,还明显受制于美国。如以中芯国际(SMIC)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目前的成熟技术水平还在14纳米阶段,这与世界上最先进的7纳米乃至5纳米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代差。
这些最先进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和技术所需的最基础原材料、技术与设备,绝大多数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里,如最纯净的基础电子材料和基础化学气体,目前只能由美国、日本等国家所生产;而最尖端的光刻技术和设备只能由一家荷兰公司提供。
在美国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公司,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政治打压和技术封锁时,这些中国高科技公司都有被掐住脖子而窒息的要命感觉。例如,华为公司高层人士公开承认,由于美国的进一步制裁,华为所设计的领先全球的麒麟系列半导体芯片,将在9月15日之后无法制造。也就是说,华为的最先进芯片因无法在中国制造而将成为“绝唱”。
其实,中国与美国相比,还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基础性的尖端技术上,除了核心半导体芯片之外,还有基础性的软件,如计算机的数据管理、处理和操作系统软件等等。
中美在这些所谓“核心、高端、基础”半导体芯片与软件上的差距,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在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上的落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研究论文的发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强,现在中国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许已赶上美国,这是因为中国在科研人员的数量以及刻苦努力上的优势所致。不过,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所载的科技价值上,仍然和美国科研人员的论文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国科研人员的原创性研究,也就是所谓从“0”到“1”的创新研究仍然是偏少,这可以从中国科研人员所获得的诺贝尔奖的稀有数量上看出来。急功近利式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各方面发展上的故有顽疾,这包括中国在科研和教育上的发展。
如果对此有怀疑,试问有多少举世公认的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近代发现、定律、公式和技术?这和当前世界第一的论文数量相比,和当前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相比,和受高等教育总人数世界第一相比,实在是令中国人汗颜。
世界万物变化由混沌“0”态到高度有序的“9”态演化,再由“9”到“0”的“复归”,或许是一种科学规律,至少是中国古老哲人所信奉的哲学规律。
当前的世界也许正在经历由高度有序到无序的转变阶段,冠病疫情肆虐及中美的激烈交锋,可能是这个阶段的两个明显标志。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9年下半年,提出西方霸权已近尾声的看法,这是他看到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统治的世界秩序正在崩解吗?如果是,这和中国古老哲学所理解的“9”到“0”的演变相吻合。
笔者想要总结的是,在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过程节点,中国对自身实力,尤其是在和美国相比,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的差距,应有清醒认知,更须踏踏实实,努力不懈,以造福于全世界。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强,现在中国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许已赶上美国,这是因为中国在科研人员的数量以及刻苦努力上的优势所致。不过,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所载的科技价值上,仍然和美国科研人员的论文存在不小的差距。
(作者是香港大学物理学教授)
本文转载自联合早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