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撑的父亲,坚守的母亲,“养员工”的老板…封城令下的墨市华人店,他们因为这些而坚持(组图)
老夏动作麻利地把大锅里最后一勺烧茄子盛进餐盘,满意地笑了笑。走到店门口,将玻璃门上的小吊牌翻了个身,将“OPEN”露在外面。在厨房里忙碌了一早的他,此时已露出些许倦意。他摸索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包澳版简装“力群”想要解解乏,却发现烟盒空了。
看着空烟盒,犹豫了许久,他最终还是按捺住了再买一盒的想法。
老夏的烟盒,已空空如也(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我寻思,要不还是把烟戒了吧,”他对记者说,“挺贵的,现在生意不好做,能省一点是一点。”
当头一棒,“他们一个个都走了”
这是墨尔本进入二次封城的第55天,对老夏来说,是生意清冷的又一天。左右没事,闲不住的他把店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摆好桌子后,他看了眼窗外,仿佛又回想起疫情前店里的样子。
他知道,那时的生意是真好。位于Victoria St和Russell St街口,这家“老东北自助小炒”正对着RMIT大学,每到学生下课的点,街上都是三五成群的年轻人。不时有人走进店来,麻利的付钱,拿个盘子,少少的装一点饭,然后偷偷斜觑着他,手上不停,用肉菜把盘子堆得满满的。
对这些孩子,老夏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那些实在离谱,用牛肉在盘子里堆出了尖尖的,才忍不住说上两句。
老夏看着窗外,有些唏嘘(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那时的学生们,很快就能把这间小店挤满,一天堂食就能卖到$1000多块。老夏告诉记者,这样算起来,刨去开支,还能有些结余,自己当时就特别开心,觉得有盼头。“去年年底,全家还一起去了塔斯马尼亚旅游庆祝,回来就和房东签了10年的门面租约,打算好好干。”
说到这里,老夏苦笑着感慨道:“谁知道今年就是当头一棒啊,我都快懵了。”
“我店里的顾客本来都是学生,但随着疫情加重,他们一个个都走了,”老夏告诉记者,现在又是疫情又是宵禁,基本只能靠外卖平台接生意。“别说赚钱了,现在能把房租电费平了就不错了。”
紧挨着老夏的店,是山东夫妇老胡和袁姐经营的饺子馆。店主袁姐告诉记者,疫情前店里每天的营业额能做到$800,但如今最多也就$100出头的流水。夫妻俩精打细算,也只能做到尽量多卖点餐食,好少赔点房租开销。
袁姐的饺子馆,大部分桌椅都被收了起来(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在City的中餐馆,中国留学生是消费主力。现在澳洲封城锁国,很多留学生回不来,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回国,导致我们生意每况愈下。”袁姐告诉记者,“我们的饺子深受local的喜爱,但是现在不允许堂食,又失去了很多顾客。”
“生意清淡,我们倒是没那么累,但经济上的损失是实打实的。好在政府和税务提供了补助,我们才能撑得住,”袁姐说。
墨尔本市议员刘乐表示,自从维州进入二次封城以来,许多中小企业主反映蒙受损失,对此,市议会已经出面与州政府协商,希望为墨尔本的商家和市民争取更多的权益和支持。
“经过谈判,州政府发布了5.34亿澳元的款项支持商户,其中还包括2千万澳元专门支持墨尔本市内邮政编码(3000、3006、3008)的商户,重点用于餐饮和零售业,”刘乐称,“虽然不多,但可以为市中心的商家解燃眉之急。”
关店?“从来就没想过”
自疫情爆发以来,澳洲经济遭受重创,而封城、禁堂食、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则几乎宣告了餐饮服务业的死缓判决。据澳大利亚统计局9月2日公布的数字显示,全澳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季度降幅高达7%,这也是该部门自有记录以来出现的最大降幅。
当季澳洲家庭的最终消费支出下降12.1%,其中服务支出下降17.6%。
澳洲财长Frydenberg在发布会上展示GDP跌幅 (图片来源:网络)
受此影响,澳洲的餐饮和酒店业就有超过1/3的员工失业,莫里森政府更在年中时预测会有超过441,000名餐饮酒店业雇员失去工作岗位。他们中有些是被裁员,有些,则是雇主直接停业。
瑞银(UBS)的分析师表示,自7月中旬墨尔本重新进入4阶段封城以来,中小企业的表现已经恶化。市场调研机构ACA Research的数据则显示,超过70%的维州小企业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利润暴跌,且有36%的小企业“极度担心”其能否存活,另有36%的小企业“非常担心”其能否存活。
不过,受访的华人餐饮业者们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他们都有自己坚持的理由。
老夏告诉记者,自5月以来,店里的净损失已经接近了1万澳元。可即便生意已经十分难做,每周六清晨,老夏依旧会起个大早,一路从东南驱车几十公里到墨尔本西区进货。
他告诉记者,关店止损对他而言是“从来就没有想过的事”,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们。
他有一儿一女。男孩刚10岁出头,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女儿却已经18岁了,即将面临维州高考。
“我是可以把店关了,在家里面照顾孩子们的起居,可问题是孩子看了心里会怎么想?她或许会觉得,爸爸是不是没有工作了,家里是不是有困难了,我该怎么办?”老夏说,“这些事儿,就该我们担着。”
“我们夫妻俩原来在阿德莱德,搬到墨尔本来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孩子也争气,进了墨尔本最好的中学,成绩也靠上游。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我不想她担心什么。”
“而且,就算现在把店关了,房租还是得照付。毕竟刚签了10年的合同……除非破产,是否没法得到豁免的……”老夏告诉记者。
“我觉得,只要做下去,就总归还有人来,大家还记得有你这么个店,你就还有机会。可要是把店关了,大家很快就会把你忘记,将来想要重开,就是难上加难了,”老夏说。
80后华人小伙Harry在Glen Waverley的火车站旁经营着一家奶茶店。和老夏一样,虽然疫情让行情遭到了重挫,但Harry依然咬着牙坚持着经营。为了维持生意,他不光亲自上阵送外卖,还联系了很多其他商家合作起了团购。当记者问起时,Harry说,自己觉得还不是放弃的时候。
Harry晒出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供图)
“我要养着店员啊,不然停业三五个月,还要重新招人。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品牌曝光,不然分分钟客人就把你忘了,”Harry说。
袁姐夫妻俩坚持经营的原因则更为特殊些。
4年前,袁姐一家准备商业移民墨尔本,但二人的爱子却在留学时不幸身故。她告诉记者,开着这家店,是夫妻二人对爱子的一个承诺。
“我坚持的一切就是为了陪着他。我不舍得他自己在这里,我们办移民都是为了陪他在这里生活。这是我曾经对他的承诺。”说到这里,袁姐的眼里有泪光闪烁。
坚持,总有回报
店家们告诉记者,虽然这场疫情让他们损失很多,但也让他们见证了更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有一位老顾客,以前常来堂食,但到了疫情爆发只能外卖的时候,他还是会来,”袁姐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来打包两盒饺子,顺便问我们生意受的影响大吗?我就告诉他,是呀。结果他付完饺子钱,接着又放下10元小费走了。”
“我当时愣住了,真的好感动他无言的支持,”袁姐说。
“还有位顾客,是北方人,他特别喜欢吃我家的饺子。有一天我听到他打电话时候哭了,说在这8年了没能够留下来,因为疫情,第二天必须回国了,我说了很多鼓励安慰他的话,给他免了单,也算是在异国他乡给他送行。”袁姐告诉记者。
老夏则告诉记者,女儿最近的成长让他感慨不已。
“我不想让她担心店里的事情,但她会时不时的问上一句‘爸,最近生意怎么样?’”老夏说, “那我肯定说好啊,她就很欣慰,说‘那就好,那就好’。”
“长大了,长大了,”老夏说道,眼里带着些笑意。
Harry则表示,客人们不但照顾他的生意,还给了他很多惊喜。有的客人会晒出精心拍摄的客照帮他做宣传,有的客人会送给他点心食物,还有人甚至把打包袋整理好,整整齐齐地还回来,自己对此十分感动。
对于这些坚守的店家,许多消费者其实也心存感谢。
“虽然不能进店吃了,但知道他们还开着,还可以点外卖,其实是很开心的,”华人女孩Cynthia告诉记者,“不光是为了吃饭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我们之前的生活是很方便,很珍贵的。”
截至记者发稿,维州新增病例数已经连续多日在100上下徘徊,此前严格的封城措施似乎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尚不明显。州长Daniel Andrews则表示,将在本周日公布维州解禁复工路线图。决定这些依然坚持营业的华人商家命运的日子,似乎即将到来。
不过,老夏告诉记者,不论接下来的情况变成什么样,他都会坚持把店开下去。“你问我坚持到什么时候?我会一直撑下去,撑到撑不住为止,”老夏说着,看了眼窗外。
正是学生下课的点,本该熙熙攘攘的路上,如今空无一人。
欢迎添加记者微信 todaybro 爆料,或致函 [email protected] 提供信息。
(记者 杨文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