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庆功之外的李文亮悲剧中共会学到什么(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9月初的中国抗疫表彰大会上,中共领导层表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研发新冠疫苗的军医陈薇等抗疫先进个人及集体宣示中国抗疫的胜利,但人民大会堂掌声的另一面,中国民众同样在被奉为“吹哨人”李文亮的微博下表达着自己的情绪。
9月8日,中共为抗击新冠肺炎的功臣举行表彰大会,但这场大会注定不会有李文亮。(Reuters)
当一个已经消失已久的人物仍然能轻易地掀起舆论风波,调动社会情绪,中共应该明白所谓的“胜利”并没有完全到来。而需要反思的地方,已是当务之急。
没有李文亮的表彰大会
9月8日当天,中共七常委坐镇,一众军队高层、各部委和地方大员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一场超常规的表彰大会。
这是中共为表彰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突袭中国本土后,那些投身抗击疫情队列的人士所举行的大会。所谓表彰,通常意味着事成之后的奖赏。更通俗地说,这是一个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刻。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名单里,有1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3名“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499名先进个人、500个先进集体进入到当天的表彰仪式中。这其中有代表中国官方首次确认新冠病毒(SARS-CoV-2)有人传人现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有带团研制出中国首支新冠疫苗的军医陈薇,有在疫情期间主导中医药应对病毒的张伯礼,甚至有承担基层疫情防控的各个社区的居委会主任们、报道疫情信息的官媒记者、爱心志愿服务的代表……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列名单者显然都是在中国官方抗疫话语体系里出了力的。尤其是4位国家最高荣誉获得者(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更受到国家元首级礼遇。在表彰会议的万人大礼堂里,他们被安排在主席台就座,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为他们戴上硕大的金链。中国官媒新华网全程直播了这场表彰大会,后来“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钟南山在受访中称自己在红毯去领奖时故意走快,以显得自己还没老的笑话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同一天,在中国官媒刷屏式报道这场抗疫表彰大会时,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微博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当天下午,李文亮微博登上热搜排行榜,其中他最后一条微博留言区评论已突破100万条,点赞365万,转发23万。这条博文是2020年2月1日发布,内容为“今天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而下面的评论却是“公道自在人心,你就是英雄”“今天开表彰大会,他们都是英雄,你也是” “表彰大会开了,反思大会却没有,哎,致敬李医生!”“英雄不需要奖章,大家心中的英雄自成一束光”……
如今萧瑟不少的微博虽不复网络大“V”时代的星光熠熠,但仍是社会情绪表达的主要话语工具。因而,在9月8日这一天,热闹,只是人民大会堂的,微博,有的只是对李文亮的悼念。在这种场景下,悼念与庆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人民大会堂的气氛越热烈,李文亮的悲情色彩便愈浓。
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是对受表彰人士的否定,或者是对会议本身的敌对,社会舆论蜂拥至李文亮微博下,是对李文亮未能得到官方认可的惋惜,是即使中国官方宣示了疫情胜利后仍耿耿于怀的不满,也是对李文亮式悲剧的心有戚戚。
站在中国政府的角度,钟南山、陈薇等人的获奖是对中国疫情防控的权威把控,是基于疫苗研发领先的国际优势,这是为政者的衡量与褒奖标准。舆论没有否认这一点,他们的确是没有异议的抗疫英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民众来说,他们无法做到钟南山,无法成为陈薇,但是他们极有可能是李文亮。在他们的判断标准里,李文亮所做到的已算是英雄。或者用一个更加残酷的逻辑来说,李文亮式的英雄,通常需要苦难来衬托。
表彰之后该反思“李文亮事件”背后的警示
在李文亮去世的这半年多,从他在2月1日最后一条微博发出至今,留言一直没有停止。无论是诸如抗疫表彰大会当天那样的舆论热度,还是平常往日留下一句感慨。在这过百万的留言里,为他痛惜者有之,替他不平者有之,单纯凭吊者有之,甚而仅仅是倾诉生活喜怒哀乐的也大有人在。“最近压力太大了,成年人的生活怎么这么难!”“李医生,我昨天和喜欢了八个月的女生最终说再见了。”“虽未谋面,却甚是想念,谢谢”“希望这条微博永远存在”。
人们没有忘记李文亮,甚至在他身后将其作为一个符号来纪念。李文亮微博上的评论与其说是对他本人的悼念,不如说是在借助李文亮这个符号来表达社会情绪。而李文亮的微博俨然成为中国式哭墙。
正是这种情绪让所有的悼念成为一种反讽,一种对官方叙事的抗议。
在这场影响至深的大瘟疫中,中共反思疫情预警,反思野生动物交易,反思官员治理水平,但是“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这句李文亮身前的呼吁又是否得到检视?或许中共在人民大会堂的表彰大会足够令人侧目,但李文亮事件应该引起足够的警示。关于其如何从一个官媒新闻里的“造谣者”成为舆论公认的“吹哨人”,关于其如何从一个平凡的眼科医生到如今在中国舆论中的符号意义。李文亮事件是中共传统舆论管控议题中的标志性事件,中共应从中意识到舆论管控不是灭火的工具。如果官方自以为凭借手中的生杀大权便能左右舆论维持表面上的和谐,那么不仅自身终将遭到反噬,还将给整个社会带来一场灾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