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咏麟一夫二妻惹争议?正宫疑心淡出家,小三母凭子贵:大家不要学我(组图)
已年届悬车之岁,70岁香港男艺人谭咏麟(谭校长)的歌手生涯可谓璀璨耀眼,于80年代为香港乐坛开创浪漫「谭式情歌」之先河,前辈级地位依然举足轻重。
除了音乐事业上的功成名遂,他的感情事同样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夫二妻」、「小三逼走正宫」的故事乍听之下如宫斗剧般曲折离奇,却在他真实婚姻中上演着?
谭咏麟今年70岁是香港著名歌手。(谭咏麟@微博)
谭咏麟与原配结婚近40年无子女作风低调甘心做背后女人
据闻当年谭咏麟与妻子杨洁薇(莎莉)识于微时,谭咏麟对她一见钟情展开猛烈追求,当时莎莉任职化妆品公司作美容顾问,与谭咏麟相恋后她辞去工作,并且为了不影响男方事业一直没有公开二人恋情,她生性温柔而且作风低调甘愿做背后女人。
网上流传谭咏麟与杨洁薇珍贵合照。(头条号/八卦娱乐天堂)
有指1981年两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秘密注册结婚也一直没有公开,直至1993年莎莉丧父,谭咏麟的名字出现在讣告上,才算半公开了关系。不过二人结婚多年一无所出,有传莎莉无法生育,谭咏麟身为家中独子又有传宗接代的压力,夫妻感情很快出现嫌隙,更有指「红颜知己」朱颖婷(Wendy)早在1991年时已介入两人婚姻。
情妇母凭子贵逼走「正宫」 谭咏麟元配出家削发为尼
谭咏麟一向鲜少提及私人事,对于感情方面更是做足保密功夫,然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外界盛传谭咏麟与一位红颜知己交往甚密,对方年龄更比他小20多岁,并已为他诞下一子。
即使外面流言四起,谭咏麟仍然守口如瓶,直至谭父于2006年逝世,他才公开承认「小三」朱颖婷与儿子谭晓风的身份。他在接受香港电台《开心日报》访问时承认自己为了「留个后代」和「一己私欲」而导致事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并对「背后这两个女人」表达歉意。
有两个老婆一点都不好,令她们承受太多委屈,希望大家不要学我。
谭咏麟曾在电台访问承认自己有婚外情。(中时电子报新影视频道@微博)
谭咏麟曾坦言家人刚知道这件事后造成不少冲突,太太莎莉一时之间无法接受不时责骂他,最后双方决定给大家时间去沉淀。有指谭咏麟觉「两个都很好」两边都不愿放手,令自己感到很辛苦,身边的人也感到痛苦,他对此深感自责。
谈及与红颜知己的相识过程,他曾只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觉得对方十分善良和善解人意,又能理解他的需要给予支持,因此开始发展。
谭咏麟的两位伴侣。(im_laige_gafa察褒泉@微博)
谭咏麟太太莎莉为爱隐忍却换来一场空?
据悉谭咏麟「两房人」各司其职,善于理财的大婆莎莉掌握财政大权,而「二奶」朱颖婷则全心教子,望子成龙。2011年谭咏麟举办61岁寿宴公开携朱颖婷出席,有传出席宾客都直呼她为大嫂,似乎有意将她「扶正」,引起外界议论纷纷。当时有不少报导指发妻莎莉则被爆已心淡看破红尘,甚至有传她决定出家削发为尼,潜心修佛。谭咏麟的「渣男」行为也因此引起全城公愤,被外界批评不忠、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公然「包二奶」的行径一度惹网民非议。
不过「谭校长」懒理外界争议,独享齐人之福,私生子谭晓风读书出类拔萃,年仅22岁就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不仅运动细胞发达,还遗传了爸爸的音乐天分,前途可谓无可限量。有指儿子谭晓风毕业时,谭咏麟更豪花百万携亲友参加儿子的毕业礼,跟大家分享喜悦心情。
三人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人雾里看花,当中爱恨情仇的纠缠又岂是只言片语能道尽。然而,感情最大的禁忌,就是失去忠诚与信任,当一份感情变得自私便会失去爱的本质。夫妻的世界里太多变数,有人守护、有人挣扎、有人痛苦,就像一场持久的角力战,又有谁会记得婚姻的初衷呢?
同时爱上两个人也有幸福结局?
在道德与社会规范之下,拥有一个伴侣是亲密关系中的常态,多于一个伴侣则会被视作「不忠」与「背叛」。然而,真实生活中仍然有不少同时爱上两个人的事例,感情关系中真的能容纳三个人吗?而我们最常听到的是「开放关系」一词,即是双方保持恋爱或伴侣关系的同时,也容许第三者的介入,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事实上却有不少人正实行这类爱情模式。
爱情能容下三个人吗?(Kelly Sikkema/Unsplash)
研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单一伴侣关系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中有31% 的女性以及38% 的男性,认为人类理想的关系形式应该是更接近非一对一的关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erri Conley、Amy Moors等人联合研究非单一伴侣关系,他们找来1507名属于「单一伴侣关系」的人和617名属于「非单一伴侣关系」的人,结果发现,「非单一伴侣关系」的人在关系满意度、激情、承诺这方面的得分甚至略高于「一对一关系」。
研究指出「非单一伴侣关系」不再仅仅是将其看成一种背叛,而是维持关系的另一种形式,这种相处模式不是注定充满猜忌、背叛,或得不到幸福的。相反,就算是一对一的伴侣关系,也不能保证伴侣之间百分之百的信任。研究者们甚至认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只有一个伴侣的关系,结论让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