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2050年解放军足以击败美军?(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认为,中国想要建立一支能与美军势均力敌并最终战胜美军的现代化军队。马克·米利说的没错,但只对了一半。
《华尔街日报》于12月9日发表新闻称,美军四星上将马克·米利(Mark Milley)表示中国正试图2035年之前实现与美国军事能力持平,而在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左右)之前能够在武装冲突中击败美国。他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几年,这对美国而言无疑都是一个重大的安全挑战”。
目前马可·米利似乎还未解释他的结论从何而来,但2035年和205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对于中国军队而言确有特殊意义。这可以追溯到2017年10月26日习在相关会议上提出的:“要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习在2017年所提的内容实际上是对此前江泽民所说“三步走”方案的细分(新华社)
然而,这些关于军队建设的内容往往被认为是一套国家综合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很难想象这是专门为了针对哪一国而制定。如果非要讨论这个计划的制定原因,或许该归结于这个国家自跨入近代(即1840年)以后的遭遇,在中国,人们将其总结为“落后就要挨打”。
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人民恐怕有足够的意愿美国军事力量持平乃至在武装冲突中击败美国,毕竟在中国方面看来,中国与外界乃至中国内部发生的各类冲突背后总能看到美国的身影。然而这就意味着中国将要挑战美国吗?
中国不会主动挑战美国
如果按照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的修昔底德陷阱论(即认为新兴大国与原有大国的矛盾无可避免,当新兴大国对原有大国的威胁达到一定程度后,战争就会成为解决手段)来思考,中国当下可以说是新兴大国,而美国则是原有大国。
这就产生了一些可以通过分析而明确得出的情况,新兴大国的军事实力增长往往会比较快,但他不可能一开始就比原有大国更强,随着新兴大国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原有大国感受到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中国军队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想要超过美军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会给美国提供足够的缓冲时间(新华社)
但是,这样一来很难想象原有大国会眼睁睁地看着新兴大国拥有与自己相等甚至更强的军事实力再发动战争,这意味着新型大国的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将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
如此一来当战争爆发时新兴大国几乎不可能军事实力上获得优势,甚至无法获得均势,更无法掌握主动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战争。
同理,对于现在的中国军队而言也是如此,任何正面挑战美军的作战方案都只可能在己方军事实力、经济条件等方面较弱的条件下执行,在其他条件大致相等的情况下,任何向美军主动进攻的方案都将会是一次大规模自杀行动。
这很明显不符合马克·米利所说的话,这样一支必然会在战场上处于劣势以至于没有任何理由向美军主动发起战争的军队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从军事战略上讲也无法支撑马克·米利的话,中国长期以来执行的都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即便是美军内部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这一点,只不过他们更愿意将其称为“拒止战略”,进而大力发展自身的远程介入(一种被认为主要是应对中国区域拒止战略,强调作战平台应能在敌防区外进行打击的作战理念)能力。
然而马克·米利乃至整个美军依然对中国军队的发展极为警惕,这当然不是毫无理由,只是这理由与中国自身的关系不大。
美国欲保持技术差距
美国军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除了在陆军方面远不能与苏军相媲美以外,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与美军相抗衡。这种强大源于美国在技术、工业上的优势,从二战时期到现在,美国在参与的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维持着这两方面的绝对优势。
这是一支军队最大的幸运,也让美军对这两方面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因而反感任何可能减少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优势的可能。这一观念是美军经常对中、俄乃至其他有军事发展潜力的国家总有戒备心理的根源,以至于这些国家在军事方面的进步总能引起美国方面的应激反应。
对于中国而言比较麻烦的是,中国近些年的科技水平进步太惹眼,隐身战机、战略级的运输机和轰炸机、航母等高技术装备的出现极大减少了美国对华具备的技术优势。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影响,马克·米利在《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中对中国表现出了明显的警惕甚至敌视态度。
而类似的言论已出现过不止一次,早在马克·米利就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时的就职演说中便谈到过“中国在太空、空中、网络、海洋、和陆地等领域的军事实力在迅速提高。他们在研发和采购上的支出超过了我们……美国需要确保我们不会失去自己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特别是对中国的优势”。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