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特朗普成孤家寡人,特朗普式民粹难止(组图)
占领美国国会事件后,内阁多位官员请辞,众议院在1月11日启动弹劾案,Twitter宣布永久封禁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账号,多个共和党重要金主宣布不再向支持特朗普的政客提供政治援金,执法部门亦开始以非法持枪、袭击警察等罪名起诉部分示威者。离20日拜登的就职典礼仅剩不到十天,这些后续事件似乎表明闹剧终将收场,特朗普的政治舞台也几近崩塌。但这场民粹浪潮却未必随着特朗普的“离场”而退去。
右翼民粹主义的沃土
6日占领国会活动的示威者中,到处可见举着特朗普2020旗帜、基督教旗帜、QAnon旗帜、美利坚南部联邦旗帜的人,还有手持“上帝,枪和特朗普”(GOD, GUNS & TRUMP)、“停止偷窃(选票)”(STOP THE STEAL)的标语,一些示威者更是带着武器。被毫无根据的选举舞弊的指控煽动而上街,高喊着这些反智的口号,这些让围观者感到匪夷所思现象,很难仅用“民粹”二字一言蔽之。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美国民粹主义,亦有着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滋生土壤。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当时的威斯康星州(Wisconsin)议员、被后世认为是该世纪最危险的右翼民粹政治煽动家麦卡锡(Joseph McCarthy)掀起了麦卡锡主义这一政治思潮,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名,实际上以知识分子这一精英阶层为标靶。
二十世纪中知名美国公共知识分子、历史学家霍夫士达特(Richard Hofstadter)在当时就注意到了这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反智渊源,他在一出版就造成轰动的《美国的反智传统》(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一书中指出,“反智”不只是一时的民粹现象,也未必只是理盲躁动,它反映了美国人在特殊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传统——作为一个脱离英国而独立的新兴国家,美国人往往视过往的历史为落后、腐败、封建贵族对平民的剥削的累积。
霍夫士达特从宗教、商业、教育和民主四个切面分析反智主义的病症:基督教方面,美国蔚为主流的福音教派与振奋派推崇教友发自内心的感动以及与上帝的直接沟通,而扬弃在神学、教仪上的钻研;民主领域,杰弗逊、亚当斯、富兰克林等建国先贤对平等的坚持,使得美国政治很快转向以纯朴、勤奋、踏实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训练的庶民百姓为主体。
这种历史文化观之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反专业、反精英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皮尤中心2019年调查则显示,59%的共和党及倾向共和党的民众认为大学对国家存在负面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安纳伯格公共政策中心(Annenberg Public Policy Center)201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有39%的美国人能够正确说出美国政体下行政、立法以及司法这三大分支。
而美国当代教育的两极分化、信息民主化的使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在精英教育体制之外的公立学校,许多民众接受的基础教育质量不佳,使其对科学、人文等基本常识缺乏掌握,滋生对权威、科学的怀疑甚至敌对亦不奇怪。
警钟与前途
反智主义的土壤一直存在,但利用这种反智传统来煽动民意、宣扬QAnon阴谋论、散播毫无根据的选举舞弊主张甚至以此挑战民主游戏规则、最终造成如今这种民主危机局面的,无疑是以特朗普为首的右翼民粹政客。
从政界商界的连锁反应来看,这次事件显然敲响了警钟。随着20日就职典礼逼近,“首席煽动家”将离开总统之位,但反智主义这一民粹沃土不会就此消失。特朗普的7,400馀万张选票本身便已经打破美国历史上过往所有胜选总统的记录,在历经近两月无谓的颠倒黑白乃至1月6日的暴乱场面过后,美国国会仍然有147位议员投票反对认证大选结果,而克鲁兹(Ted Cruz)等议员继续坚持声援当日示威。
末了,特朗普或许已然惨淡落幕,但当年将他推入白宫,又在他任内肆虐茁壮的民粹浪潮,却是根植于美国长久以来的教育问题和反智主义。而这股威胁着美国民主政体的民粹浪潮会否终结,取决于共和党高层能否与这些反智民粹势力就此割席并保持距离,亦取决于民主党以及Google、Twitter、Apple、Amazon等进步派资本力量对右翼民粹的反攻,但更取决于美国能否直面自己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和反智文化,扭转当下太多人以“言论自由”为名行“颠倒是非”之实的趋势,改善民主社会所必需的国民素质。
否则,即使那些举着美国国旗、QAnon旗帜、美利坚南部联邦旗帜的示威者暂时退场,在反智主义的沃土之上,右翼民粹换一套口号,依然可以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