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亲自毙掉老艺术家,结局早已注定…(组图)
早有人说,自2015年起,央视春晚的质量便直线下滑。
期间,不仅老艺术家们一个个消失,就连许多节目的创作,也都有违初心,再也不是从前内味儿了。
小沈阳对此不是刚刚表过态吗?
他说,就是因为如今的小品越来越不像样子,他才选择放弃了这项事业。
确实,出于对主流意识的考究,即便是一台晚会,央视也会铆足了劲,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化人的机会。
以致语言类节目变成了说教大会,舞蹈杂技类,也样样不忘宣传人道主义精神。
好像完全忘记了,今日我们相聚一堂,其实只是想要开心的庆祝新春。
本以为,这种模式化的节目,已经是有够难看,不会再有什么退步空间。
可直到今年顶流齐聚这一幕出现,我才明白——
从前几年开始,春晚不过只是走了下坡路,不比即将到来的2021,那简直就是彻底的坍塌与崩坏。
网曝此次春晚参与人员名单
如果不提春晚,按照这样的演出阵容,说是某个卫视的跨年演唱会,观众也信。
只是,对于老一辈人而言,他们又能认出其中几个呢?
面对这么多陌生的面孔,怕是很难再体会到春晚的快乐了。
不仅如此,据最新消息:
我们所熟知的蔡明老师,今年又一次无缘央视春晚。
杨丽萍老师,不敌流量独舞。
特意为牛年创作的主题作品,如今只能在微博提前揭晓。
就连近几年来观众呼声最大的开心麻花,最后也惨遭被毙……
由此,能够想象的是,今年的状况,一定是各路帅哥美女们的亮相。
不会唱歌的硬唱,不会演戏的硬演。
似乎只要达到刷脸目的,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想着爸爸妈妈们真的不会认识他们吧……
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央视用这样的套路照样收买不了年轻观众。
就像这位网友所说:
节目单上有好几个我所喜欢的明星,然而我却一点都不开心,看着偶像去假唱,去尬演,这不是什么可值得期待的事。
所以,与其看他们给大家带来未知“惊喜”,还不如看这些被毙掉的节目。
至少有老艺术家在,能让我们找回一些曾经的感觉。
曾经的春晚,是只有凭借实力,才能够登上的舞台。
比如闫学晶与潘长江——
这两位在今日算是小品界的大咖了吧?
然而,20年前,他们第一次上春晚,竟然是靠其他演员缩减时间才获得的机会。
当时,由于前面小品失误超时了5分钟,导致闫学晶与潘长江的节目一度被导演考虑拿掉。
最后还是赵本山加快语速,临时改词儿,这才挤出四分钟让给了他们。
如此紧张与难得——
在当下的春晚环境里,恐怕不会再有。
更重要的是,即便晚会期间发生了意外,也通常不会影响到这些老艺术家们的发挥。
由赵本山临时发挥的这场小品便是这样——
虽有改动,但最后,他依然成就了《卖拐》,令这则小品,红遍大江南北。
试问,这么优秀的随机应变,咱们各位顶流们,又有谁能做到呢?
实际上,别说妙语连珠了,有的就连唱歌,也都会因为实力不够而被导演安排假唱。
不像以前,出现在春晚的节目,总能流传为千古绝唱。
好比1984年,张明敏这首《我的中国心》。
很多网友都表示:哪怕当时的自己还是位孩童,不太懂得这首歌的内涵,但每每听到它的旋律,心里就总有一种激动的感觉。
1987年,费翔作为台湾歌手登上春晚舞台的第一人,以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融解了两岸封冻近四十年的寒冰。
1995年,当时,音乐还没有被流行趋势所同化掉。
所以宋祖英这曲《辣妹子》,至今都是她歌坛生涯中的经典之最。
不得不感叹,那个时候的宋祖英真是好看啊
以及由王菲和那英两大天后献唱的《相约1998》——
作为香港回归后的首届春晚,这首歌不仅朗朗上口,并且在创作意义上,也是非比寻常。
除了歌曲,就连大多数人最不爱看的舞蹈,有时候也总能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21位年轻聋哑演员合作出演的《千手观音》——
震撼到,那一整年时间,大家都在讨论它的不可思议。
语言类节目则更不用说。
早期,陈佩斯和朱时茂,他们创作的《吃面条》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我国的春晚小品中,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
包括1990年的《主角与配角》,其经典之程度——
以至于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厂长我都依然记得那句:
“皇军托我给您带句话。”
后来,不止陈佩斯与朱时茂,赵丽蓉与巩汉林这对组合也杀出江湖。
他们一起共同出演过的《如此包装》,是输入法都不曾忘却的记忆。
尤其是赵丽蓉老师的那段独白,很多观众都熟悉到能一起大合唱了:
“啊就这么说,啊就这么说。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而到了九十年代末,小品类又诞生出赵本山等一群人。
他与宋丹丹,是上至八十,乃至下到十岁都知道的白云与黑土。
后期与范伟合作的几部,也是部部经典。
几乎成为了二十世纪以来,无人能撼动的喜剧之王。
那时候,是艺术家贡献智慧的年代。
大家群集一起,想尽办法让除旧迎新的那一晚,充满欢笑。
连同主持人在内,他们尽显规格,做到了挥泪但不做作,调笑但不惹人反感。
哪像现在,为了唤醒年轻人这一群体,竟将尤为重要的主持工作都交予了非专业人士。(没有说佟丽娅不好的意思)
似乎只注重形式,不再讲究内涵。
也许是因为时代总是要变,人总是要换的吧。
就好比曾经那些意气风发的老艺术家们,如今就算让他们登上春晚的舞台,可能也力不从心了。
他们把辉煌都留在从前,就等着新人们,可以做到长江后浪推前浪。
但只可惜,现实是,这些在时代中一代又一代更迭的“巨星们”——
他们别说在这个舞台上发挥实力了,有的,就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未曾做好。
这样的人,又为何要邀请他们登上春晚这个严肃的舞台呢?
难道是要告诉电视机前的观众们:
只要具备流量,便能主宰一切吗?
所以在最后,厂长想说——
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看春晚,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春晚的节目质量在持续下降。
就算流量齐聚一堂,也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越来越糟,逐渐丢失传统。
尤其是作为央视春晚:
一个国家层面的节目,如果最后只能靠邀请明星来支撑,那么,它迟早会被钉在耻辱柱上。迟早会!